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绿水青山 多元实践共筑生态环保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8-18 18:39
生态保护政策实施 - 全国多地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与全民行动推动生态保护实践落地[1] - 青藏高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3]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强化栖息地保护并探索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多元路径[6] 科技应用创新 - 重庆市奉节县启用"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重构水域垃圾防治体系[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部署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运用智能红外相机、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6] -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3] 公众参与教育 - 杭州市临安区组织100余名学生和家长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研学活动[2] -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在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观鸟亲子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意识[4] - 研学活动包含山间垃圾清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手作体验课程[2] 区域保护实践 -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3]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实现从人进虎退到人虎和谐共生的转变[6] - 三峡库区腹心实施水域清漂工作长效保持河畅、江清、岸洁[5]
新华视点|守护绿水青山 多元实践共筑生态环保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8-18 15:54
■青藏高原上的答卷 展现生态保护"中国范式"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正生动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 研学队首先沿着山间小道仔细捡拾垃圾,随后参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手作体验课。通过活动,大家在心里种下了生态保护的绿色种子。 0:00 / 10:00 近日,全国多地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与全民行动,让生态保护从理念落地为实践,在守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的同时,传递绿色发展 的中国智慧。 ■探索自然之旅 播撒生态保护的绿色种子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各中小学的100余名学生和家长来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探索自然、守护生态之旅。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在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观鸟亲子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大众走进自然,用实际行动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与行动自觉。 ■从AI监控到江上清漂 智管平台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重庆市奉节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扼守长江三峡夔门入口。 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随着生态保护政策落实推进,人类已成为野生动物们的守护者。 为了更好保护西藏的生物多样性,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了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 ■ ...
渝人治水,重庆“流域智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15 11:06
重庆生态质量指数达66.96、高于全国年度值11.01,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横贯重庆全境,在渝流程长达691公里。守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卡,是重庆"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 示范作用"的职责使命。 连日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深入重庆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探访当地如何守住这一波碧水向东流。 消落带变湿地公园揽客422万人 三峡库区蓄水时,长江水由东往西回涌入开州区澎溪河,形成了42.78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湿地。 汉丰湖边的消落带,被湿地林泽、景观基塘、小微湿地所取代,水质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出境断面Ⅱ类水质占比逐年提高。每年到开州区越冬的水鸟达35 种,2万余只,其中不乏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现身。 开州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科副科长王勇说,为了解决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下降后消落带裸露不美观的问题,2007年,开州区斥资近4亿元在澎溪河上距城区 2.5公里处建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位调节坝工程。工程建成后,长期蓄水170.28米以上,形成了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Y"字形人工湖——汉丰湖,城区周边 消落区深度由18.5米降低至5米。 曾经的"水凼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