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藏香
icon
搜索文档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新华社· 2025-08-16 09:50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姜帆 摄影报道 ↑ 8月6日,一名制陶师在欣赏自己的作品。藏族传统泥陶雕塑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12日,藏香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吉在拉萨制作藏香。 ↑ 8月6日,服装师在制作拉萨服饰。拉萨服饰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多年来,西藏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2012年至2024年,中央和西藏自治区财政累计 投入专项资金4.73亿元,用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传习活动及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等。西藏现有各级各类代表性项目2760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 ↑ 8月6日,一名制陶师在制作陶器。藏族传统泥陶雕塑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6日,一名画师在制作绘制唐卡用的矿物质颜料。 ↑ 8月6日,雕刻师在工作中。西藏雪巴康雕版印刷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6日,一名雕刻师在工作中。西藏传统雕刻修复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 ...
雪域高原金融深耕记|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48
金融服务在西藏的普及与创新 -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通过流动金融服务车和"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模式,年均下乡服务超150天,去年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吸收个人存款1.1亿元 [2] - 流动金融服务车每周跑遍15个行政村,最远距离达33公里,单程需翻越4座海拔4500米以上山口 [2] - 赛贵村"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辐射600多户、1800多人的异地搬迁群众,覆盖30个行政村的金融需求 [3] 金融支持非遗产业与乡村振兴 - 农业银行为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发放48万元"惠农e贷・商户贷",支持其科研项目和产品推广 [6] - 该合作社带动127人就业,包括4名西藏大学生、79名异地搬迁群众及32名残疾人,技术骨干月薪约八九千元 [5] - 扎西曲登社区85户经营民宿,农业银行累计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一千余万元,46家民宿办理收款聚合码 [7][8] 金融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 农业银行累计为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3410万元,贷款余额达2950万元,支持其从作坊式经营发展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新厂 [9] - 优格仓现生产160种藏香和藏香水,占据西藏藏香市场约一半份额,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外 [10] - 企业正与高校合作建设上海研究中心,目标是将藏香纳入医药监管体系 [10] 普惠金融规模与服务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627.4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57.01亿元 [10] - 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429.9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83倍,五年累计投放2645.43亿元 [10] - 农业银行在西藏760多个银行机构中占比71%,县域以下机构占比超95%,日喀则市占比高达94% [11] 特色金融服务模式 - 全辖23台流动金融服务车上半年出动280多次,办理业务1.4万余笔 [11] - 江孜县推行"钻金银铜"四卡信贷体系,"钻石卡"最高可贷30万元,边境村可提升至50万 [11] - 5528个"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实现所有乡镇100%覆盖,提供刷卡取现、结算等基础服务 [11]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 “世界之巅”敞开大门 日喀则展现“中国速度”魅力
央视网· 2025-08-02 14:45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概况 -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南部 是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核心物流枢纽 集报关 查验 转运 存储等功能于一体 [1] - 距离日喀则城区仅5公里 半小时可抵达日喀则机场 拉日铁路的客运站 货运站都在港区内 路网直通吉隆 樟木 里孜等重要边境口岸 [3] 物流效率提升 -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海关智能查验系统 货车扫描结果实时呈现 几分钟完成查验 [5] - 企业资料准备齐全后处理仅需1-2分钟 H986大型查验监管设备扫描仅需3-4分钟 [5] - "陆港申报 属地查检 口岸直通"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一箱到底直接出口 大幅缩短申报和查验时间 [5][7] 出口贸易数据 - 2024年8月1日启用以来累计开行日喀则南亚班列6趟 [7] - 2024年经吉隆 樟木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1718辆 [7]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842辆 西藏成为中国对尼泊尔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通道 [7] 贸易模式变革 - 中印贸易传统海运需45天 通过陆港申报+口岸直通模式仅需15天 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9] - 带动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除藏香 氆氇等传统商品外 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亮点 [7][9] 未来发展 - 新藏铁路建设将推动基础设施互联 通关政策协同 产业物流融合 [9] - 未来将构建西藏"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核心竞争力 [9]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高原上的“中国速度”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推动西藏外贸升级
