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
搜索文档
 一组关键词看前三季度全国能源形势
 新华社· 2025-11-01 16:44
 电力供需形势 - 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全国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创世界纪录 [2] - 7月以来全国单日用电量超300亿千瓦时的天数达66天,较去年增加29天,最大负荷连续一周超14亿千瓦 [2] - 用电量创新高受宏观经济回暖、各行业产能释放以及高温高湿天气早、范围广、持续时间久等因素影响 [2]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服务约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3]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 [3] - 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功率大于250千瓦)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 [3]   车网互动与新型用电模式 - 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资源达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 [3] - “低谷充电、高峰卖电”模式使“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成为可能 [3]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 -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占新增装机的84.4% [4] - 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占电力总装机的59.1% [4]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达同期工业用电量六成 [4]
 国家能源局:低谷充电高峰卖电,“零成本负成本”养车成可能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01:45
 行业核心观点 -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在服务能力、政策支持和新技术应用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车网互动等创新技术使电动车具备“移动充电宝”功能,为“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用车养车提供可能 [1][4]   充电服务能力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2] -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6.8万个,“十一”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 [2] - 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较年初增长59.2%,平均功率约44.4千瓦,较年初增长26.9% [2]   政策支持 - 多部委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3] - 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其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70.7% [3]   新技术与新业态 - 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全国单枪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 [4] - 车网互动技术取得突破,已有17个省份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聚合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3832个双向充放电桩 [1][4]
 观车 · 论势 || 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蕴含战略深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8 16:09
 行动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2] - 公共充电容量超过3亿千瓦 [2] - 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   网络布局均衡化 - 解决城市核心区“一桩难求”与偏远地区“无桩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2] - 目标为乡镇行政区至少覆盖1.4万个直流枪并实现农村全覆盖 [2] - 通过老旧小区“统建统服”模式试点构建“城市无死角、农村有保障”的立体网络 [2]   技术升级与功率提升 - 强调大功率充电技术规模化应用,加速液冷超充、智能调度等技术落地 [3] - 当前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约为44.36千瓦,60-120千瓦充电桩需30-60分钟充满电,350千瓦以上超充桩可将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 [3] - 未来3年城市将新增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高速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充电枪 [3]   全链条系统性改革 - 建设端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通过台区增容、网架优化破解供电瓶颈 [3] - 运营端推动老旧设备改造、规范收费标准并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3] - 车网互动(V2G)规模化推广将8000万辆电动汽车转化为分布式储能资源 [4]   产业与经济影响 - 充电服务能力升级形成拉动经济的乘数效应,破解里程焦虑以提振消费信心 [4] - 农村网络下沉与居住区设施完善将释放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市场消费潜力 [4] - 3万家运营商构成的“头部引领、小微补充”格局将加速技术迭代,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4]   战略意义与产业跃迁 - 计划是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关键落子,为新能源产业链跃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筑牢支点 [5] - 通过设施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实现“车-桩-网”深度协同 [5] - 充电桩从城市配套升维为国家战略,体现以产业实践驱动能源转型 [5]
 2800万充电桩布局启动,谁能分得万亿蛋糕?
