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车贷
icon
搜索文档
再换董事长,百信银行突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24
核心事件 - 职场社交平台出现认证为百信银行员工的爆料称公司全员降薪20%到50% [1][33] - 公司回应称降薪传闻不属实且为谣言 [3][35] - 公司经历董事长和行长同时更换的重大人事变动 [4][16] 人事变动 - 董事会选举副行长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职位 其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 [3][4] - 谢志斌将成为公司第三任董事长 其早年曾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信银行 [4][11][12] - 2024年9月副行长寇冠接任行长职务 其任职资格已获批 [3][15] - 公司开业七年多经历三任董事长和两任行长 [16]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6.26亿元 同比增长仅2.02% 增速大幅放缓 [1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52亿元 同比下降23.72% [18][19]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以11.95%的速度下滑 [23] - 净息差从2024年的3.97%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20] - 利息净收入占比达91.53% 高度依赖利息收入模式 [21]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2.50亿元 同比增长11.01% [24] - 不良率从2023年的1.36%上升至2024年的1.50% [25] - 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的303.76%下降至2024年的264.69% [26] - 2024年核销不良贷款24.97亿元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1.60亿元 [24] 业务转型 - 消费贷款占比从2022年的84.09%下降至2024年的76.52% [37] - 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品牌 包括百兴贷、百车贷和百票贴三类产品 [40] - 2024年调整普惠信贷业务结构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信贷投放 [40] - 曾因11项违规行为被监管罚款503.2万元 涉及暴力催收等投诉 [39] 薪酬状况 - 2024年薪酬总额7.16亿元 较2023年增长1.57% [30] - 期末员工999名 人均薪酬71.69万元 同比上涨4.22% [31] - 人均薪酬水平高于A股银行榜首的中信银行58.1万元 [32]
再换董事长 百信银行突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25 18:35
核心观点 - 百信银行经历董事长和行长同时更换 面临经营业绩下滑和资产质量恶化压力 同时推进从消费金融向产业金融的战略转型 [13][15][25][32] 人事变动 - 董事长更迭:谢志斌被选举为第三任董事长 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 此前两任董事长分别为李庆萍和吕天贵 [3][6][8][10] - 行长更换:2024年寇冠接替李如东出任新行长 任职资格已获批 [12] - 高管团队稳定性受关注:七年内更换三任董事长和两任行长 2024年董事长和行长同时变更 [13][14] 经营业绩 - 营收增速大幅放缓: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9.68亿元、45.34亿元、46.26亿元 同比增速从32.35%降至2.02% [15] - 净利润显著下滑:2024年归母净利润6.52亿元 同比下降23.72% 2025年一季度再降11.95% [16][17][21] - 净息差收窄:2024年净息差3.97% 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18] - 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利息收入:2022-2024年利息净收入占比均超91% [19] 资产质量 - 不良率回升:2024年末不良率1.5% 较2023年1.36%上升0.14个百分点 [3][23] - 不良贷款余额增加:2024年末不良贷款12.50亿元 同比增长11.01% [22] - 风险抵补能力下降: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303.76%降至2024年264.69% [24] - 贷款增速放缓:2024年末贷款及垫款净额807.04亿元 同比仅增0.92% [22] 业务转型 - 消费贷款占比下降:2022-2024年末消费贷款占比从84.09%降至76.52% [29] - 发力产业数字金融:推出"百兴贷"、"百车贷"、"百票贴"三类产品 转向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30] - 监管处罚记录:2023年8月因11项违规被罚款503.2万元 涉及个人不良信息等问题 [30] 薪酬争议 - 人均薪酬上升:2024年人均薪酬71.69万元 同比上涨4.22% 高于A股银行龙头中信银行的58.1万元 [28] - 降薪传闻:社交平台出现"全员降薪20%-50%"爆料 公司回应称"不属实" [1][28][29]
“突围”!!百信银行刻不容缓
数说者· 2025-07-21 10:58
公司概况 - 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博瑞于2017年联合发起设立,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56.34亿元,股东包括中信银行(65.79%)、百度博瑞(26.03%)和加拿大养老基金(8.27%) [1][2] - 公司属于特殊类型的"直销银行",不设线下网点,通过纯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汇及理财业务,成本结构优于传统银行 [2] - 国内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仅百信银行和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两家,但腾讯微众银行、蚂蚁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本质也属同类模式 [3] 管理层与组织架构 - 历任董事长均来自中信银行高层,包括李庆萍(2017-2022)、吕天贵(2022-2025)和谢志斌(2025至今),体现母行强力支持 [4] - 2024年末员工总数999人,科技人员占比59.3%,设有21个部门,组织架构突出科技属性 [4] 经营业绩分析 - 总资产从2018年359.24亿元增长至2024年1172.90亿元,6年增长2.26倍,但2024年同比增速仅4.25% [7] - 营业收入从2018年12.95亿元增至2024年46.26亿元,6年增长2.57倍,2024年同比增速降至2.02% [7] - 净利润从2018年亏损转为稳定盈利,2023年归母净利润8.55亿元,2024年降至6.52亿元 [7] - 规模相当于中等民营银行或普通城商行,远低于微众银行等头部机构 [11] 业务结构特征 - 贷款总额803.93亿元中个人贷款占比超99%,其中综合消费贷达642.91亿元(80%),企业贷款仅0.50亿元 [14][15] - 主要产品包括消费贷"好会花"、小微企业贷"百兴贷"和车贷"百车贷",业务模式类似线上消费金融公司 [12][1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50%,较2023年上升14BP,拨备覆盖率264.69%,资产质量压力显现但仍优于同业 [16][18] 行业定位与挑战 - 实际业务更接近消费金融公司,规模介于头部消金公司(如招联消金)与中小机构(如中信消金)之间 [15] - 面临个人贷款行业性风险上升、传统银行数字化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需寻求业务突破以维持竞争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