央视新闻· 2025-08-02 12:07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概况 -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南部,是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核心物流枢纽,集报关、查验、转运、存储等功能于一体 [1] - 距离日喀则城区仅5公里,半小时可抵达日喀则机场,拉日铁路的客运站、货运站都在港区内 [1] - 路网直通吉隆、樟木、里孜等重要边境口岸 [1] 物流效率提升 -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海关智能查验系统,几分钟即可完成货车全方位扫描 [3] - 企业资料齐全情况下仅需1-2分钟审查,3-4分钟通过H986大型查验设备 [3] - "陆港申报、属地查检、口岸直通"模式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3] - 陆运时间从海运的45天缩短至15天,显著降低运输成本 [9] 出口业务发展 - 2024年8月1日启用以来已开行6趟日喀则南亚班列 [5] - 2024年经吉隆、樟木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1718辆 [5]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842辆 [5] - 西藏已成为中国对尼泊尔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通道 [5] 未来发展 - 带动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7] - 改变传统贸易路线 [7] - 新藏铁路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水平 [11] - 通过通关政策协同和产业物流融合构建西藏"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核心竞争力 [11]
上半年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4亿元
西藏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4亿元 同比增长14.1% 增速较前5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 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1] - 出口37亿元 增长15.4% 进口6.4亿元 增长7% [1] - 西藏外贸实现历史性跨越 贸易总值从1965年的693万元跃升至年均百亿规模 贸易伙伴拓展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外贸结构与区域分布 - 对尼泊尔进出口21.9亿元 增长22.1% 占中尼贸易总值25.9% [2] - 对东盟 美国 新加坡分别进出口5.7亿元 3.1亿元 2.4亿元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7亿元 增长18.1% [2] -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9亿元 增长12.5% [2] 重点产业与产品表现 - 新能源汽车 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9.1亿元 [2] - 特色农产品出口近3000万元 [2] - 西藏苹果出口量同比增长4.5倍 羊毛羊绒 藏香等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 民营企业主导作用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42.5亿元 增长14% 占外贸总值的97.9% [3] - "十四五"期间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总值340.6亿元 占同期外贸总值的93.2% 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1倍 占比提升23.6个百分点 [3]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形成由5个国家级正式开放口岸 综合保税区 国际陆地港等组成的开放平台矩阵 [1] - 进出口整体物流效率提升50% 日喀则市进出口增长49.8% [2] - 31个省区市企业通过西藏口岸开展南亚贸易 [2]
新华全媒+|高原产品上“云”端——西藏电商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6-04 17:41
电商发展模式 - 西藏山南市琼结县藏族姑娘扎西拉姆通过直播带货酥油、糌粑、奶渣等产品,全网粉丝达400万,成为当地最具人气的"带货达人"[1] - 加查县建成"供销社+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农户开始科学种植以适应市场标准化要求[2] - 拉萨市达孜工业园区的西藏圣信工贸有限公司探索"收购—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并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研发牦牛绒兼容羊绒分梳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2] 电商销售数据 - 2024年山南市农产品通过电商实现销售额7690万元[2] - 2025年1至4月西藏网上零售额达108.4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直播零售额33.6亿元(同比增长41.8%),农产品网上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17.5%)[3] 特色产业发展 - 加查县引入长江大学"核桃科技特派团",专家教授种植、嫁接、修剪等技术,核桃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1] - 卓番林手工艺品工坊采用"阿佳学堂+社区工厂+乡村工坊"模式,组织手工艺人下乡授课并与乡村女性合作生产藏式披肩、藏毯等产品[3] - 藏香、藏饰等文化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方式销售,为农牧民提供灵活就业和增收机会[3] 政策支持方向 -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计划加快农牧区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电商人才,壮大电商经营主体,持续开展网络促销[4]
