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帖尔

搜索文档
每一次到达,都是新的出发 农业银行扎根雪域高原彰显责任担当
金融时报· 2025-09-16 10:15
西藏金融发展历程 - 西藏金融事业始于1951年 以随军银行和马背银行为起点 为西藏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 - 1995年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成立 逐渐成长为面向农牧区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力量 [1] - 农业银行在西藏累计服务60年 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 [1][2] 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 2001年创新推出四卡农牧户贷款产品 分为钻金银铜四个等级 通过信用评级与预授信机制解决农牧民贷款难题 [11] - 四卡产品采用动态管理机制 最高贷款额度达30万元 累计发放贷款超千万元 [11][14][15] - 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产品 为合作社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9]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案例 - 累计为优格仓公司发放贷款1.34亿元 目前贷款余额2950万元 帮助企业从家庭作坊发展为年销售额1800万元的老字号企业 [4][5][6] - 支持康桑农产品公司发展 企业年销售额从每日2000元增长至4500万元 [6] - 为民族哗叽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 帮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100余个就业岗位 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 [7][8][9]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建立县乡村三级信用体系 在班觉伦布村实现整村钻石卡评级 累计授信额度超800万元 [16][17][19] - 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和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 2023年完成服务点升级 [20][21] - 部署流动金融服务车 2024年为18个县区提供60余次服务 服务12000余人次 [21][22] - 建立3+2流动服务机制 年均流动服务超2万次 解决农牧区服务半径长的问题 [22]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成效 - 支持扎西曲登社区111户家庭发展民宿旅游 单户年净利润达3万多元 [13][14][15] - 班觉伦布村集体收入突破300万元 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19] - 赛贵村安置点服务964户家庭共计4519人 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1] - 农业银行是西藏唯一网点覆盖县域和边境地区的商业银行 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20]
雪域高原金融深耕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53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推出"3+2流动金融服务"模式 营业所人员每周3天在岗2天深入村寨 年均下乡服务超150天[2] - 流动金融服务车覆盖15个行政村 最远距离达33公里 需翻越4座海拔4500米以上山口 单次服务停留2-3小时[2] - 2023年11月设立赛贵村"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 配备助农POS机、ATM机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 定位为"四位一体"服务延伸点[3] 业务规模与覆盖范围 - 流动金融服务车去年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 吸收个人存款1.1亿元[2] - 服务站辐射600多户1800多人 覆盖318国道沿线及30个行政村 周边分布藏药厂、水泥厂等产业及青稞农业区[3] - 通过5528个"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实现所有乡镇100%覆盖 农业银行在西藏760多家银行机构中占比71% 县域以下机构占比超95%[12] 非遗产业金融支持 - 为民族哗叽合作社发放48万元"惠农e贷商户贷" 突破原有10万元"银卡"贷款额度限制[7] - 合作社带动127人就业 含4名大学生、79名搬迁群众及32名残疾人 技术骨干月薪达八九千元[6] - "泽帖尔"产品采用纯植物染色18道工序 高端围巾售价达4.8万元 通过农行"农银商城"渠道推广[6][7] 文旅产业金融赋能 - 为扎西曲登社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一千余万元 为46家民宿办理收款聚合码[9] - 社区85户经营民宿 单人间100元/间 多床位房60元/床位 旺季入住率达80%-90%[8] - 民宿经营者年净利润3万元 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 通过藏式服装体验等活动提升淡季人气[8] 传统企业升级支持 - 累计为优格仓工贸发放贷款13410万元 当前贷款余额2950万元[10] - 企业建成3000多平方米新厂 生产160种藏香产品 占据西藏市场约一半份额[11] - 贷款支持建设上海研究中心 推动藏香纳入医药监管体系 与高校合作进行科学验证[11] 区域金融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627.46亿元 较2021年末增加157.01亿元[12] - 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57.43亿元 五年间翻一番 县域贷款余额1429.9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83倍[12] - 上半年流动服务车出动280多次办理业务1.4万余笔 江孜县推行"四卡"信贷体系最高可贷50万元[13]
