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产品护照(DPP)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防止ESG表演与漂绿?专家:需要能力建设而非表面功夫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8:28
国内ESG发展现状与机遇 - 国内ESG发展迅猛,从国家到企业层面关注度越来越高,ESG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新标尺,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2] - 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向不够清晰,目前仅有大型企业能聘请国际咨询机构制定全面的双碳策略,中小企业相对被动 [2] 企业实践ESG的策略与方法 - 企业可采用“小步快跑、阶梯上行”的四步法:首先摸清家底进行全面的碳核算;其次设定科学合理的减排目标并制定路线图;接着优先实施零成本或低成本的内部节能措施挖掘减排潜力;最后通过供应链协同减排或使用碳抵消机制实现外部合作与共赢 [9] -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平衡企业盈利及市场扩张需求,应采取适合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投资,依托基本原则推动ESG发展 [6] - 推荐中小企业通过免费问卷诊断自身定位和短板,平台同时作为多项政府资助的秘书处,能引导企业申请资助 [4] ESG对企业商业价值的驱动 - ESG直接驱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例如中央工厂通过光伏发电和节能技术改造,以及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和包材减量化的内部控制,都直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质量 [9] - 企业不应将ESG视为与短期业绩对立的成本支出,而是应将其重新定义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投资” [10] - 严格的ESG管理是在规避“未来的巨额成本”,今天在环保、合规上的投入,是在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环保罚款、供应链中断乃至品牌声誉受损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12] - 当消费者因为认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选择其产品时,ESG就直接从报表上的‘成本项’变成了利润表上的‘收入项’ [12] 将ESG压力转化为商业动力 - 平衡“双碳”实践与企业发展是重塑商业模式的契机而非单纯的成本权衡,例如比亚迪借势‘双碳’政策逆风翻盘,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 [4] - 推行环保举措从品牌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当品牌势能达到一定程度时,ESG的相关举措是大众对品牌期待中的应有之义,例如采用环保材料同时推行自动化制茶设备,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失误率,还减少了能源消耗 [13] - ESG是构建品牌壁垒、提升用户黏性和产品溢价的核心,例如公司依托植物新原料将生物多样性资源转化为具有科技壁垒的产品 [9] 辨别与应对“ESG表演” - 中小企业当前更需要能力建设而非表面功夫,建议每家企业设立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直接向管理层负责,通过摸清家底、技术升级、节能减排及检测认证,为重点产品建立‘电子产品护照’,清晰核算自身及供应链碳排放 [13] - 最常见的“漂绿”有两种形式:一是选择性披露,报喜不报忧;二是提出空头支票,设定远期目标却缺乏具体实施路径 [13] - 国际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通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和标准验证,为企业ESG报告和数据披露提供“去伪存真”的服务,依靠数据关和标准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标准的合规性 [14] ESG作为区域性“护城河” - 应深化合作以加速区域企业的“双碳”进程,香港凭借国际商贸中心、认证及金融枢纽地位,结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可协助大湾区企业高效获取电子产品护照、精准计算供应链碳足迹,降低认证成本 [17] - 一套经得起第三方严格验证的ESG体系和认证,应像产品质量认证一样,成为企业在采购、供应链和资本市场上的“硬通货”,其核心是建立统一的信任‘标尺’,降低各方的沟通和验证成本 [17] - 当市场普遍认可这一标尺时,通过认证的企业自然构筑起以透明和可信为核心的护城河,对下游采购而言是绿色通行证,对资本市场则是信用报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