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结构钢

搜索文档
畅通经济大动脉 打开发展新空间(人民眼·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港口发展与运营 - 曹妃甸港区今年前5个月实现货物吞吐量超2.26亿吨,占唐山港近2/3 [3] - 港区服务涵盖煤炭、铁矿石等货种,已建成105个泊位,计划再建115个泊位 [3][6] - 国投曹妃甸港翻车机房可并排驶入4列满载8400吨煤的列车,3万多吨煤70多分钟卸完 [4] 能源运输与保供 - 每年约2亿吨北方煤炭通过曹妃甸港区实现北煤南运 [4] - 2024年曹妃甸港区接卸进口LNG623万吨、外输天然气88.2亿立方米 [5] - 新天LNG项目二、三期建成后,港区LNG外输能力将提升66% [5] 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 - 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约2.5小时 [7] - 曹妃甸港区日均高效进出船舶110余艘,48小时可卸完17万吨铁矿石 [8] - 线上平台实现煤炭翻堆、卸装等流程自动测算,工序衔接更紧密 [4] 内陆港与多式联运 - 曹妃甸港区已在北方地区建立25个内陆港,多伦内陆港设计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 [10][13] - 多式联运"一单制"省去分别办理提单的麻烦,降低物流成本 [11] - 2024年包头钢铁集团从曹妃甸港区运进约44万吨铁矿石 [12] 产业协同与开放格局 - 首钢京唐公司逾六成钢产品通过海运发往全球,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15] - 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实施京津产业项目317个,推动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 [16] - 巴威装备制造公司实现"北京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 [16]
开放潮涌 改革帆扬(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曹妃甸依托深水良港区位优势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超过5.5亿吨,并规划建设115个新泊位及通达"三北"的铁路网,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建设[1] - RCEP生效催生"一站式"外贸服务,40万吨级巨轮靠泊需求推动亿吨大港能级跃升,内陆港网络连接腹地资源与全球市场[1] - 智慧平台日均调度110余艘船舶,48小时卸空17万吨进口铁矿石,自贸试验区形成96项改革创新成果[2] 改革与制度创新 - 国际航行船舶检查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5小时,体现技术流程优化与跨部门协同改革[2] - 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和制度型开放,将开放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2] 产业与物流协同 - 首钢受益于临港区位降低物流成本并增加研发投入,汽车结构钢等产业与港口联动效应显著[1] - 港口辐射力通过内陆港网络延伸,促进区域资源、产业与国际贸易深度整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