一缕藏香连山海 产业援藏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21:48
藏香产业现状与挑战 - 藏香制作技艺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面临手工低效、标准缺失、销路闭塞的困境[1] - 昌都市边坝县显俄藏香厂曾为小型合作社,生产无标准、无批号,属于"三无"产品[2] - 长期依赖手工作坊导致产品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产业发展[2] 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帮扶措施 - 2024年3月促成国家香检中心昌都业务中心落地,提供标准化生产、检测、科研服务[2] - 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在洛隆县建成标准示范型藏香生产基地,引入永春制香技术专家驻场指导[3] - 推动生产线改造升级,生产周期从至少1个月缩短至最快5天[3] - 搭建闽昌两地香产业互学互鉴平台,组织研修班赴福建交流学习[5] - 联合福建商学院成立"昌都特色产品运营中心",通过电商直播、品牌打造提升知名度[5] 产业转型成效 - 昌都藏香首次登陆东方甄选电商平台,几分钟内售罄,成为"全网爆款"[5] - 创建"福康巴"新式藏香品牌,融合永春香与藏香特点,香味更淡雅、受众更广[7] - 在"6.18海创会""9.8投洽会""农博会"等展会展示产品,并在抖音等电商平台推广[7] 未来发展规划 - 按照"五个一"目标推进:形成生产基地、创建展示中心、打造知名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实现致富群体[7] - 通过"以工代训"吸引传统藏香企业经营者参与,推动产品标准化和市场化[7] - 以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7] 闽藏协作意义 - 闽藏两地以香为媒,铺就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交融的共赢之路[8] - 从文化保护到经济赋能的创新突破,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范式[8]
从“高原上的全球好物展”看西藏市场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5-19 23:07
展会概况 - 第二届拉萨进口商品展览会于5月16日至20日在西藏会展中心举行,吸引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种商品参展 [1] - 展会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50多家,客商约600名,展品品类超1500个,涵盖日用消费品、食品饮料、工艺品等 [1] - 截至17日展会销售额达5500万元,多个热门品类在开展首日快速成交 [1] 参展商情况 - 法国红酒展商表示西藏红酒市场超预期,已有本地顾客提前洽谈合作 [1] - 巴基斯坦展商展位从去年的1个扩展到今年的3个 [1] - 尼泊尔展商去年200个手工首饰盒全部售罄,今年增加展品数量 [2] - 尤尼斯手工艺品公司因产品受欢迎计划在西藏开设门店 [2] 贸易数据 - 2024年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额51.2亿元,同比增长84.8%,占中尼贸易总值的32.7% [2] - 1月至4月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30.01亿元,同比增长7.7% [2] 特色展区 - 展会设置"拉萨好物"和"拉萨进出口企业"专区,展示藏香、牦牛绒制品、青稞制品等特色产品 [2] 基础设施支持 - 吉隆口岸便利尼泊尔商品运输至西藏 [2] - 拉萨综合保税区、中国(拉萨)跨境电商综试区、拉萨南亚电商产业园等平台为商品流通提供支撑 [2] 政策导向 - 西藏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去,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 [3]
拉萨市在北京科博会首次设立独立展馆 展示高原特色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0:15
拉萨市参展北京科博会 - 拉萨市首次在北京科博会设立独立展馆 展示京拉合作科技创新成果 精选30家企业和130项代表性展品 [1] - 展馆围绕高原特色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展示创新引领发展成效 [3] 高原特色产业升级 - 金哈达药业开发多款藏医保健食品和化妆品 基于全国独家藏药品种 [3] - 拉萨更桑商贸展出天然珍稀原料手工水磨制香技艺的藏香产品 [3] - 圣信工贸推出采用先进加工技术的唐卡图案牦牛绒围巾 [3] 数字经济赋能发展 - 网智天元展出悟空机器人 汉藏互译智能鼠标和耳机 [3] - 查瓦云科技展出汉藏语翻译慧言一体机和本地部署安全翻译系统 [3] - 乙宙科技展出AI赋能城市管理 环境治理的高原无人区智能巡视系统 [3] - 电信西藏分公司推出藏汉双语基层治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3] 创新成果改善民生 - 充氧宝科技展出含氧量超23%的氧气富集核心技术产品 [3] - 尚厨展出适合高原环境的系列厨具 [3] - 展出基于先进技术生产的青稞制品 啤酒 优质矿泉水等产品 [3] 绿色科技生态保护 - 辉振新材料展出高效环保矿山充填新型胶凝材料 具有优异力学性能 [4] - 中车展出适合高原绿色能源需求的风电模型 [4] - 昂彼特堡能源展出高效稳定太阳能集热芯的黑陶瓷太阳能集热器 [4]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昌红实业和域上和美展出融合西藏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创产品 [4] 参展意义与发展规划 - 拉萨视科博会为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窗口 将加速构建高原特色科技创新生态 [6] - 计划通过科博会平台对接国内外市场资源 促进高原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6] - 深化京拉高科技产业合作 为拉萨发展融入北京智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