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搜索文档
国开行河南分行发放2025年度首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贷款发放情况 - 2025年度首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金额为97.44亿元,惠及学生66.35万人次 [1] - 首批贷款发放时间比往年提前近2个月 [1] - 预计2025年全年可实现助学贷款发放200亿元,同比增长36.98% [1] - 2025年高效受理助学贷款申请12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7.14% [1] - 自2004年以来累计向全省817.87万人次发放助学贷款734.84亿元 [1] 业务运营与服务优化 - 公司作为全省唯一承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优化服务 [1] - 服务优化措施包括简化申贷材料、远程续贷以及上线“国家助学贷款”APP [1]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国家助学工作机制和覆盖全省高校、乡镇的服务网络体系 [1] 未来计划与活动 - 公司计划联合教育部门加快贷款审批,预计10月下旬完成第二批发放,11月中旬完成剩余贷款发放 [2] - 公司联合省教育厅连续19年开展“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连续12年举办“助学·励志”专场招聘会 [1]
用助学贷款接力爱
金融时报· 2025-09-25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项目 为包括受灾地区学生在内的广大学子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 确保其顺利入学 并通过服务优化和精准投放持续提升政策效能 [1][2][5][6][7] 贷款发放规模与时效 - 2025年首批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金额为5.16亿元 惠及4.64万名学生 覆盖56个县(市、区)发放时间较往年提前近两个月 [1] - 在首批贷款发放前 已为榆中县受灾严重乡镇的5105名学子受理贷款6985万元 [2] - 2025年以来 累计为39.43万名学生办理贷款48.15亿元 预计全年贷款发放金额将超48亿元 [6][7] 针对灾害的应急服务措施 - 在榆中县山洪泥石流灾害后 第一时间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 专员赴学生资助中心现场办公 [2] - 对于交通中断的偏远家庭 通过"国家助学贷款APP"实现在线办理 大幅提前助学放款时间 [2] 政策宣传与服务优化 - 早在今年7月发布贷款受理公告并召开全省启动暨培训会 确保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受惠学子和家庭 [5] - 首次实行"分批发放"机制 通过合同审核与受理同步推进 协调高校加速回执录入等优化措施提升业务效率 [6] 项目历史与社会影响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在甘肃已开展十九年 累计投放贷款超282亿元 助力411万学子圆梦 实现全省14个市州 86个县区的100%覆盖 [7] - 自2022年以来 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和免息政策 累计为217万名受助学生减免利息3.3亿元 [7] - 曾受资助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返乡担任助学贷款志愿者 宣讲政策 协助办理业务 形成善的循环 [7]
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本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闫伊乔)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日前发布2025年第3号预警:警惕"助 学贷款办理"骗局。 (责编:赵欣悦、袁勃) 预警提示,近日,正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现,有不法分 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微信群中,假冒工作人员添加群内学生为好友,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为 由实施诈骗。请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办 理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要求转账。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如有疑问,请联系当地县级或就读高 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如遇财物损失,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0日 13 版) ...
谨防助学贷款变“诈骗陷阱”!有人已混入QQ群假冒工作人员
新浪财经· 2025-08-19 19:21
助学贷款诈骗预警 -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5年第3号预警,提醒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不法分子混入QQ/微信群假冒工作人员,以"贷款问题"为由诈骗[1][2] - 诈骗三大套路:伪造身份(教育局/学校人员)、制造恐慌话术(如"银行卡流水不足需转账")、假借"免费"名义收取保证金/工本费[3][4] - 年内已发布3次预警:2月针对"还款"骗局(共享屏幕窃取密码)、6月针对非法"校园贷"陷阱(高利贷/暴力催收)[1][4] - 典型案例:两名准大一新生被骗3500元,公安机关已立案[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 2024年秋季起贷款额度上调:本专科生每年最高20000元(原16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25000元(原20000元)[5] - 贷款优先用于学费/住宿费,超出部分可补生活费,利率按LPR减70基点执行,期限最长22年(学制+15年)[5] - 生源地贷款需学生与家长共同借款,未满16周岁需提供监护人证明[6][7] - 还款规则示例(17年期贷款):在校期间免还,毕业至第5年还息,第6年起还本付息,最后一年结清剩余本金[7][8] 贷款申请与银行合作 - 生源地贷款与校园地贷款不可同时申请,校园地贷款需银行与高校合作(如中国银行需查询App合作标识)[9][10] - 国开行提示:若高校未覆盖校园地贷款,可转申请生源地贷款[11] - 银行强调正规流程:不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不会要求电话/ATM操作,账号核对需通过线下正式渠道[11]
海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首贷申请9月13日截止
海南日报· 2025-08-19 09:28
贷款申请规模 - 2025年海口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有1800名学生首次申请 737名学生通过审核并签订或准备合同 [1] - 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为1000元至2万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为1000元至2.5万元 [2] 申请条件与对象 - 申请对象包括被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正式录取的预科生、新生及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1] - 学生需满足家庭经济困难条件 且无重复贷款或当年未获得其他助学贷款 孤儿、残疾人家庭、低保户及受灾家庭优先支持 [2] 办理流程优化 - 今年首次采用线上审核方式 通过海易办App或海南政务服务网提交材料 取代传统线下窗口或邮箱递交方式 [2] - 申请流程包括助学贷款App预申请、海易办提交审核、预约现场签订合同 学生反馈流程方便快捷 [2] 政策执行时效 - 海口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首贷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3日 [1] - 贷款额度若遇国家政策调整将按最新规定执行 当前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2]
惠及学生29.79万人次!解读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9:02
韩梅介绍,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国家基础 标准,每年每生小学由1000元提高到1250元,初中由1250元提高到1500元;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继续按寄宿生生活补助 国家基础标准的50%核定。高中阶段,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普通高中 国家助学金和中职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高等教育阶段,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本专科生(含预科 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 金。目前,枣庄市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集"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据了解,在众多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 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市)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 长(或其他监护人 ...
西安市教育局公布生源地 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咨询热线电话
西安日报· 2025-07-28 10:45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 - 西安市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全面启动 各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布咨询热线电话 [3]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 需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区办理 [3] - 贷款为信用贷款 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 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3] 贷款额度与用途 -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 不低于1000元 [3] - 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 不低于1000元 [3] - 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 超出部分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3] 贷款期限与利率 - 最长贷款期限为剩余学制加15年 最长不超过22年 [3] - 利率执行LPR5Y减70个基点(LPR5Y-0.7%) [3] 申请条件 - 申请学生需具有中国国籍 被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机构正式录取 [4] - 学生及共同借款人户籍原则上均在本县区 [5] - 家庭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基本支出 且当年未获得其他国家助学贷款 [5] 财政支持 - 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