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超充枪
搜索文档
中国乘用车直流充电枪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9-02 16:44
产品定义与分类 - 乘用车直流充电枪俗称快充充电枪,特点是功率高、电流大、充电速度快,适用于长途旅行或紧急快速补电 [3] - 产品主要分为普通直流枪和液冷超充枪两类,普通直流枪遵循国家标准,是公共充电站和部分私人充电桩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液冷超充枪通过液冷系统解决大电流下(可达500A左右)的散热问题,常规直流充电枪通过电流一般在250A以下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乘用车直流充电枪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6.58亿元,预计2031年可达48.24亿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4.55% [6] - 公共快充场站在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64.54%,未来几年(2025-2031)年度复合增长率约为14.42% [6] - 液冷超充枪预计2031年份额将达到47.88%,未来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09%,传统风冷快充枪目前仍为主力产品 [6] 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沃尔核材、永贵电器、友诚新能源、菲尼克斯电气和康尼新能源等 [7] - 2024年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占有约62.92%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7]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将朝更高功率、更高兼容性、更优散热能力方向升级,液冷超充枪是实现超充(350kW及以上)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7] - 液冷枪通过封闭液体循环方式降低线缆温升,可显著提高电流承载能力,是支持800V高压平台车型快速补能的重要增长极 [7] 应用领域细分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公共快充场站、高速服务区快充以及其他私人和半公共场景 [5] - 公共快充场站通常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如商业中心、大型停车场等,高速服务区场景对充电枪的功率要求更高 [5] 行业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渗透率快速提升驱动市场需求 [10] - 政策支持是重要驱动力,多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明确加快构建高效智能的充电网络体系,推动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应用 [10]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高功率、高效率方向演进,液冷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提升了设备可靠性与兼容性 [11] - 产业链完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制造商及下游服务提供商合作日益紧密 [13] 行业制约因素 -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偏远地区建设进度滞后限制了电动汽车普及 [15] - 高性能材料价格波动带来成本压力,持续研发投入对中小企业构成较大负担 [15]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同质化加剧,价格竞争趋于激烈,整体利润率受到挤压 [15] - 实现更高功率的稳定充电仍面临热管理、电气安全性和电池寿命影响等技术挑战 [15] 相关政策支持 - 《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补齐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 [17] - 《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鼓励提高快充桩占比,加大外围城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17]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17]
瑞能股份光储超充站拿下 “深圳超充” 认证
财富在线· 2025-07-07 17:33
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现状 - 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环节存在三大难题:30分钟以上的等待时长、高峰时段电网过载风险、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出行的矛盾 [1] - 市场主流充电站完成80%充电需30-60分钟,用户对加油式极速补能需求迫切 [3] - 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超30%,传统充电站高峰时段集中负荷多次引发局部电网波动 [3] 瑞能股份光储超充站技术突破 - 公司子公司瑞能时代研发的光储超级充电站获"深圳超充"认证,实现"10分钟充电80%"的硬核性能 [1] - 液冷超充枪技术解决高功率充电散热难题,连续为10辆以上车辆充电后仍保持功率稳定输出 [5] - 自主研发的RP-EMS智能管理系统实时分析电网负荷、光照强度与用户需求,动态调配能量流 [4] 光储一体化能源闭环设计 - 构建光伏-储能-充电三角闭环:光伏发电优先供电,多余电量存入储能柜,光伏不足时储能系统无缝补能 [4] - 储能系统通过峰谷电价套利提升经济性,单柜容量450kWh,0.5C倍率充放电,单站年均降低用电成本约15% [4] - 实现"绿车充绿电"概念落地,同时平抑电网高峰负荷 [4] 模块化设计与行业复制潜力 - 核心设备模块化设计,储能柜、超充堆、充电桩可灵活组合,施工周期压缩近半 [6] - 单站建设成本降低20%,可根据场地调整储能容量,按用户量增减充电枪数量 [6] - 技术方案为深圳"超充之城2.0"提供样本,推动行业从"能用"向"好用"再到"可持续"质变 [6] 公司技术积累与行业地位 - 瑞能股份22年深耕电池检测与储能系统研发,技术积累支撑超充认证突破 [3] - 光储超充站同时满足快速补能与绿色可持续双重需求,解决行业核心矛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