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算治数平台

搜索文档
数智赋能筑根基 古都西安谱新篇
新华网· 2025-09-05 10:59
核心观点 - 西安通过5G、工业互联网、AI等数字技术推动文旅、教育、制造、农业等产业智能化升级 形成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2][15]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陕西移动在大唐不夜城部署多频三层4G/5G立体超密组网 包含96个5G基站和139个4G基站 通过242个5G小区和818个4G小区实现人流密集区全覆盖 [5] - 采用5G-A 3CC载波聚合技术使峰值下载速率达4.2Gbps 通过AI智能基站动态调整资源 可同时保障20万用户正常使用 [5] - 部署400余个逻辑站和1300余个逻辑小区 夜间采用单层网络运行降低基站能耗 [5] 产学研融合创新 - 西安交大与中国移动共建数字政府联合研究院 2024年产出106项学术成果和19个数字政府课题成果 [6] - 研发的"海算治数平台"实现跨网数据传输速率提升50% 丢包率降低50% [6] - 绿色智能算力解决方案使智算中心单节点能耗降低30%以上 [6] - 博士后基地吸引3名博士后入站 培养269名学生 13名集团级金种子和9名C9博士加入研发团队 [7] 智慧教育应用 - 中国电信在西安交大创新港部署5G融合双域专网 端到端时延降至8毫秒 比普通5G公网快6倍 [8] - 5G网联无人机巡检效率比人工快90% 数字孪生平台接入20多万个传感器 每年节省千万级运维成本且人力节省近一半 [9] - AR/VR沉浸式教学和5G+大数据评价体系助力项目获"绽放杯"全国冠军和工信部"5G+智慧教育"典型项目 [9] 智能制造升级 - 法士特高智新工厂采用5G+工业PON双千兆方案 AGV调度效率提升45% 设备故障率下降30% [10] - 车间工人从700-800人减少至150人 亩均产值比老厂区提升近5倍 [10] - 通过数字技术优化能耗管理 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2] 数字乡村振兴 - 陕西联通直播产业研究院四年培训超4.5万名新农人 打造400余个10万+粉丝账号 累计带货超3.2亿元 [13] - AI直播云平台和XR技术助力农产品销售 例如苹果每斤多卖2元钱 [13][14] - 为西凤酒等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实现年增收超千万元 [14] 技术融合应用 - 5G技术深度融入工业生产流程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2] - 信息通信业从管道提供商转变为产业赋能者 突破通信技术与工业知识融合边界 [12] - 数字技术实现文化旅游、教育教学、农业生产等场景的体验优化和效率提升 [15]
数智赋能筑根基
新华网· 2025-09-04 17:09
数智赋能筑根基 古都西安谱新篇 "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采访纪实 当盛唐的灯火与5G的信号在大唐不夜城交相辉映,当智慧校园的课堂与工业互联网的产线隔空对 话,当直播助农的声浪与零碳工厂的机械臂同频共振,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古都,正以数字经济 为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墨,在新型工业化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8月26日—27日,"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走进西安,探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这片 沃土上打造的五大标杆点位,见证信息通信业如何为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能,看千年长安如何在数智时 代焕发新生。 织密"数字经纬" 让场景智慧落地生根 漫步西安大唐不夜城,盛唐主题雕塑在灯火中尽显恢宏,八方游客举着手机记录美景、开启直播, 熙攘的人群中难寻网络卡顿的焦躁——这背后,是陕西移动用"技术绣花针"织就的一张看不见的"通信 保障网"。作为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特色旅游景区,大唐不夜城春节假期日均客流量达数十万人次,单 小时峰值逼近10万人,"人挤人"的场景下,如何让每个人的"云端体验"不掉线? 大唐不夜城里的微型基站 走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大的学生们正戴着VR眼镜在"虚拟实验室"拆装发动机,远程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