雪域高原金融深耕记 |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50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推出"3+2流动金融服务"模式 营业所人员每周3天在岗 2天深入村寨 流动服务车年均下乡超150天 覆盖最远33公里村落[2] - 设立"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 配备助农POS机、ATM机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 覆盖600多户1800多名搬迁群众及30个行政村金融需求[3][5] - 通过5528个"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实现所有乡镇100%覆盖 流动服务车上半年出动280多次办理业务1.4万余笔[13][14] 信贷支持与资金投放 - 流动金融服务车去年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 吸收个人存款1.1亿元[2] - 全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627.46亿元 较2021年末增加157.01亿元 县域贷款余额1429.9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83倍[13] - 为扎西曲登社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一千余万元 为46家民宿办理收款聚合码[11] 特色产业金融赋能 - 向民族哗叽合作社发放48万元"惠农e贷・商户贷" 支持科研项目并通过农银商城推广产品 该合作社带动127人就业含79名搬迁群众及32名残疾人[6][7] - 累计为优格仓工贸发放贷款13410万元 当前余额2950万元 企业占据西藏藏香市场约50%份额 生产160种产品[12] - 扎西曲登社区85户经营民宿 单人间100元/间 多床位房60元/床位 旺季入住率达80%-90% 经营者年收入超10万元[10][11] 服务网络与风控体系 - 农业银行机构占西藏760多家银行的71% 县域以下占比超95% 在日喀则市机构占比达94%[13] - 江孜县推行"钻金银铜"四卡信贷体系 "钻石卡"最高可贷30万元(边境村50万) 已获评信用县[15] - 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57.43亿元 五年间翻一番 五年累计投放贷款2645.43亿元[13]
雪域高原金融深耕记|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48
金融服务在西藏的普及与创新 -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通过流动金融服务车和"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模式,年均下乡服务超150天,去年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吸收个人存款1.1亿元 [2] - 流动金融服务车每周跑遍15个行政村,最远距离达33公里,单程需翻越4座海拔4500米以上山口 [2] - 赛贵村"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辐射600多户、1800多人的异地搬迁群众,覆盖30个行政村的金融需求 [3] 金融支持非遗产业与乡村振兴 - 农业银行为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发放48万元"惠农e贷・商户贷",支持其科研项目和产品推广 [6] - 该合作社带动127人就业,包括4名西藏大学生、79名异地搬迁群众及32名残疾人,技术骨干月薪约八九千元 [5] - 扎西曲登社区85户经营民宿,农业银行累计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一千余万元,46家民宿办理收款聚合码 [7][8] 金融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 农业银行累计为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3410万元,贷款余额达2950万元,支持其从作坊式经营发展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新厂 [9] - 优格仓现生产160种藏香和藏香水,占据西藏藏香市场约一半份额,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外 [10] - 企业正与高校合作建设上海研究中心,目标是将藏香纳入医药监管体系 [10] 普惠金融规模与服务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627.4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57.01亿元 [10] - 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429.9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83倍,五年累计投放2645.43亿元 [10] - 农业银行在西藏760多个银行机构中占比71%,县域以下机构占比超95%,日喀则市占比高达94% [11] 特色金融服务模式 - 全辖23台流动金融服务车上半年出动280多次,办理业务1.4万余笔 [11] - 江孜县推行"钻金银铜"四卡信贷体系,"钻石卡"最高可贷30万元,边境村可提升至50万 [11] - 5528个"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实现所有乡镇100%覆盖,提供刷卡取现、结算等基础服务 [11]
寻访“藏源”山南的文化交融基因(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04 13:40
文化交流与历史传承 - 西藏山南市博物馆藏有公元6至7世纪的酒神鎏金银盘,反映古希腊与中华文明的交流历史 [7][9] - 山南出土的萨珊银币证明西藏通过"高原丝绸之路"与中亚地区存在直接或间接往来 [9] - 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曾赴古印度访学,藏医学鼻祖宇妥·云丹贡布吸收尼泊尔等地医学成果著成《四部医典》 [10] 商贸与物产交流 - 雅砻物交会年成交额达7亿元人民币,尼泊尔手工铜器、木碗等商品在西藏市场广受欢迎 [14] - 西藏加查县以核桃木碗闻名,但尼泊尔手工木碗占据当地市场重要份额,形成跨境产业链 [11][12] - 西藏传统配饰使用的绿松石、珍珠、珊瑚等材料依赖历史上与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 [1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际化 - 山南市拥有39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10名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 [17] - "泽帖尔"毛哗叽纺织品、贡嘎县藏式围裙远销10余国,山南艺术团赴尼泊尔表演藏戏 [17] - 雅砻文化旅游节吸引国际游客,澳大利亚游客通过三班飞机转火车抵达山南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