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充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生态协同为产业升维注入澎湃动能
环球网· 2025-10-27 11:26
行业宏观发展 - 中国动力电池产量从2020年的83.4GWh增长至2024年的超过1000GWh,四年间增长十倍多 [1]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 [3] 电池技术创新 - 欣旺达发布新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Ah电芯在超低压力下循环寿命1200周并通过200℃热箱安全测试 [2] - 欣旺达实验室已研发出能量密度达520Wh/kg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软包循环突破500周 [2] - 欣旺达制定了固态电池阶梯式发展战略,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第二代样品进行中试,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完成400Wh/kg产品验证 [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 [3] 超充技术应用与突破 - 800V架构在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达到9.5%,分母为506万辆所有新能源车型 [3] - 北汽新能源已量产800V高压超充车型,并与清华大学、壳牌联合开发全气候超充站,采用极速电池加热技术解决低温充电瓶颈 [3][4] 充电网络与生态协同 - 特来电提出充电行业将迎来无人驾驶时代、超充时代和虚拟电厂新时代 [5] - 特来电推出“智能共享超充”解决方案,通过液冷超充和智能调度技术实现功率智能分配,提升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收益率 [6] - 特来电推动“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融合,将充电站升级为智慧能源节点,例如青岛工业园区利用光伏发电并实现电能的灵活调度与交易 [6] - 欣旺达实施“三全”战略,即全产业链深度参与、全区域战略布局、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推动形成从材料到回收的闭环能力 [7] - 北汽新能源打造全覆盖、全场景、全天候的能源网络,互联互通上百家合作方,覆盖几乎所有运营商和第三方聚合平台 [7] - 特来电提出“不做充电桩,而做充电网”的技术理念,通过充电网实现群管群控、有序充电和大数据安全保障 [7]
欣旺达发布商用车专用电池新品!
起点锂电· 2025-10-26 19:15
行业活动与生态 -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规模超1000人,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和钠电展等活动 [3][4] - 行业主流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鹏辉能源、广汽、一汽等均参与演讲、赞助或参展,显示行业生态协同趋势 [4] 商用车电池市场增长 - 2025年1-9月,商用车电池装机量达92.3GWh,同比增长135.9%,市场份额升至18.7%,超过PHEV乘用车,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5] - 商用车电动化成为电池企业瞄准的差异化市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深度合作与政策响应加速布局 [4] 欣旺达超充电池技术迭代 - 欣旺达于10月23日发布商用车超充电池Gen2和长寿命电池Gen2,充电倍率达4.2C,匹配最高1.98MW充电功率,较4月24日发布的3.5C首款产品(支持1.4兆瓦超充)性能进一步升级 [5][7] - 长寿命电池Gen2循环寿命突破10,000次,质保寿命长达15年或320万公里,采用多极耳过流技术与智能温控系统,确保快充安全性与耐久性 [7] 商用车电动化挑战与解决方案 - 阻碍商用车电动化的核心问题包括购车成本高(电动重卡初始成本40-60万元,较燃油车高出30%-50%)、补能效率较低及充电基础设施不足 [8][9] - 超充技术可通过缩短充电时间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整车自重和购车成本,结合万次循环寿命降低电池更换频率,显著提升经济性 [9][10]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欣旺达已推出覆盖重卡、轻卡、客车及船舶的全场景解决方案,电池系统支持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适配85%以上的商用车型 [11] - 公司积极参与“超充联盟”,与徐工、东风、北奔、吉利等重卡企业及华为数字能源合作,推动兆瓦超充重卡商业化落地,全球最大重卡超充场站元启星光已投运,并交付200辆徐工重卡 [12] - 超充生态预计能让车队日均运营里程提升30%,使电动重卡在全场景具备经济效益 [13]
2027年年底建10万台大功率充电桩 中汽数据康泽军:80%用户接受超充1元/度溢价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22:02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 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7年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 800V架构车型下探至20万元以下 康泽军从政策、标准、技术三个维度分析了充换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当前充电基础设施正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同时从单一充电 服务向多元服务拓展。 "整个产品迭代技术越来越快。"康泽军表示,新能源车端,产品的迭代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原来一年左右的周期迭代一次,现在五六个月迭代一 次;充电技术也在提速,2024年上市的纯电动汽车,超过半数车型配备800V高压架构。 "80%用户接受超充1元/度左右的溢价。"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补能战略室主任康泽军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 态大会"上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分享了这一调研数据。 康泽军介绍,中汽数据团队针对超充、V2L(车对外供电)和V2G(车对电网)进行了用户调研,结果揭示,在超充方面,用户已建立初步概 念,理解其"充得快"的特点,并定位为 ...
