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氮灭火抑爆的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首次应用无氟环保灭火材料!这项储能安全技术成果应用规模已超1GWh
新型储能安全技术突破 - 项目构建了覆盖储能系统设计、性能评价、监测预警、火灾防控的全周期安全防控技术体系,相当于为新型储能提供"金钟罩"防护 [2] - 由南网储能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机构共同完成技术攻关 [2] 全尺寸火灾试验平台 - 建成我国首个兆瓦级全尺寸电池系统火灾模拟试验共享平台,包含近500立方米燃烧腔室和大型量热系统 [3] - 平台支持锂电池、钠电池等新型储能材料的火灾试验,累计完成800余次测试 [4] - 基于试验数据优化了扰流柱结构液冷板、玻璃纤维气凝胶等阻热材料设计 [4] 智能监测系统 - 建立"电热力声气光"六维度征兆集,涵盖108条电池故障征兆特征 [5] - 建成吉瓦时级安全监测平台,整合470多万测点数据,运用1800万算法实现秒级分析,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7.6% [5] - 当前监测8座储能站,2025年将扩展至85座(占全国总量2%) [6] 液氮灭火技术革新 - 全球首次在储能领域应用无氟液氮灭火技术,扑灭初期火灾时间缩短至5秒内(效率提升2倍) [7] - 开发"液氮-二氧化碳-水喷淋"联合处置体系,攻克共线传输抗冰堵技术,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0% [8] - 技术已在华东、华南等多地电源侧/电网侧示范应用 [8] 产业化应用成果 - 项目形成覆盖单体/系统/电站层级的成套安全技术,示范规模超1000兆瓦时(相当于5座大型储能电站) [8] - 成果包括关键技术装备、支撑平台及标杆工程,同步培养储能安全专业人才 [8]
人民日报 | 新增装机连续3年全球第一,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文 | 人民日报 丁怡婷 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的飞轮储能系统,功能灵活的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可提前超15分钟预报燃爆等事故的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在日前 举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不少企业亮出"看家"产品。 会上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达到43.7吉瓦/109.8吉瓦时,占全球新 增装机的约六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占比超56%。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超过75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占据装机主 导的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重力储能、飞轮等非锂储能技术实现应用突破,技术多元化应用趋势凸显。 在展览会上,远景储能展出了8兆瓦时储能系统新品,内部由3300多颗电芯组成。"由于单颗电芯容量提升,相比市场主流的5兆瓦时储能系统, 电芯数量减少超过30%,容量提升约6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可降低约40%。"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介绍。 2024年,南网储能公司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