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馃子

搜索文档
“摇篮”之姿造就城市起源 记忆传承彰显文化魅力
央广网· 2025-05-30 21:51
文化历史与文旅融合 - 红桥区作为天津城市、商业、民族工业、近代教育的发祥地,拥有"津卫摇篮"的美誉,其历史可追溯至宋金时期的漕运枢纽直沽寨 [2] - 三岔河口是天津的地理与文化核心,元代"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盛景使其成为南粮北运咽喉,明代朱棣赐名"天津"的渡河事件更奠定城市基因 [2] - 红桥区以大运河为线串联天津之眼、曾公祠等节点,推进三岔河口综合景区建设,曾公祠将转型为"国学文化院落"融合非遗工坊、沉浸式家书展与文创市集 [3] - 区域内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结合漕运文化、工业文明、时尚潮流与民俗体验,打造持续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 [3] 饮食文化与商业发展 - 西北角特色街区是天津美食文化宝藏地,318户商家中有254户(占比80%)涉及食品制作,涵盖20余种津味早点及30余种小吃,拥有4家"津门老字号"、2个市级和8个区级非遗项目 [6] - 街区日均游客1-2万人次,节假日达8-10万人次,通过基础设施改造、1700平方米墙体彩绘及休闲座椅增设提升体验 [6] - 推出IP形象"榴榴",融合铃铛阁记忆、石榴籽团结意象与小吃元素,谐音"溜溜"(溜达)和"留留"(留客),强化文化吸引力 [6] 教育资源与历史传承 - 红桥区是天津近代教育发源地,铃铛阁中学前身天津普通中学堂为天津最早官立中学堂,培养出于方舟等革命先驱 [7][9] - 区域内拥有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全国第一所幼儿园及天津市第一所官立小学,教育基因与城市发展同频 [9] - 计划实施"一二一"工作举措,优化教育资源,建设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东校区和天津市实验小学红桥学校,并扩大新华中学和苑学校高中部招生范围 [9]
地方美食如何香飘四海(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地方美食标准化趋势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就黑蒜、鸡糕、糯米藕3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 - 近年来南京鸭血粉丝汤、柳州螺蛳粉、新疆大盘鸡、广式虾饺等地方美食纷纷制定标准 [1] - 全国小吃快餐总门店数已超360万家,但连锁化率不高影响消费者体验 [1] 标准化对行业的意义 - 解决供给侧问题:规范商家素质、食品安全和环境,满足高品质饮食需求 [1] - 适应需求侧增长:地方美食借助文旅热提升知名度,市场需求扩大 [1] - 传统口传心授模式依赖个人技艺,标准化可使品质可控、经营规范 [2] 标准化成功案例 - 柳州螺蛳粉通过标准化、工业化改造实现年产值数百亿元 [2] - 沙县小吃通过标准化辐射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 [2] - 标准化为地方美食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2] 标准制定的原则 - 追求"味道标准"而非"标准味道",避免难吃下限但不限制好吃上限 [3] - 天津煎饼馃子标准规定面粉等基础原料,但保留秘料等发挥空间 [3] - 商务部等9部门鼓励制定地方菜系技术标准,需科学合理导向 [3] 标准实施的关键 - 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商家需自律维护地方美食品牌 [4] - 需在传统和标准间找到平衡点,促进地方美食长远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