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e贷·商户贷

搜索文档
农业银行兴安分行 坚守“三农”主责主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08:39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内蒙古兴安分行通过强化涉农信贷投放、保障农产品金融供给及优化农牧民服务,显著支持了当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1][2][3][4][5][6] 信贷投放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涉农贷款累计投放69.76亿元,余额142.44亿元,较年初增加22.41亿元,增速18.67% [2]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99.84亿元,较年初增加20.09亿元 [2] - "农银e贷"类产品投放62.02亿元,惠及6.81万户,余额93.29亿元,较年初增加19.87亿元 [2] - 信用贷款投放62.18亿元,惠及6.92万户,余额94.61亿元,较年初增加19.22亿元 [3] - 农户贷款余额95亿元,年增量19.74亿元,信息建档1.22万户 [3] 重点领域贷款结构 - 县域贷款余额239.12亿元,较年初增加28.53亿元 [4] - 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64.31亿元,年增量15.27亿元 [4] - 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14.39亿元,年增量19.01亿元 [4] - 乡村建设贷款余额44.31亿元,年增量4.07亿元 [4] - 农业贷款余额101.06亿元,较年初增加18.68亿元 [4] - "两米两牛"产业贷款余额99.76亿元,较年初增加17.77亿元 [4]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创新"智慧畜牧贷""粮食收储贷""新银易贷"等产品,采用活体抵押、存货抵押等担保方式 [3] - 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乡旅贷""粮农e贷",单户最高授信200万元 [6] - 组建30余支流动服务党员先锋队推进整村授信 [5] - 优化还款方式(到期还本按月还息、短期利随本清)匹配生产经营周期 [5] 实体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实体贷款累计投放109.23亿元,余额230.01亿元,较年初增加29.20亿元 [6] - 涉农贷款余额142.44亿元,农户贷款余额95.19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22.41亿和19.74亿元 [6]
金融活水润泽田间地头
经济日报· 2025-08-06 06:06
涉农贷款增长 - 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53.19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0.6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涉农贷款增加3.07万亿元 [1] 产业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通过"一产业一方案"为西藏藏香产业累计发放贷款1.341亿元 贷款余额2950万元 [3] - 浙江制笔产业累计获得贷款支持超1.5亿元 惠及150余户企业及个体经营户 [4] - 杭州鼎鸿文化用品公司获得100万元"惠农e贷·制笔贷" 利率较以往更低 [4] 普惠金融服务 - 农行西藏分行建立"3+2"流动服务机制 设立5526个三农金融服务点和5270个手机银行村 [8] - 年均流动服务超过2万次 投入23辆流动服务车覆盖边境地区 [8] - 赛贵村安置点配备助农POS机、ATM机等自助服务设备 服务851户3615名居民 [9][10]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 - 西藏"泽帖尔"产业直接带动就业127人 其中残疾人32人 人均年增收3.2万元 [7] - 西藏扎西曲登社区获得贷款1000余万元 支持111户家庭发展民宿经济 [6] - 分水镇制笔产业带动就业超5000人次 [4]
激活农牧业“沉睡资产” 通辽构建“农畜贷”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纾困肉牛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7-17 11:2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通辽市作为农业大市,肉牛和玉米是核心产业标签,但近年肉牛价格走低导致养殖收益下降,养殖规模缩减,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量同步萎缩[1] - 肉牛产业贷款余额达246.54亿元(占全市贷款13.24%),年内新增发放91.25亿元,但金融服务覆盖面仍受制约[1][2] 政策创新与抵押品扩展 - 出台《活体牲畜抵押贷款指导意见》等政策,将大型农具纳入抵押品范围,盘活生产资料[3] - 推动"肉牛+玉米"双轨策略,支持粮食存货质押,通过科技手段确保存货真实性、可溯源性[4] - 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撬动22亿元贷款,财政注资1.28亿元带动企业缴存2.14亿元风险共担资金[9]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管理 - 开发"智慧畜牧贷"场景,运用智能耳标、AI畜脸识别等技术建立9.58万头肉牛数字化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4][5][6] - 构建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集成六大信息系统(如押品管家APP、智能锁控系统)实现质押品全程监管[5] - 电子围栏项圈等技术已监管7755头抵押牛只,撬动1.2亿元活体抵押贷款[6] 差异化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缩短贷款审批周期50%(15天→7天),累计发放7029万元贷款[8] - 农业银行推出"粮食收储贷",实时追踪质押粮食状态,存货抵押贷款覆盖7户(余额0.45亿元)[9] - 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向通四方农业科技发放1000万元"智产"融资[10] 产业链金融与未来方向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惠担贷"贯通玉米产业链,覆盖97户上下游客户(贷款余额8.44亿元)[10] - 计划拓展经济作物、养殖设施等抵押范围,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风控精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