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政策红利与临床刚需驱动的蓝海市场,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02 2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配制的食品,在治疗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表现卓越,是营养健康领域新兴分支 随着政策规范化、获批产品增加、国产化优势凸显和入局企业多样化,虽当前市场认知不足、体量小,但未来产品数量与多样性增加、政策支持加强、临床营养诊疗完善和销售渠道拓展将驱动市场快速扩容[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医食品概述 -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配制的食品,须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能提升患者治疗和康复水平,是多种疾病治疗策略重要组成部分,适用范围覆盖全年龄段[3][4] - 适用于0 - 12月龄婴儿的特医食品有多种配方类型;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有全营养、特定全营养和部分营养需求配方食品[7][8] 行业发展历程 - 国际上,特医食品自20世纪中叶起从药品向食品转型,21世纪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从初步应用到规范化管理,经历了起步、启动、高速发展和法律监管升级等阶段[13][15][1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生产到销售终端,上下游紧密相连 中游已注册产品中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为主,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少;院外销售面临挑战,线上销售有潜力但需规范[20][21][22]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多样,氨基酸是重要原料,价格水平稳定;中游生产制造企业众多,获批产品数量呈上升趋势;下游院内市场营养补充渗透率低,治疗效果不显著[23][25][27] 行业规模 - 历史上,市场认知不足和标准缺失导致市场渗透率低,整体体量小;未来,产品数量与多样性增加、临床营养诊疗完善、销售渠道拓展将驱动市场快速扩容[32][33]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从注册审评、临床试验、广告审查等方面规范和指导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加速产品注册进程,降低企业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和患者权益[37][39] 竞争格局 - 国产企业和产品数量超进口产品,但境内企业产品单一;历史上中资企业产品差异化小竞争激烈;未来企业差异化布局有望提高竞争力[40][41][42]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举了贝因美、辰欣药业、人福医药等上市公司的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47][48] 企业分析 - 冬泽特医打造学术服务团队,生产基地规模大,承办行业高峰论坛;君悦营养专注医学营养,有专业研发中心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麦孚营养是国际化特医食品企业,拥有多品牌系列和技术优势[50][53][57]
国产特医食品首单IPO在望?圣桐特医的红利与焦虑
华尔街见闻· 2025-06-07 14:47
在中国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领域,有望诞生第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简称"圣桐特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圣桐特医由奶粉企业圣元的特医食品事业部脱胎而来。 作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奶粉企业,圣元的昔日市场地位不容小觑,早在二十年前就关注到婴幼儿特医 食品的机遇,成为国内最早布局的企业之一。 先发优势奠定了头部地位。 2024年,圣桐特医6.3%的市占率在中国市场中排名第四,成为前五名中唯一的国产品牌。 2025年初,公司针对婴儿罕见病的两款特医食品获批,实现了国产品牌的零突破。 但伴随越来越多的注册配方获批,行业的竞争正趋向激烈。 在仍属"小众"的特医食品行业,圣桐特医如何保持竞争力,或许会成为一个挑战。 本土特医龙头 背靠圣元奶粉的圣桐特医,优势更多显现在特医婴配粉领域。 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启了特医食 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时代。 三年后的2019年,行业配方迎来密集获批,圣元国际随之分拆旗下特医食品部,形成了如今的圣桐特 医。 特医食品入局门槛较高,注册申报周期通常达1-3年,对企业的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肝病、胃肠道吸收障碍特医食品临床研究指南
快讯· 2025-05-26 20:10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肝病》《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胃肠道吸收障碍》两项技术指导文件,旨在指导企业和临床试验机构规范相应 类别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临床试验过程,保证数据及结果的科学、真实、可靠,提高注册审评审批效 率,保护受试者、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并保障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临床有效性。(市说新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