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营养配方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老年营养食品怎么选?专家:“养老”需从备老开始
贝壳财经· 2025-10-27 15:53
人口结构与市场基础 -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21.1%,50岁至59岁人口占比16.6% [1] - 预计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比将超过10%,老龄化趋势明确推动银发群体营养需求增长 [1] - 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营养产品市场已形成,主要包括冲调类产品、营养补充剂、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1] 备老阶段(45-64岁)营养需求与市场机会 - 备老人群定义为45岁至64岁群体,是糖尿病高发和男性肥胖患病率达峰的年龄段,存在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慢性病的巨大需求 [2] - 该人群乳制品与大豆制品摄入极低,城市人群蔬菜、水果、乳制品摄入量显著高于农村,存在明显的城乡市场差异和营养失衡风险 [3] - 针对备老人群的营养建议包括男性每日摄入65克蛋白质、女性55克,优先选择乳清蛋白,并建议每日摄入800毫克钙和维生素D,为相关基础营养品市场提供明确指引 [3] 一般老年(65-79岁)与高龄老年(80岁以上)营养挑战 - 65岁至79岁老年人面临碳水及脂肪供能偏高、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维生素缺乏更为突出,需强化膳食或补充干预 [4] - 80岁以上高龄老人营养不均衡问题突出,蔬菜(269.4克/天)、水果(38.1克/天)、奶制品(9.4克/天)摄入量显著低于推荐值,水产品达标率仅2.8%,且低收入群体及农村地区问题更严重 [4] - 高龄老人面临“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双重挑战及多重营养素联合缺乏危机,对强化膳食补充与干预产品有迫切需求 [5] 老年营养食品市场细分与监管框架 - 中国老年营养食品市场主要分为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常见产品包括蛋白粉、钙补充剂、维生素、鱼油、中式滋补品、谷物冲调粉等 [6]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制度,产品需标注“国食注字 TY”注册号,并符合GB 29922国家标准,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7][8] - 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需取得注册或备案,并有“蓝帽子”标志,目前允许声称24种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骨密度等 [8] 产品选择与消费行为指引 - 行业指引强调均衡饮食是基础,营养补充剂是“替补”,若饮食均衡则无需额外补充,若不均衡则需精准“查漏补缺” [8] - 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时应仔细阅读成分表,关注核心成分种类、关键营养素含量及其占每日参考值的比例,并明确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9] - 建议消费者长期或高剂量服用营养补充剂前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凸显了专业指导在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 [9]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政策红利与临床刚需驱动的蓝海市场,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02 2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配制的食品,在治疗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表现卓越,是营养健康领域新兴分支 随着政策规范化、获批产品增加、国产化优势凸显和入局企业多样化,虽当前市场认知不足、体量小,但未来产品数量与多样性增加、政策支持加强、临床营养诊疗完善和销售渠道拓展将驱动市场快速扩容[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医食品概述 -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特定人群营养需求配制的食品,须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能提升患者治疗和康复水平,是多种疾病治疗策略重要组成部分,适用范围覆盖全年龄段[3][4] - 适用于0 - 12月龄婴儿的特医食品有多种配方类型;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有全营养、特定全营养和部分营养需求配方食品[7][8] 行业发展历程 - 国际上,特医食品自20世纪中叶起从药品向食品转型,21世纪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从初步应用到规范化管理,经历了起步、启动、高速发展和法律监管升级等阶段[13][15][1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生产到销售终端,上下游紧密相连 中游已注册产品中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为主,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少;院外销售面临挑战,线上销售有潜力但需规范[20][21][22]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多样,氨基酸是重要原料,价格水平稳定;中游生产制造企业众多,获批产品数量呈上升趋势;下游院内市场营养补充渗透率低,治疗效果不显著[23][25][27] 行业规模 - 历史上,市场认知不足和标准缺失导致市场渗透率低,整体体量小;未来,产品数量与多样性增加、临床营养诊疗完善、销售渠道拓展将驱动市场快速扩容[32][33]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从注册审评、临床试验、广告审查等方面规范和指导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加速产品注册进程,降低企业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和患者权益[37][39] 竞争格局 - 国产企业和产品数量超进口产品,但境内企业产品单一;历史上中资企业产品差异化小竞争激烈;未来企业差异化布局有望提高竞争力[40][41][42]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举了贝因美、辰欣药业、人福医药等上市公司的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47][48] 企业分析 - 冬泽特医打造学术服务团队,生产基地规模大,承办行业高峰论坛;君悦营养专注医学营养,有专业研发中心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麦孚营养是国际化特医食品企业,拥有多品牌系列和技术优势[5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