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邮轮魔都号

搜索文档
全球邮轮业强劲复苏,三巨头集体驶入盈利快车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6:52
公司业绩表现 - 皇家加勒比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达45亿美元,净利润为12亿美元,载客率为110% [1] - 嘉年华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63亿美元,净利润达5.65亿美元,净收益率同比提升6.4%,超预期200个基点 [2] - 挪威邮轮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5.2亿美元,净利润为0.3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51美元 [1][2] - 皇家加勒比第一季度总营收40亿美元,净利润7亿美元,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71% [2] - 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营收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5亿美元和17亿美元,净利润分别增长1.14亿美元和7.3亿美元 [3] 行业复苏态势 - 全球邮轮行业呈现V型复苏态势,巨头业绩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1][2] - 2024年全球邮轮游客达3413万人次,行业收益超300亿美元 [3] - 2025年全球邮轮游客预计达3770万人次,2027年将增长至4000万人次 [3] - 全球邮轮客运量预计突破3710万人次,市场规模将达443.9亿美元 [4] 区域市场发展 - 美国邮轮市场到2028年规模有望突破170亿美元,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 [3] - 欧洲邮轮业未来5年保持年均近1%增速 [3] - 亚太地区邮轮业年均增速预期达19.6%,成为全球发展核心动力 [3] - 中国邮轮市场年增速达45%,成为核心增长极 [4]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实施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一周年,国际邮轮公司纷纷布局中国市场 [4]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暑期预计接待50艘次邮轮、超10万人次旅客,7月前22天查验出入境人员3.5万人次同比增长17% [5] - MSC荣耀号回归上海母港开启13条暑期航次,驶往日韩免签热门地 [5] - 爱达邮轮以《哪吒闹海》打造沉浸式体验,蓝梦邮轮融入郑和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皇家加勒比推出海陆联动亲子活动 [5] 需求驱动因素 - 家庭亲子客群成为核心需求推动力,邮轮公司通过创新航线和体验项目刺激消费 [6] - 船票价格上涨及船上消费增加推动利润增长 [2] - 邮轮旅行吸引各年龄段乘客,行业步入重启繁荣新阶段 [3]
最近,皇家加勒比游轮被骂惨背后
虎嗅· 2025-07-15 10:09
事件概述 - 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光谱号因天气原因临时将7月4日上海至日本航线的停靠港从冲绳改为长崎,且仅提前一天通知[2][3] - 乘客因提前预订冲绳不可退款的包车、餐厅、门票等造成损失,但公司未提供差价补偿或消费券等补救措施[4][11][12] - 事件引发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大规模差评,并扩散至财经媒体[5][12] 行业对比分析 - MSC地中海邮轮去年因台风改港时提供每人几百元船上消费金,爱达邮轮也有类似补偿操作[13][14] - 皇家加勒比坚持按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免责,但未考虑中国市场对服务补偿的预期差异[16][18][37] - 同行案例显示适度补偿可缓解危机,而皇家加勒比此次处理可能损失品牌口碑[19][21] 公司战略变化 - 疫情前亚洲区主席刘淄楠主导时期采取柔性政策,如退差价或发放抵用券以维护客户关系[27][28] - 疫情后中国区总裁博杰明推行直销比例提升至60%的目标,导致代理渠道边缘化和服务决策扁平化[32][33][36] - 管理层更迭后公司更强调全球统一政策,忽视中国消费者对高价邮轮体验的高期待[36][40][41] 市场环境差异 - 美国邮轮市场成熟,消费者接受"不可抗力"条款;中国市场处于培育期,乘客对服务中断容忍度低[38][39][40] - 公司早期通过"亚洲最大最豪华"营销抬高期待,但大船运营复杂度导致服务一致性难以保障[42][45][46] - 当前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皇家加勒比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主导,但服务质量下滑可能削弱长期竞争力[59][63] 产品服务问题 - 乘客反映餐饮质量下降(如刺身解冻味、牛奶兑水)、服务响应慢(主餐厅等菜40分钟)[53] - 船上附加服务定价不合理(电影收费十几美元/部),与国内消费习惯脱节[53] - 票价波动剧烈(旺季三口之家3-4万元 vs 淡季五六千元),但服务品质与价格不匹配[5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