东昱欣晟2000万支电芯下线 欣旺达与东风共创拆解“电池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8:21
产能与生产里程碑 - 东昱欣晟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超充电池项目开工暨第2000万支电芯下线仪式[2] - 从2023年10月首支电芯下线到第2000万支电芯交付 实现产能跨越式发展仅用不到两年时间[2] - 新开工超充电池项目将提供更高效 更安全 更可靠动力电池解决方案[4] 技术创新与产品性能 - 公司量产行业首款4C超充电池(2022年9月) 并发布12C闪充电池4.0产品(2024年5月)[4] - 超充电池具备超快充 高续航和优良低温性能 可缓解用户补能焦虑[4] - 生产设备100%实时互联 实现实时AI质检和工艺控制 质量与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98%以上[3] 市场表现与客户合作 - 搭载东昱欣晟电池的东风日产N7销量从4月665台攀升至8月1.01万台 成为首个月交付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2] - 产品覆盖东风体系多个品牌 部分单品出货量突破百万级别[5] - 赢得国内外多家头部车企深度信任 成为HEV混动系统和超级快充领域高端品牌首选合作伙伴[4] 合作模式与生产理念 - 采用主机厂与电池企业深度联动的"共创"模式 共同定义产品方案和发展规划[2] - 研发人员直接调研终端用户需求 将前端反馈纳入产品开发流程[2] - 合资模式结合欣旺达30年锂电技术积累与东风汽车市场洞察能力 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范式[5] 智能制造与质量体系 - 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制造环节深度整合[3] - 坚持"用心做好每一块电池"理念 强调对高质量交付的敬畏践行[3] - 通过平台化 标准化设计发挥规模化效应 同时注重新质技术应用[5]
ST易事特:上半年营收16.67亿元 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3.45%
中证网· 2025-08-29 11:2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67亿元 同比增长2.3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57.61万元 [1] - 研发投入1.0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6.08% [2] 储能业务表现 - 储能业务收入5.2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53.45% [1][2] - 中标容量超过650MW/2264MWh [2] - 跻身全国储能中标企业TOP5 [2] 充电设施业务 - 充电设施及设备业务收入7337.83万元 同比增长24.56% [1] - 增长源于订单增加及新产品市场表现良好 [1] - 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 [1]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研发重点聚焦液冷储能热失控抑制 AI能效优化算法等前沿技术 [2] - 超充技术 液冷系统和智能充电解决方案投入同比增长8% [2] - 推出全液冷Meta3rd工商业储能系统等多款新产品 [2]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华电 中核 国家能源 三峡新能源 南方电网等客户合作深化 [2] - 海外营销收入3.55亿元 [2] - 全球260余个客户服务中心支撑海外布局 [2] 区域市场发展 - 中东地区新能源装机需求旺盛 [2] - 非洲刚果(金)Lukuni储能项目已投运 [2] - 欧洲低碳转型市场及东南亚光储微电网业务持续拓展 [2]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5:36
投资计划概述 - 公司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望来充投资建设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不超过54,150万元人民币[3][5][6] - 项目将在云南 重庆等地建设近100座电动重卡超充站 服务于新能源重卡充电市场[5][10] -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项目贷款 主要用于土建工程 场地租赁 电网接入扩容及充电设备投入[11][25] 项目建设规划 - 单个站点建设周期预计为获得土地使用权后3-6个月内完成 多个站点将同步建设[12] - 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望来充及其控制企业具体实施 公司将通过设立或投资子公司负责各地站点运营[9] - 项目已通过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及董事会会议审议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6][8] 战略意义与政策环境 - 项目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符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支持方向[5][13] - 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从区域物流拓展至跨区域物流 充电需求持续增长[14][15] - 项目有助于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18] 市场前景分析 - 新能源重卡销量持续增长 活跃在钢铁 港口 矿山等短倒运输领域[15] - 超充技术发展使充电效率大幅提升 在干线物流等场景兼具建设成本和补能效率优势[22] - 交通运输部明确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配送 港口集疏运等场景应用 并鼓励路权开放[14] 公司财务基础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25.26亿元增长至33.52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15.20%[16] - 资产规模从35.07亿元增长至65.32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36.48%[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货币资金余额12.33亿元 可使用融资授信总额52.08亿元[16][26] 技术发展态势 - 超充技术持续向高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充电时间持续减少[14][27] - 