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潜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拥有各级专业救援队伍2.5万余人 实现专业救援领域全覆盖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8:12
重庆拥有各级专业救援队伍2.5万余人 实现专业救援领域全覆盖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在发展上重庆注重"差异化",成体系建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市级队伍重在专业 攻坚,组建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和航空应急救援总队,常态化前置驻防渝东北、渝东南、渝西片 区;组建危化、矿山、隧道等8个行业13支市级专业队伍。区县队伍重在常态应对,各区县均组建了专 业救援支队,平时负责巡护巡查,灾前下沉驻防、临灾统一调度遂行各类救援任务。乡镇队伍重在先期 处置,全市1031个乡镇均组建专兼职救援队伍,负责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将平均应急响应时间由30分 钟缩短至10分钟。 在救援能力上重庆形成了"立体化",实现水、陆、空立体作战。在水域救援方面,入列"中国应急·重庆 号"救援船及深潜装备,实现潜水救援深度由45米提升至90米,水上打捞吨位由300吨提升至800吨,基 本满足长江上游地区水域救 ...
深海科技|石华海月揽蛟龙,万亿深海孕生机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5 08:14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深海科技在2025年"两会"中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预计后续地方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1][2]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为深海科技产业化提供数据支撑[2][5] - 中央财政设立500亿元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支持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及资源开发[5] - 上海、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在规划中明确聚焦深海科技,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5][6] 技术路径与核心领域 - 深海科技发展聚焦"三深":深潜(载人/无人潜水器)、深网(海底观测系统)、深钻(科学钻探),中国已步入世界前列[7] - 高性能万米级潜水器成为多国发展重点,全球累计大洋深水钻井超4000口,取芯40多万米[7] - 深海装备需适配高压、高腐蚀环境,钛合金(抗拉强度1000MPa)和碳纤维复材(比强度1200)为关键材料[13][14] - 水下通信以声学通信(UAC)为主流,未来将向多模态融合(光通信UWOC、电磁波通信UWEC等)演进[13][19]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优先受益,包括钛材、碳纤维复材、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270Wh/kg)及电机装备[13][14][16] - 中游装备领域重点关注深海潜航器、机器人、海工装备等,下游运营服务聚焦信息采集、传输与分析[24][25] - 区域布局上,山东发展深海采矿船与空间站,江苏太湖实验室攻关深潜/深网/深探技术,海南三亚深海科技城推动科考与资源勘探[6] 区域发展重点 - 北部地区:辽宁发展深海智能网箱与可燃冰开采,山东推进深海采矿船与基因库建设[6] - 东部地区:上海依托深海重载作业平台研发高端装备,江苏太湖实验室突破隐蔽导航等关键技术[6] - 南部地区:广东构建"一核两极三带"海洋经济布局,海南打造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