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深300指增策略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筑基与策略精进的共生之道——专访灵均投资蔡枚杰、马志宇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14:18
公司发展历程 - 2024年初因开盘短时间内集中下单被证券交易所限制交易三天 面临严峻考验[1] - 一年后纯多头领航 沪深300指增 中证500指增 中证1000指增等策略产品业绩均位居行业前列[1] - 改革后构建"共管+专精"新模式 实现投研与运营无缝衔接[2] 治理与合规改革 - 事件反映出投研交易环节存在信息滞后和管理协同不足问题[1] - 将监管规则转化为内置参数嵌入策略与交易系统 包括禁止涨跌停板报单和强制拆分大额交易等硬约束机制[2] - 风控与收益互补 合规体系升级为策略稳定性打下基础[2] 策略优化升级 - 策略从偏向大容量模型和中长期信号转向提升短周期(1天到2天)预测权重[2] - 1000指增策略产品通过均衡配置短中长期信号 既保留大容量优势又增强对市场波动的适应性[2] - 策略调整在2024年10月份后市场活跃度提升环境下效果明显[2] 客户服务创新 - 投教团队通过超千场路演将复杂策略拆解成白话版 核心是"消除信息不对称"[2] - 2025年产品打开申购后客户对回撤容忍度明显提高[2] - 服务模式差异化创新体现在投教与渠道建设上下苦功夫[2] 行业发展趋势 - 私募基金行业扶优限劣力度加强 头部化趋势下只有扎实机构能立足[3] - 扎实体现为严格遵循交易新规 将风控视为业绩可持续前提[3] - 对客户利益的坚守若忽视执行细节就会付出代价[3] 公司愿景定位 - 愿景包括成为客户心中值得尊敬的公司 扎根中国后辐射全球 在服务上创造不一样的价值[3] - 实现目标核心是把事做好 结果自然来[3] - 团队愿力至关重要 对自己有极致要求是公司存在的意义[3]
市场风格快速切换 私募量化指增策略操作难度增加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百亿级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13.72%且全部实现正收益 [1][2] - 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策略平均超额收益率约11% 中证1000指增策略达14% [2] - 量化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受益于基差有利变化获得约5%平均收益率 [2] 策略业绩分化 - 中证500指增策略产品首尾业绩差超20个百分点 冠军产品收益率达27.97% [2] - 中证1000指增策略首尾差距达14.36% [2] - 中证1000和中证2000指增策略平均超额收益率约15% 沪深300指增仅4%-5% [3] - 业绩排序为中证1000指增最优 中证500和中证A500指增次之 沪深300指增垫底 [3] 分化驱动因素 - 头部机构风险控制优势显著 回撤管理和净值波动控制能力出色 [2] - 部分机构通过细分赛道深耕或策略创新获取超额收益 [3] - 策略同质化或规模扩张过快导致部分机构超额收益衰减 [3] - 风格暴露较高的机构取得较好业绩 [3] 市场环境特征 - A股市场呈"哑铃型"结构 银行板块与小微盘指数两端突出 [4] - 市场日均成交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高位 中小盘品种波动幅度显著提升 [4] - 个人投资者交易热情高涨 融资资金涌入提升短期交易占比 [4] - 并购重组政策放松使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大幅增加 交易成功率提升 [5] 策略机会与挑战 - 小市值板块成为超额收益沃土 策略越向下沉潜在机会越多 [5] - 红利品种强势表现贡献可观收益来源 [5] - 市场波动增大导致交易信号有效性降低 策略执行难度加大 [5] - 风格及行业快速轮动增加决策复杂性 考验策略适应性和调仓效率 [5] 行业规模扩张 - 全行业规模较去年同期预计提升20%-30% [6] - 股票量化策略产品备案数量占比突出 百亿级量化私募为发行主力 [6] - 头部机构借助品牌效应和代销渠道实现规模显著提升 [6] - 腰部管理人通过量化选股和复合策略等创新产品实现突破 [6] 产品创新趋势 - 中证A500指增策略受关注 成分股兼顾大市值稳定性和小市值成长性 [7] - 头部机构在银行、券商等多类渠道开放中证A500产品额度 [7] - 部分私募推出费率优惠降低投资者配置门槛 [7] 市场展望 - 下半年A股预计呈现震荡上行格局 [7] - 创新药、消费电子、机器人、军工、计算机、光伏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7] - 量化策略占A股日成交金额比例约30% 处于提升定价效率合理区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