快充技术突破有效扭转新能源重卡不适用跨区域物流的局面[14] - 公司计划持续更新升级设备及技术路线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7] 项目实施保障 - 公司将与国内标杆物流企业深入合作 优先布局物流需求量较大的高频场景[10][24] - 项目建设前期将对电网接入容量 审批周期等进行充分调查测算[23] - 公司计划引入当地管理人员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情况[20][23]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 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及超充项目议案[36][43]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3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董事长 总经理等高管将出席交流[32][34]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已获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37][48]
超充电池加速装车,超充车桩供需错配缩短
高工锂电· 2025-08-24 19:06
超充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全国主要"超充之城"建设提速,北京、深圳、重庆等城市超充站建设进度已过半[2] - 超充桩新增比例超25%,深圳已建成1057座超充站(全年目标2000座),重庆接入超充站1468座(全年目标2000座),北京建成517座(全年目标1000座)[2][5] - 特来电建成1700余座液冷超充站,部署5700余台液冷终端,单枪功率覆盖400kW至600kW;星星充电计划在126个城市推广1万座液冷站[5] 车端超充技术渗透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在售车款约430款,800V高压架构车型约70款,占比仅16%[2] - 800V高压平台主要面向20万以上中高端车型,价格成为普及掣肘[3] - 零跑推出12.98万元支持800V快充车型,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推动800V车型向15-20万价格段渗透[8] 超充供需矛盾与解决方案 - 800V车型与超充站存在供需差距,高速服务区等长途补能场景需求强烈但建设进度慢,社区商圈场景利用率低[3] - 超充站单桩成本15-40万元,单站建设成本150-500万元,回本周期6-8年,远超普通快充桩成本(仅为超充桩10%-20%)[5] - 各地政府通过政策指导、专项补贴、专项债等方式鼓励建设,并配套光伏储能解决电网冲击问题[5] 车企超充网络布局 - 比亚迪兆瓦闪充站、极氪1.2MW全液冷超充站、特斯拉V4超充站等自建超充网络加速落地[6] - 小鹏计划2025年建设3000座超快充站,极氪计划2026年建成2000座极充站和1万根极充桩[7] - 车企协同建桩减轻资金压力和技术适配难题,加速超充网络建设[9] 电池企业超充技术突破 - 超充电池核心目标为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对应动力电池倍率性能需达4C以上[11] - 正极材料纳米化与包覆、负极改性、超高导电解液等关键技术优化锂离子通道[11] -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已配套岚图、极狐、奇瑞等多个品牌;蜂巢能源加速6C短刀快充电池量产[12][13] - 清陶能源氧化物半固态电池支持900V超充;丰田与松下计划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13] 超充技术发展前景 - 超充电池与800V高压平台凭借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下降,上车速度将追平超充桩建设进度[4][13] - 超充桩建设在政策标准、液冷技术普及和电网协同创新推动下,将进入高密度覆盖阶段[13]
超充加速落地 无差别补能渐行渐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12:31
新能源汽车补能需求升级 - 充电补能体验成为影响用户出行的关键因素 用户对快速补能需求迫切 [2] - 大功率超充技术正从行业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 成为企业竞逐焦点并被纳入国家政策规划 [2]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上半年销量562.2万辆 全年销量有望超1600万辆 [3] - 同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达1610万个(枪数) 同比增长55.6% 换电站达4856座 [3] 大功率充电政策推动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指单枪功率250kW以上设施 [3] - 政策被企业视为优化充电网络布局的关键举措 与超快充路线高度契合 [4] 企业超充布局进展 - 浩瀚能源2021年推出360kW V1极充桩 2025年4月发布1.3MW V4极充兆瓦桩 计划2026年底建成1万根800V超快充桩 [4]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3000座 蔚来建成超充站2926座及超充桩13555根 特斯拉V4超充桩投入中国市场 [5] - 浩瀚能源已与近50家运营商合作 充电桩达141万根 覆盖全国337个城市 [8] 技术迭代与行业合作 - 动力电池加速迭代和800V高压平台普及推动超充技术升级 兆瓦超充成为竞争高地 [5] - 华为与商用车企业组建超充联盟2.0 预计2025年有55款兆瓦超充车型面世 [6] - 蔚来与10余家汽车品牌达成补能合作 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约132.6万根 岚图奔驰宝马等企业开放充电网络 [7] 城市超充建设规划 - 广州建设超充之都 海南打造超充之岛 深圳启动超充之城2.0 北京计划年底建成1000座超充站 [6] 充电设施开放共享 - 政策要求车企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原则上无差别开放 需逐步测试兼容性协议匹配问题 [7] - 企业认为超快充不应是少数品牌专属 需实现所有用户高效补能和平权体验 [8] 超充设施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公共直流充电桩中240kW以上大功率桩占比仅8.5% 120kW及以下占比近7成 [8] - 超充桩面临初始投资成本高 土地资源稀缺 电力供应压力 通信协议不统一 运营商盈利困难等挑战 [9] - 需优化土地电网等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从数量增长向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转变 [9]
