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

搜索文档
远大医药(00512) - 自愿性公告: 本集团治疗乾眼症的全球首创鼻喷產品 OC-01 正式获批后...
2025-07-17 18: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治疗干眼症鼻喷产品OC - 01在中国大陆首批商业化处方落地[3] - 治疗蠕形螨睑缘炎药物GPN01768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并在澳门获批[6] - 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6] - 治疗翼状胬肉新药GPN00153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全部患者入组[6] - 延缓儿童近视进展药物GPN00884完成中国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给药[6] 市场数据 - 中国干眼症发病率约21% - 30%,患者约3.6亿人[5] - 干眼症患者占眼科就诊人数超30%,预计未来升至40%[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采用“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8] 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7月17日,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董[11]
远大医药(00512) - 自愿性公告: 本集团全球创新眼科药物 CBT-001 国际多中心 III...
2025-06-04 17: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全球创新眼科药物CBT - 001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660例患者入组[3] - 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OC - 01)2024年11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7] - 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于2024年11月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并达终点[7] - 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1768于2024年12月递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2025年5月在澳门获批[7] - 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84于2024年6月完成中国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给药[7]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三年多款创新产品有望获批上市[6]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构建创新药物产品体系,储备多款全球创新产品[6] - 公司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7]
远大医药全球创新的治疗蠕形螨睑缘炎产品获中国澳门药监局批准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5-25 18:16
产品获批与市场潜力 - 远大医药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1768(TP-03)获得中国澳门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 [1] - GPN01768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产品,2024年在美国收入达1.8亿美元,售出16.3万瓶,2025年一季度收入7830万美元,环比增长18% [2] - 公司于2024年3月与Tarsus达成战略合作,获得GPN01768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并于2024年12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2] 产品机制与临床需求 - GPN01768通过选择性抑制蠕形螨体内的GABA-Cl通道,使虫体麻痹和死亡,具有高度亲脂性,可促进在睫毛毛囊油脂中的吸收 [2] - 中国有超过4000万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目前无针对性药物上市,GPN01768有望填补临床空白 [3] - 蠕形螨也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中国有超过7000万患者,GPN01768在美国的II期临床研究显示阳性结果 [3] 眼科领域战略布局 - 公司将眼科领域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构建了"专业化、全系列、多品种"的创新药物产品体系,储备多款全球创新产品 [4] - 治疗干眼症的OC-01鼻喷雾剂已在粤港澳大湾区销售,即将在中国大陆上市 [5] - 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国内III期临床,GPN00153(CBT-001)完成中国II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GPN00884完成中国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5] 研发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采用"全球化运营布局,双循环经营发展"策略,加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6] - 已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和连锁药店合作,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5] - 未来将加快推进研发管线布局,丰富眼科细分领域创新产品储备 [5]
远大医药(00512) - 自愿性公告: 本集团全球创新的治疗蠕形蟎瞼缘炎產品获中国澳门药监局批准上...
2025-05-25 18:03
业绩总结 - GPN01768于2024年在美国收入约1.8亿美元,售出约16.3万瓶[4] - 2025年一季度GPN01768收入约7830万美元,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18%[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治疗蠕形螨睑缘炎药物GPN01768获澳门药监局批准上市[3] - 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近期将在大陆上市[7] - 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7] - 创新改良型新药GPN00153今年6月将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给药[7] - 延缓儿童近视进展药物GPN00884完成中国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给药[7] 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多款创新产品有望获批上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