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盐水
搜索文档
秋天“小毒客”隐翅虫出没,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 2025-09-24 09:04
隐翅虫的生物学特征 - 隐翅虫体长为0.6-0.8厘米,外形类似大蚂蚁,头部和腹部为黑色,前胸和足部呈橘黄色,翅膀不明显 [4] - 隐翅虫喜好光亮和潮湿环境,常栖息于水田、草地及树林中,夜间易被灯光吸引飞入室内 [4] 隐翅虫的毒性作用机制 - 隐翅虫不咬人但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其pH值在1-2之间,与浓硫酸相当,当虫体被拍打或碾压时会瞬间释放毒液 [6] - 毒液接触皮肤后伤害具有延迟性,第一天出现红斑和灼热感,第二天红肿加重并伴有灼痛及水疱,第三天可能出现黄色脓疱和剧烈痒痛 [7] 隐翅虫的正确处理与驱避方法 - 当隐翅虫落在身上时应采取“吹、弹、别拍”的方式,即用嘴吹走或借助卡片等物品将其弹飞,避免直接拍打或用手捏 [9][10] - 可在室内喷洒驱虫剂、使用灭蚊器、涂抹花露水或使用风油精香薰以有效预防隐翅虫 [10] 隐翅虫皮炎后的急救措施 - 皮肤沾染毒液后需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进行冲洗以中和毒液 [11] - 针对不同症状需采取相应药物处理,初期红肿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出现水疱糜烂可用生理盐水冷敷,瘙痒难耐可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 [12] - 若出现脓疱、感染或剧烈疼痛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挑破水疱以免留疤或加重感染 [13] 隐翅虫的预防措施 - 应清理家中及周边杂草垃圾以减少隐翅虫栖息地,夜晚开灯时关好门窗或拉上窗帘以减少光源吸引 [14] - 在草地公园等户外场所应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可在纱窗窗台喷洒含味虫胺或拟除虫菊酯成分的杀虫剂形成防护 [14]
家庭消毒包怎么备?从日常到应急全搞定!
人民网· 2025-08-12 16:00
家庭消毒包必备工具 - 必备3类基础工具包括清洁工具、容器工具和防护工具 [4] - 清洁工具包含一次性消毒湿巾、医用纱布/棉球和镊子,用于擦拭手部、小物件和大面积表面 [4] - 容器工具包括带盖小玻璃瓶和刻度喷瓶,方便分装和喷洒消毒液 [4] - 防护工具包含一次性手套和医用口罩,用于保护手部皮肤和减少粉尘吸入风险 [4] 消毒药剂选择与适用场景 -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消毒片适用于地面、马桶、垃圾桶等表面消毒,也可用于白色织物消毒(需稀释) [5] - 75%医用酒精适用于手机、钥匙、手部快速消毒,也可用于小伤口周围皮肤消毒 [5] - 季铵盐消毒剂适用于儿童玩具、家具、宠物用品,也可用于无油污餐具表面消毒 [5] - 碘伏适用于皮肤伤口消毒,也可用于黏膜周围如指甲缝的消毒 [5] 特殊家庭成员的消毒药剂调整 - 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应避免使用高浓度含氯消毒液,改用刺激性较小的季铵盐类消毒液 [6] - 消毒药剂需固定存放在孩子够不到的高处,并贴好标签注明名称和使用方法 [6] 伤口处理用品搭配 - 伤口处理用品包括创可贴、医用胶带和生理盐水,用于清洁、消毒和防护伤口 [8] - 伤口处理逻辑为先清洁(生理盐水冲洗)、再消毒(碘伏擦拭)、最后防护(创可贴或纱布包扎) [8] - 伤口内部避免使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以免刺激组织 [8] 消毒包定期整理 - 建议每月检查1次消毒用品,换季时重点整理 [10] - 药剂类需查看有效期,如酒精、碘伏过期后杀菌效果下降,含氯消毒液开封后超过1个月需检测浓度或更换 [11] - 工具类如一次性湿巾、纱布、口罩若包装破损或受潮需丢弃 [11] 消毒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 消毒药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75%酒精杀菌效果最佳 [12] - 避免混合使用多种消毒药剂,如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会产生有毒氯气 [13] 婴幼儿消毒注意事项 - 酒精不建议直接擦拭宝宝手部或皮肤褶皱处,玩具消毒后需用清水擦一遍去除残留 [15] - 碘伏适合宝宝轻微擦伤,但需避开黏膜且用量不宜过多 [15] 快递和外卖包装消毒 - 建议用75%酒精湿巾或酒精棉片擦拭快递盒表面、外卖餐盒盖子,重点处理边角和胶带接触处 [18] - 含氯消毒液喷瓶可用于喷洒包装表面,但需避免喷太多导致渗水 [18] - 拆完包装后需立即用肥皂或免洗洗手液洗手 [19]
如何平安度过梅雨季?专家告诉你怎么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6:06
梅雨季健康防护措施 - 中医专家建议使用电风扇、空调促进空气流通,购置抽湿机或放置干燥剂,抽湿机功率需与空间大小匹配[1] - 建议在底楼、卫生间等易潮湿区域使用天然香料熏香或悬挂中药香囊,起到除湿抗菌效果[1] - 衣物未完全晒干时建议用吹风机吹干,避免穿着潮湿衣物引发细菌滋生,选择透气吸湿性好的材质[2] - 建议湿热体质人群食用薏米、红豆、山药等祛湿健脾食物,寒湿体质可食用生姜、葱、蒜等辛香类食物[2] - 提醒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避免引发皮疹或关节肌肉酸痛[2] 儿童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湿度超过80%时儿童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30%,增加感染风险[3] - 气温波动超过5℃会使儿童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2倍,空调房内外温差易导致支气管痉挛[3] - 霉菌孢子浓度在梅雨季大幅增加,可能引发儿童过敏反应如咳嗽、打喷嚏等症状[3] - 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避免直吹,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 - 建议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次,外出回家后立即漱口洗脸,选择纯棉等透气衣物材质[3]
如何科学防治过敏性鼻炎?专家解读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09:08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及并发症 - 过敏性鼻炎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 [1] - 病情发展可能累及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导致反复咳嗽及胸闷(咳嗽变异性哮喘) [1] - 严重时可引起气道痉挛、喘憋和呼吸困难,发展为典型哮喘 [1] 过敏性鼻炎的科学防治方法 - 明确过敏原是防治关键,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和花粉 [2] - 对室内过敏原(如尘螨、霉菌)需保持通风和环境控制 [2] - 对室外花粉过敏者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并使用盐水洗鼻 [2] - 长期室内停留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清洁滤芯 [2]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及进阶疗法 - 初期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洗鼻 [3] - 症状未控制时可加用口服/鼻喷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鼻喷糖皮质激素 [3] - 中重度患者可结合中医中药疗法(口服中药、针灸) [3] - 脱敏疗法通过逐步暴露于过敏原浓度,降低患者敏感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