 36氪· 2025-10-17 08:55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底 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 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3]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针对社区充电 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3] - 针对高速公路充电瓶颈 规定到2027年底在服务区新建或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 确保除特殊地区外所有服务区都具备充电能力 [3] - 为解决农村地区充电覆盖不足 承诺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 [3]   技术升级路径 - 目前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为45.5千瓦 尚不能满足快速补能需求 [4] - 计划到2027年底 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 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目标将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一刻钟级 [4] - 建设快充为主 慢充为辅 大功率充电为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 [4]   运营服务优化 - 完善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 加强服务质量评价 推动互联互通和智能运维 解决平台不互通 运维跟不上的痛点 [6] - 重点部署车网互动试点推广 使电动汽车在电网低谷时充电 高峰时段向电网送电 车主可通过电价差获得收益 [6]   产业链影响与机遇 - 充电设备制造商和运营服务商迎来发展机遇 充电模块 充电枪 液冷系统等核心硬件需求将显著增长 [7] - 特来电 星星充电等主要运营商将获得更广阔市场空间 行业进入加速整合期 市场集中度提高 [7] - 电网企业将参与配套电网升级 宁德时代等企业涉及的储能 换电业务有望与新建充电网络深度融合 [7]   行业挑战 - 大规模充电设施建设面临现实挑战 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受制于电力容量不足 场地有限等难题 [7] - 充电桩使用率不均 服务费收入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 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是运营商需解决的核心课题 [7] - 实现不同运营商平台间真正互联互通 需要统一支付接口及底层通信协议和数据标准的协调 [7]   长期行业意义 - 政策推动电动车超越交通工具单一属性 使其成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 - 充电设施建设将改变新能源车使用环境 缓解车主充电焦虑 车辆从消耗品转变为可能创造价值的移动资产 [9]
 理想社会价值之为全国12%高速提供优质充电体验
 理想TOP2· 2025-10-16 20:02
 中国高速充电行业现状 - 行业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优质充电需求与高质量充电资源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1] - 不同政策仅为局部调和手段,增加整体高质量充电资源是缓解矛盾的根本途径 [1]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达97%,覆盖超过5800个服务区 [4] -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万个,较2023年增加1.2万个 [4]   理想汽车充电网络贡献与规模 - 理想汽车高速超充站至少75%的充电桩面向所有新能源车开放 [1] - 国庆期间理想超充站服务100万次充电,其中41万次为理想车主,59万次为非理想车主 [1] - 理想汽车2025年国庆期间高速超充站充电量为1470万度,占全国高速充电总量约12% [3] - 2025年9月理想高速超充站突破1000站,占全国高速服务区充电站的17.24% [4] - 理想高速超充桩约5454个,占全国高速充电桩总量的16.52% [4] - 公司预计2025年底高速超充站将达到1200站 [4]   充电技术标准与需求 - 中国120kW快充资源普及度已非常高,在国际上属高质量快充资源 [1] - 360kW充电功率可提供相当不错的快充体验,250kW体验稍差,500kW较360kW提升有限 [1] - 当前中国250kW及以上快充资源的普及度仍不足够高 [2]   节假日充电需求增长 - 2025年国庆假期(10月1-8日)全国高速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达516.9万次,充电量1.23万亿度 [4] - 国庆假期日均充电量较2025年五一假期增长23.61%,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47.3% [4]
 建2800万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充电需求,“三年倍增”计划将撬动电车消费新潜能
 北京商报· 2025-10-15 21:25
 政策核心目标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和创新产业生态,提振消费信心并促进电动汽车购置使用 [1] - 计划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过3亿千瓦时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充电设施建设现状与目标 - 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为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 [3] - 到2027年底,计划在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3] - 目标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并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其他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应具备充电能力 [3] - 计划到2027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以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3]   充电设施质量提升与更新 - 行业将开展对交流充电设施、服役八年以上老旧设施、以及800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以解决设备老化、信息未更新导致的无法充电、桩被占用等实际痛点问题 [4] - 在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建设上,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以应对节假日期间的高峰充电需求,解决高速充电难问题 [4]   居民区充电解决方案 - 针对新建居住区,要求按规定在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 [5] - 对既有居住区,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提升公共充电服务能力和私人车位建桩比例,并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改造 [5] - 将推广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即由运营商统一规划、建设、运维充电设施,目标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试点小区,以实现私人充电桩接入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6]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协同发展 -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电动汽车推广规模持续扩大是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品质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7]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53万个,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808.8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1.8,显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8]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从2009年"十城千辆"起步,到2022年产销量超500万辆,再到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行业推断2035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有望接近3000万辆,保有量预计在2亿至3亿辆,充电设施需加快建设以应对未来市场 [8]   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 - 今年7月,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充电功率250千瓦以上)超过10万台,实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 [9]
 六部门联合印发!