晚报 | 8月14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13 22:39
机器人 - 2025年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参与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节点 人工智能和精密制造等技术突破推动工业服务家庭等多元场景需求激活 [1] - 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动伺服电机减速器AI算法等核心环节需求释放 具备技术储备与量产能力的产业链企业率先受益 [1] 低轨卫星 - 中国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88次飞行 [2] - GW星座发射频率从01-05组的一到两个月间隔缩短至05-07组的3-5天间隔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表明进入快速组网期 [2] - 星网新领导层到位后发射及招标进度大幅提速 加速迈入百箭千星时代 [2] AI医药 - 浙江省10部门印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提出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和全自主AI研发框架 [3] - 开发覆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药械研发等行业治理的专病专科模型和医疗智能体 [3] - 人工智能+驱动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 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加速商业化价值兑现 [4] 细胞治疗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通过名单 CAR-T疗法成为焦点 7家已上市产品中5款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3款同步冲刺基本医保 [4] - 商保创新药目录覆盖罕见病用药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及高端肿瘤免疫疗法 面向尚无法纳入医保目录但具有较高创新程度和临床价值的药物 [5] - 商保创新药目录路径让高价值创新药更早进入支付体系 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同时为企业商业化提供市场培育空间 [5] 充电桩 - 华为数字能源通过兆瓦超充端到端解决方案构建高质量兆瓦超充网络 8月22日在四川举办峰会分享创新解决方案与实践并发布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 [5] - 中国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超充设施提升充电网络覆盖率和效率促进电动汽车普及 [6] - 超充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与生态协同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6] 新能源汽车 -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 同比增长27.4% [15]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 [7] 宏观行业 - 三部门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加强医疗广告监管 [9] - 央行数据显示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 [9] - 福建福州发布16条新政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9] - IEA称全球石油市场明年将面临创纪录的供应过剩 [9] - 今年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9]
突破6C超充技术 “闪电速度”驱动锂电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 2025-07-29 11:04
锂电池行业发展 - 锂电池产业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 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 [1] - 2024年山东省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增速超过20% [1] - 山东省锂电池产业势头强劲 正负极材料 电解液等产能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产品从1C迭代至6C 充放电电流达额定电流6倍 10分钟可充至额定电量 [1][2] - 采用叠片工艺替代卷绕式工艺 降低内阻 增大充电电流 缩短充电时间 [2] - 研发团队攻克毫米级精度偏差 通过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和AI算法双重保障产品质量 [3] 公司生产与质量管控 - 导入X-RAY和在线CT技术 对半成品 成品进行100%无损检测 [3] - 实施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面质量管控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公司市场与合作 - 公司已成为理想汽车 东风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3] - 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 未来将持续拓展锂电产品 [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枣庄市出台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 [3] - 建成锂电新能源领域创新平台180余个 为57家锂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3] - 公司成功入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 [4]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将超快充电池从6C提升至10C甚至12C [4] - 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为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贡献力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