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安寰聚文旅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王思聪旗下寰聚商业易主,何猷君接盘后首站赴山东
搜狐财经· 2025-06-22 22:50
公司成立与初始布局 - 北京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王思聪通过其控制的杭州艾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杯盏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70%股份 [2] - 公司专注沉浸式体验的潮流娱乐与场景运营,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亿元,业态涵盖文旅、商业、体验式消费及夜间娱乐,布局项目70余个 [2] - 北京和山东是重点布局区域,对外直接投资7家企业(北京3家、上海1家、山东3家) [2] 王思聪时期的业务发展 - 2023年11月与泰安市政府签约,投资37亿元建设文旅项目,计划打造华北最大室内四季滑雪场及国内首家商圈室内动物园主题公园 [3][5] - 原计划2025年5月开业的泰安寰聚文旅中心未如期开放,项目由泰安城投和北京寰聚共同开发 [5] - 公司官方称王思聪担任董事长,负责理念设计、顶层规划和战略资源整合,强调文化赋能商业的核心理念 [2] 股权变更与何猷君接手 - 2025年6月19日发生股权变动,原股东全部退出,新股东武汉星竞威武文体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0%)、武汉市兴华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杭州梦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海南思恒投资有限公司(20%)入主 [5] - 何猷君(星竞威武集团创始人)出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梓萁 [5] - 何猷君控制的星竞威武集团以电竞俱乐部业务为核心,拥有eStar Gaming与NIP等品牌,2024年7月在美国上市 [6] 接手后的业务动向 - 何猷君接盘后立即赴山东泰安举办产品发布会,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士贞出席,该公司为寰聚商业重要合作方 [6][8] - 未披露与当地官员会面信息,但发布会显示与地方国企保持合作 [8] 关联背景 - 王思聪转让资产前,其父王健林的万达集团于2024年5月将48座万达广场以500亿元转让给京东、腾讯等组成的资本联盟 [8] - 大连万达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75亿元 [8]
王健林卖光家产断腕自救,他的儿子王思聪现在咋样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07:25
万达资产出售交易 - 2025年5月万达再次出售48座万达广场,交易金额达500亿元,接盘方包括太盟投资、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资本方[1] - 48座广场覆盖全国39个城市,包括北京银河万达、上海颛桥万达等一线城市核心资产,其中年租金收入超3亿元的项目占比达40%[3] - 万达保留运营权继续收取管理费,延续2017年起推行的轻资产战略[3] - 2025年初已出售5座广场,2024年全年累计出售26座[1] 万达债务压力 - 截至2024年底万达商管有息负债达1316亿元,其中237亿元需一年内偿付[3] - 珠海万达商管四次IPO失败触发对赌协议,需支付180亿元回购款[3] - 王健林个人名下80亿股权被冻结[3] 轻资产转型成效 - 2024年万达商管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23%[3] - 自持广场数量从巅峰期513座降至约300座,租金总收入同比下降12%[3] - 轻资产模式使万达不再承担物业贬值风险,专注商业运营[4] - 腾讯、京东加入可能带来数字化升级如智慧零售场景融合[4] 轻资产模式挑战 - 过度依赖管理输出可能导致质量控制难度增加[6] - 万达仅能获得约净租金30%的分成,无法享受资产增值红利[6] - 资本方持股比例上升后万达在重大决策中的话语权可能减弱[6] 王思聪商业布局 - 主导的寰聚商业管理公司资产规模超60亿元,布局70余个项目[6] - 泰安寰聚文旅中心投资37亿元,将打造华北最大室内四季滑雪场[6] - 收购北京朝阳区某商业综合体30%股权,溢价率不足15%[8] - 通过普思资本向AI教育企业注资2.3亿元[8] - 潮牌"球员工"2023年双十一销售额破5.2亿元[8] 父子商业路径对比 - 王健林坚持"商业生态+资本运作"的重度运营模式[9] - 王思聪采用"IP+流量+资本"的轻量化打法,强调"年轻力""微度假"概念[9] - 王思聪商业布局刻意避开万达主战场[9] 行业影响 - 万达危机是传统商业模式生存考验的体现[11] - 王思聪尝试代表新一代对商业本质的理解[11] - 这对父子成为中国商业文明迭代的典型案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