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身份识别芯片封装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晶方科技(603005):WLCSP先进封装龙头,车载CIS需求扩张带来增长新动能
华源证券· 2025-07-14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特色 OSAT 厂商,2024 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紧抓汽车 CIS 市场扩容机遇,凭借 TSV 先进封装技术打造先发优势,通过外延并购布局光学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发挥与主业的协同效应 [6][1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1/5.34/6.4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4.50%/36.84%/20.15%,截至 2025 年 7 月 11 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46.49/33.98/28.28 倍 [6][9][1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晶方科技:封测技术龙头 1.1 封测与光学器件双领域的技术领先者 - 公司以图像传感器封装为核心业务,通过兼并收购布局光学器件、氮化镓等领域,是领先的封测和光学器件供应商,集成先进封装技术与一站式光学器件解决方案 [17][20] - 业绩受下游 CIS 需求影响波动,2024 年因全球半导体产业回暖及汽车智能化发展,收入和利润增速重回增长区间,封装及光学器件双轮驱动,产能利用率影响盈利水平,财务水平优异且加大研发支出 [27][33][40] 1.2 内生 CIS 封测迎来汽车高景气,外延至光学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 - 公司毛利率高于同期可比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下游客户库存变化反映短期供应关系,掌握 WLCSP、TSV 先进技术,资本开支聚焦产线技术扩张,汽车电子为 CIS 带来成长空间 [46][49][55] - 公司通过收购布局光学器件和氮化镓器件业务,促进产业链延伸和市场空间扩大,把握三代半导体发展机遇 [57][58] 2. 车载 CIS 新机遇,晶方或伴国产 CIS 发展提份额 2.1 CIS 行业:汽车装载需求增速明显 - CIS 封装技术不断演进,WLCSP 及 TSV 为主要解决方案,封测环节占 CIS 芯片成本的 20% - 25%区间内 [61][69][81] - 下游多种应用需求推动 CIS 市场规模增长,消费级产品占主要地位,汽车带来增量空间,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对 CIS 像素需求有差异 [88][96][98] - 汽车应用带来 CIS 需求增量,CMOS 图像传感器在汽车领域多重应用推动市场增长,智驾渗透加速打开高像素摄像头 CIS 市场空间 [102][105] - 中国企业在全球 CIS 市场崭露头角,内资 CIS 在不同领域有差异性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中国大陆在安防和汽车 CIS 领域具备供应链优势,国内企业份额有望提升 [108][111][114] 2.2 公司综合实力明显,CIS 领域发展空间好 - 公司为全球知名客户供应商,CIS 封测业务客户集中度较高,国产 CIS 竞争力提高,公司业绩增长空间大,汽车行业成为 CIS 重要市场,国内安防产品受青睐,CIS 去库存效果明显 [117][121][135] - 公司 WLCSP 封装技术领先,产能配置完备,汽车 CIS 进入壁垒高,豪威科技在汽车 CIS 领域有先发优势,公司与豪威合作纵深,封装产量和产品销量随市场需求动态调整 [140][143][150] 3. 收购扩张,产业布局深入光学器件、第三代半导体领域 3.1 精密光学镜头应用广泛 - 工业级光学器件下游应用集中在新兴领域,光刻机中曝光系统重要,镜头为关键零部件,半导体精密光学市场空间广阔 [153][156][162] - 公司通过收购 Anteryon 布局光学器件业务,与主业协同,Anteryon 具备技术和客户优势,推动晶方光电晶圆级光学组件制造技术产业化,车用 WLO 产品放量有望继续增长 [167][169][172] 3.2 汽车领域,激发第三代半导体潜力 - GaN 在车规级应用广泛,具备高耐温、耐压和开关速度等优势,氮化镓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在汽车领域前景广阔 [175][178] -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 VisIC 公司拓展氮化镓功率模块业务,VisIC 专注汽车应用,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具有逆变器及 OBC 产品优势 [182][186][189] 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芯片封装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营收增速为 54.15%/27.06%/17.23%,光学器件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营收增速为 23.60%/33.90%/35.96% [10][192][19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1/5.34/6.4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4.50%/36.84%/20.15%,鉴于公司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