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药通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赋能新药研发、临床诊疗 AI如何改写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7:47
医疗健康行业转型背景 - 行业面临关键转型期,政策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但传统新药研发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困境 [1] - 公众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提升,但城乡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有待增强 [1] AI赋能新药研发 - AI技术可快速整合基因组、蛋白质组等多维数据,精准找到疾病相关靶点,将原本需三年的靶点筛选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3] - 在临床试验阶段,AI能优化受试者招募方案并预判试验风险,提高成功率,已有企业通过AI赋能研发全链路关键环节,显著降低研发成本 [3] - 全球十大制药巨头均布局AI,默沙东、辉瑞、礼来、BMS等头部药企已进行数百亿美元投资,近5年内全球AI药物研发相关交易总额超过500亿美元 [4] - 新药研发成本大幅提高,一款新药成功上市的平均成本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4亿美元 [3] - 近期重大交易案例包括礼来与Superluminal的13亿美元交易,以及诺华与MonteRosa Therapeutics潜在总值57亿美元的许可合作协议 [2][4] AI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 AI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如影禾医脉与阿里云发布医学影像大模型智算一体机,赋能医院快速构建本地化AI能力 [2] - 华康中健发布灵药通智能体,实现市场推广、药品流通及对医服务环节的高度智能化,未来将向真实世界研究等领域延伸 [2] - AI可打造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快速精准判断病情,赋能患者全周期管理,并促进临床病例与科研衔接 [7] - 医药行业数字化投入经历从套装软件到云服务再到AI智能体的演进路径,目前进入AI智能体时代以实现数据高度集成和智能化 [7] AI医疗市场前景 - 世界经济论坛预计2024-2032年AI医疗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8万亿元,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合计占比超50% [5] - 头豹研究院预计2025-2028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将从12.1亿元增至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3% [5] AI医疗政策支持与监管进展 - 政策层面聚焦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双路径,鼓励医企合作加速AI辅助诊断等系统研发,并支持基层医疗场景的AI工具普及 [7] - 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首次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纳入立项指南,支付逻辑从新增收费项转变为为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8] - AI医疗已进入持证上岗阶段,美国FDA在2023年批准223个AI医疗设备,中国NMPA在2018至2024年共批准379款国产AI医疗装备产品上市 [8] AI医疗发展的驱动因素 - AI+医疗是应对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慢性病成为主要健康威胁、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三大社会结构性挑战的必然选择 [6] - 梅花创投认为AI已从锦上添花变为雪中添炭,是维持医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6]
赋能新药研发、临床诊疗,AI如何改写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7:42
行业转型背景与挑战 - 医疗健康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政策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但传统新药研发面临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困境 [1] - 公众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提升,但城乡区域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有待增强 [1] AI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 AI技术正改变传统药品研发模式,例如礼来推出自研AI平台TuneLab,诺华与MonteRosa Therapeutics签署潜在总值达57亿美元的许可合作协议 [2] - 新药研发存在“双十定律”,即需超过10年时间、10亿美元成本,而德勤报告显示新药上市平均成本已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4亿美元 [2][3] - AI可快速整合基因组、蛋白质组等多维数据精准找到疾病相关靶点,将原本需三年的流程缩短一半以上,并能优化受试者招募方案,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 [3] - 全球十大制药巨头均布局AI,据医药魔方统计,近5年全球AIDD相关交易总额超过500亿美元,例如礼来与Superluminal签署价值13亿美元的交易 [4] AI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与市场前景 - AI应用于医疗服务,例如影禾医脉联合阿里云发布医学影像大模型智算一体机,华康中健发布灵药通智能体赋能市场推广、药品流通等环节 [2] - 世界经济论坛预计2024-2032年AI医疗市场年增速达43%,市场规模有望达3.58万亿元,其中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合计占比超50% [5] - 头豹研究院预计2025-2028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从12.1亿元增至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3% [5] 政策支持与行业落地进展 - 政策层面聚焦“技术创新+场景落地”双路径,鼓励医企合作加速AI辅助诊断研发,并支持基层医疗场景的AI工具普及 [6] - AI医疗已“持证上岗”,美国FDA在2023年批准223个AI医疗设备,中国NMPA在2018至2024年共批准379款国产AI医疗装备产品上市 [7] - 国家医保局在2024年底首次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纳入立项指南,支付逻辑从“新增收费项”转变为“为医院提质、控费、增效” [7] AI应用的挑战 - AI应用于医药研发及临床一线存在困境,核心难点在于缺乏高质量、标准化的标注数据集,并受数据安全合规、政策监管标准、伦理边界等外部约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