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

搜索文档
速腾聚创(02498):机器人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国泰君安· 2025-08-26 11:1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46.40港元 原目标价为42.17港元[3] - 当前股价39.020港元 较目标价存在18.8%上行空间[3][9] - 估值方法采用2026年SOTP估值 ADAS业务EV/S倍数2.0倍 机器人业务EV/S倍数10.0倍[8][9]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2.71亿元 同比下降10.5% 环比增长18.6%[8]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调整为24.46亿元(-6.8%)/37.56亿元(+2.4%)/52.27亿元(+5.2%)[8][10]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经调整净利润转正 2026年实现净利润2200万元 2027年净利润1.37亿元[7][8][10]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5年预计达26.7% 较2024年17.2%提升9.5个百分点[14][15] 业务分部表现 ADAS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销量12.38万台 同比增长4.6%[8] - ADAS产品平均售价2193元 同比下降14.4% 环比下降7.3%[8] - 分部毛利率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至19.4%[8] - EMX激光雷达量产时间推迟至2025年第三季度 导致收入低于预期[8]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翻三倍 成为新增长引擎[1][8] - 在割草机器人市场与全球前五大制造商合作 订单量达七位数[8] - 无人配送领域与美团、新石器、白犀牛等头部平台达成合作[8] - 人形机器人领域与宇树科技、越疆等20多家领先企业合作[8]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 通过SPAD-SOC芯片集成技术精简链路 降低功耗和原材料成本[8] - MX和EMX新产品虽售价较低 但因生产成本较低而利润率较高[8] - 研发费用占比从2023年56.7%降至2025年25.2% 运营效率提升[14][15] 同业比较与估值 - 速腾聚创2025年EV/S倍数5.9倍 低于优必选21.2倍和特斯拉10.9倍[11] - 在激光雷达设备商中估值居中 低于Hesai的6.2倍但高于Luminar的7.2倍[11] - 当前市值183.36亿港元 自由流通比率73.6%[7]
速腾聚创前三季度营收已超2023年全年,机器人领域出货量明年有望突破六位数
IPO早知道· 2024-11-30 10:36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总收入达11.3亿元,同比增长91.5%,超过2023年全年营收规模 [3] - ADAS应用激光雷达产品收入约9.4亿元,同比增长190.5% [3] - 前三季度毛利1.7亿元,同比增长375.4%,第三季度毛利7121万元,同比增长210.2% [5] - 毛利率从一季度12.3%提升至三季度17.5%,ADAS产品毛利率同比提高32.5个百分点至12.2% [5] 业务发展 - 前三季度激光雷达总销量381,900台,同比增长259.6%,其中ADAS产品销量365,800台,同比增长292.9% [7] - 历史累计总销量突破72万台,刷新行业交付记录 [7] - 2024年1-9月市场份额超过35%,成为装机量领先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9] - 已为12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的31款车型实现SOP [9] 客户合作 - 获得28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92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 [10] - 在L2/L2+领域新增7家整车厂合作,包括国内领先自主品牌和日本前三大汽车制造商 [10] - 在L3/L3+领域新增全球领先国际主机厂和中外合资品牌定点 [10] - 与滴滴、小马智行等达成L4级别自动驾驶量产合作 [10] - 与7家全球车企品牌达成定点合作,包括日本销量前三车企 [10]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从2400家增至2600家 [14] - E激光雷达平台产品覆盖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综合性能超越现有3D感知技术 [16] - 获得多家头部机器人公司量产定点,预计明年出货量突破六位数 [16] - 机器人领域毛利率保持在35%-50%,有望显著提升整体毛利率 [16] 技术能力 - 硬件、芯片、AI三大技术栈具备通用性和可迁移能力 [21] - 推出"天才罗伯特"计划争夺全球顶尖人才 [21] - 具备大批量量产能力,为机器人产品生产提供基础 [21] - 展示8主动自由度灵巧手研究成果,近期将推出多底层技术融合产品 [23] 市场前景 - 第四季度将有更多搭载激光雷达车型量产,包括比亚迪仰望等 [12] - Robotaxi商业化运营日趋成熟,单车激光雷达用量是L2+车型3-5倍 [10] - 机器人领域增速展现与汽车行业类似的爆发式发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