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关节人形机器人手臂样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爆火!多家A股公司,签下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23:15
行业背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已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和上市公司重点布局赛道 [1] - 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最新技术进展和业务布局 [2] 核心供应商进展 - 拓普集团拆分设立电驱事业部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与客户从直线执行器开始合作 并启动旋转执行器研发和灵巧手电机等产品送样 [3] - 拓普集团积极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 传感器 足部减震器 电子柔性皮肤等平台化产品 [3] - 三花智控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拓展 2025年上半年配合客户进行全系列产品研发试制迭代送样 获得高度评价并实现产品力整体提升 [3] 整机厂商突破 - 均普智能研制负载10kg直线关节人形机器人手臂样机 推进双腿模组研发 [4]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 启动首条年产能1000台的双足/轮式机器人量产中试线建设(占地2000平方米) [4] - 公司签署首笔2825万元人形机器人合同 实现首次较大批量订单和技术商业化落地 [4] - 埃夫特2025年上半年在工业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超9000万元 [4] - 隆盛科技形成核心部件+整机研发双路径 在灵巧手总成 谐波减速器及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实现多点突破 [5] 产业链需求增长 -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带动高端丝杠和轴承需求快速增长 [6] - 北特科技投资18.5亿元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主体工程施工中 配合客户推进样件研发生产 [6] - 震裕科技实现微型滚柱丝杠 微型滚珠丝杠 微型行星齿轮组及微型蜗杆齿轮等组件交付 微型传动模组获国内外客户小批量订单 [6] - 震裕科技线性执行器模组及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对接海外大客户 处于供应商导入审核阶段 国内基本实现批量供货送样和技术交流全覆盖 [6] - 五洲新春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持续取得数家客户小批量订单 [7] - 福立旺成功开发多个规格微型行星滚柱丝杠 向5家头部T1客户送样 机器人减速器限位套 关节模组零部件及波形弹簧等金属零部件已出货交付 实现营收约百万元 [7]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2.51% 市盈率21.23倍 最新份额69.3亿份(增加975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262.3万元 估值分位23.12% [9]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3.36% 市盈率44.76倍 最新份额53.8亿份(增加96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164万元 估值分位65.83% [9]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0.73% 最新份额3.9亿份(增加16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5241.5万元 [9]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6.58% 市盈率128.37倍 最新份额4.0亿份(减少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99.5万元 估值分位92.23% [10]
因牵手智元机器人而大涨的均普智能,能凭此扭亏吗?
观察者网· 2025-08-25 20: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7.86%但亏损收窄 主要依赖费用削减与非汽车业务增长 同时公司战略重心转向人形机器人业务并取得技术突破 但商业化进程仍存不确定性 [1][2][6][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32亿元 同比减少7.86% [1] - 归母净利润-2776.70万元 同比减亏8.65% 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66.28万元 同比亏幅收窄34.59% [1] - 毛利率20.05% 同比提升2.8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2582.93万元 同比削减19.55%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27.42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4.64% [4] 业务进展 - 新接订单11.12亿元 同比增长20.22% [2] - 非汽车业务订单4.45亿元 占比约40% 同比增长46.60% [2] - 医疗领域中标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生产线项目 年设计产能1500万件 [2] - 与国内医疗企业合作开发胰岛素注射笔技术并获首条全自动生产线项目 [2]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人形机器人"贾维斯2.0"完成多模态升级 接入LLM和VLM模型 实现多语种对话与视觉抓放功能 [6] - "贾维斯轻量化1.0"已交付清华大学等高校 [6] - 研制出负载10公斤的直线关节手臂样机 推进双腿模组研发 完成四足机器人样机 [8] - 合资公司普智机器人已接超2800万元订单 三款机器人同时生产 [10] - 合资公司首条中试线设计年产能1000台 聚焦双足与轮式机器人 [9] 市场反应与行业观点 - 公司股价因合资公司消息一度跌停 后又因订单消息涨停 [9][11] - 行业认为当前订单量未达规模化程度 人形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 距大规模应用仍有距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