Workflow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
icon
搜索文档
减少“拍脑袋”式决策 公募基金雕琢多元配置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6:19
核心观点 - 公募行业在多资产组合产品中推行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设定 以更好反映投资策略与风险收益特征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并推动行业从传统股债二元配置向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体系转型 [1][4][6]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趋势 - 8月以来新发FOF及"固收+"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覆盖资产类别显著增加 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A股、国内债券、港股、海外股票、商品、存款等六大类资产 [1][2] -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产品基准包含六类资产:70%国内债券(中债-综合指数) 10%A股(沪深300指数) 5%美股(标普500指数) 5%港股(恒生指数) 5%商品(黄金现货) 5%存款(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2] - 兴证全球盈丰等FOF产品基准由五类资产构成 涵盖A股、债券、港股、海外股票及黄金 平安瑞和等"固收+"新品基准覆盖四类资产 [2][3]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产品中已有三分之一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6] 精细化基准的作用 - 细化的基准更精准体现"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另类补充"投资逻辑 弥补传统股债二元基准对多元策略刻画不足的问题 [4] - 清晰的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5] - 为资产配置提供清晰约束框架 明确投资边界与风险敞口 强化投资纪律 减少随意配置 [4] - 支持更精准绩效归因 识别不同资产类别真实贡献 优化后续配置决策 [5] - 成为投资者与基金经理沟通桥梁 帮助投资者筛选适配产品 避免信息不对称 [5] 行业配置理念转型 -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反映资管行业从"选品专家"向"多元资产配置专家"转型 头部公募FOF团队积极推进此转变 [6] - 低利率背景下行业需从传统股债二元配置转向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体系 以拓展收益来源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平滑组合波动 [1][4][6] -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抓手 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7]
减少“拍脑袋”式决策公募基金雕琢多元配置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4:17
行业趋势 - 公募行业在多资产组合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设定方面呈现精细化趋势 基准涵盖资产类别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六类 包括A股 国内债券 港股 其它海外股票 商品 存款 [1][2] - 行业投资理念从选品转向多元资产配置 低利率背景下需从股债二元模式转向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体系 [1][6]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产品中已有三分之一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5][6] 产品创新 - 8月新发多只FOF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四类资产构成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基准包含六类资产 具体为70%国内债券(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收益率) 10%A股(沪深300指数收益率) 5%美股(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 5%港股(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 5%商品(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实盘合约收盘价收益率) 5%存款(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 [2] - 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等FOF产品基准由五类资产构成 涵盖A股 国内债券 港股 其它海外股票 黄金 [3] - 固收+新品如平安瑞和6个月持有 中泰双益基准涵盖四类资产 主动权益基金汇添富成长优选基准也覆盖四类资产 [3] 战略意义 - 精细化基准设计体现固收打底 权益增强 另类补充投资逻辑 解决传统股债二元基准对多元策略刻画不足问题 [4] - 清晰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 - 多元化基准强化投资纪律 要求建立系统化多资产研究与决策机制 减少随意配置 提升投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4][6] -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核心抓手 包括事前策略设计 事中管理约束 事后归因分析 [6] 功能定位 - 精细化业绩比较基准是投资者与基金经理间沟通桥梁 具有明晰投资策略 表征投资风格 衡量产品业绩 约束投资行为作用 [5] - 对基金经理而言 基准帮助明晰产品定位 精准锚定投资方向 避免黑箱操作信息不对称 [5] - 对投资者而言 细化基准是决策筛选器 协助筛选适配基金产品 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5][6]
一个基准,六类资产!公募基金“抠细节”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1:12
业绩比较基准设计趋势 -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在业绩比较基准设计上更加精细化 尤其体现在FOF和固收+等多资产组合产品中 [1] -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涵盖资产类别显著增加 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六类资产 包括A股 债券 美股 港股 商品和存款 [2] -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包含70%债券 10% A股 5%美股 5%港股 5%商品和5%存款 是目前涉及资产类别最多的产品之一 [2] 多资产产品案例 - 8月新发的多只FOF产品如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 摩根盈元稳健等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四类资产构成 [2] - 平安瑞和6个月持有 中泰双益等固收+新品涵盖债券 A股 港股 存款四类资产 [3] - 汇添富成长优选作为主动权益基金 其业绩比较基准也覆盖四类资产 这在同类产品中较为罕见 [3] 精细化基准的战略意义 - 细化的业绩比较基准能更精准体现固收打底 权益增强 另类补充的投资逻辑 弥补传统股债二元基准的不足 [4] - 清晰的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 - 多资产配置有助于拓展收益来源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平滑组合波动 聚焦长期稳健回报 [4] 投资管理机制优化 - 明确的资产权重设定框定了组合风险敞口 为资产配置提供约束框架 [4] - 多元化基准强化投资纪律 要求建立系统化多资产研究与决策机制 减少随意性配置 [4] - 细化基准支持精准绩效归因 识别不同资产类别和子策略的真实贡献 优化后续配置决策 [4] 行业理念转变 -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反映资管行业从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理念转变 [1][7]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基金中约三分之一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7] - 头部公募FOF团队正从选品专家向多元资产配置专家转型 基准精细化是重要锚点 [7] 基准功能升级 - 业绩比较基准成为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 具有明晰策略 表征风格 衡量业绩 约束行为的作用 [5] - 对基金经理而言 基准有助于明晰产品定位 精准锚定投资方向 避免信息不对称 [5] - 对投资者而言 细化基准可作为决策筛选器 协助筛选适配的基金产品 [5] 配置体系演进 - 传统固收+产品依赖国内权益市场走势 难以应对复杂宏观环境 行业正从股债二元转向多元化全球化配置体系 [7] - 引入多元资产后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抓手 [7] - 细化基准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最终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