 证券时报· 2025-10-15 20:12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三年攻坚全面提升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为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筑牢基础 目标是到2027年底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 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1] - 政策回应消费者对充电便捷性的核心关切 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城市充电网络建设 - 建设快充为主 慢充为辅 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 实现城市各类停车场景全面覆盖 [2] - 开展交流充电设施 服役8年以上老旧设施 800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2] - 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 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2]   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建设 - 打造有效满足电动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 [2] - 到2027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 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 [2]   农村及居住区充电网络建设 - 政策关注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尚不均衡的现状 旨在补齐短板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 [2] - 针对居住区建桩难问题 推广统建统服建设新模式 计划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试点小区 实现私人充电桩有人建 有人管 可持续 [3] - 简化居民充电桩报装申请资料 鼓励探索一小区一证明等试点应用 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 [3]   技术创新与市场生态 - 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 在价格政策 市场化机制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 [2] - 到2027年底新增双向充放电设施超5000个 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 旨在让电动汽车从用电终端转变为电网调节资源 [2] - 鼓励充电运营企业 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能源企业等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特别支持民营经济在充电领域发展 [3]
 财经记者说丨大幅缓解“充电焦虑”!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充电网络
 搜狐财经· 2025-10-13 12:58
充电网络带来哪些新机遇?全新充电商业模式出现。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新能源车已经成 为市场的参与方,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在低谷时充电帮助消纳光伏风电,"十五五"我们将看到更多的车 主参与市场获得收益,可以实现充电免费。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记者 平凡)我国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车型最广、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 这张充电网络有多大?2025年8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1734.8万个,也就是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 桩。高速公路建成充电设施超4万个,是五年前的5倍。此外,97%的县城以及80%的乡镇配建了公共充 电设施。 车主充电行为有哪些变化?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达到3.7万台。一秒充一公里成为现实,慢充智能化 技术得到广泛推广,预约充电、充低谷电已经成为车主充电的习惯。 编辑:王一帆 ...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充电网络 新能源车1秒充1公里已成现实
 财经网· 2025-10-13 10:11
 充电设施网络规模 - 全国充电设施数量达1734.8万个,车桩比达到每5辆车有2个充电桩 [1] - 高速公路充电设施超4万个,规模为五年前的5倍 [1] - 公共充电设施覆盖97%的县城以及80%的乡镇 [1]   充电技术发展与用户行为 - 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达3.7万台,实现一秒充一公里的充电效率 [1] - 慢充智能化技术广泛推广,车主习惯使用预约充电和充低谷电 [1]   充电商业模式与新机遇 - 新能源车成为电力市场参与方,在高峰时放电、低谷时充电以帮助消纳光伏风电 [1] - 在“十五五”期间,更多车主将通过参与市场获得收益,实现充电免费 [1]
 叫号充电、限充80%、设立移动充电站 十一长假新能源汽车遇“充电大考”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16:19
 新能源汽车高速充电供需矛盾 - 2025年国庆假期全国多地高速服务区出现严重充电排队现象,有车主排队至49号,等待时间长达3小时,加上充电时间总补能耗时达4小时 [2][3] - 十一返程高峰期进出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地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等待时间普遍达到1至3小时 [3] - 10月1日及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流量分别达1328.7万辆次和1236.7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 [4]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689万辆,在汽车总量中占比突破10%,达到10.27% [4]   高速充电"潮汐现象"特征 - 高速公路车流潮汐特征导致充电桩平日使用率低,节假日高峰期供不应求 [4] - 节假日初期车流主要集中在出城方向,末期集中在回城方向,充电需求呈现明显潮汐特征 [4] - 国庆节当日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 [5]   应对充电高峰的运营措施 -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优化单车充电时长、增设移动充电设备等措施 [6] - 部分服务区实施"限充80%"的应急措施,将充电桩SOC设置为70%至85%,以缩短单车充电时间,缓解排队压力 [6] - 湖北省一些服务区通过发放"下一站点充电指引卡",标注下一个服务区或高速出口附近的充电桩分布及实时空闲数量,有效分流车流 [6]   移动充电与超充技术解决方案 - 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50座繁忙充电站配置100个移动充电桩,沪昆高速长安服务区临时安装5个移动充电桩并在附近收费站新配20个快充桩 [8] - 湖北交投在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投放300多台移动充电机器人,重点向热门高速线路和易拥堵服务区倾斜 [8] - 理想汽车已建设高速超充站超过1000座,覆盖"九纵九横"高速线路,平均150公里一站,其5C超充站获得车主正面反馈 [8] - 汉十高速建成全国首条新能源汽车超充走廊,全长434公里,布局10座乘用车液冷超充站,终端最大功率达600kW,实现"一秒一公里"充电速度 [9]   车主行为变化与政策支持 - 部分车主选择"下高速充电"策略,前往高速口5公里内的商超等场所充电,避免排队并探索当地风土人情 [7] - 政策层面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到2027年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