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大模型3.0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 共促农食行业全球合作
经济日报· 2025-10-17 10:44
经济日报记者 周明阳 赵以纯 10月13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开幕。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 应体系"为主题,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领域知名科学家、高校校长、教育家、企业家、优秀青年代表等 近800位嘉宾与国内农业科技领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全球农业科技前沿议题,为推动农食领域全球合作建言 献策。 10月13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开幕。图为大会举办地,北京平谷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 经济日报记者 赵以纯摄 搭建务实合作平台 自2023年首次举办以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力,持续为推动农业科技 国际合作与创新实践搭建高端平台。 据介绍,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国 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联合主办。大会采用"1+7+1+N"总体框架,举办开幕式及全体会议、7场专题会议、世界 农业科技博览会以及40余场平行会议及国际交流活动。同期举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 米,150余家展商参展,设有国家展区、国际展区、全球知名企业展区、科研院校展区、高大尚平谷展区,同 时举办国家专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
经济日报· 2025-10-17 08:13
大会概况与核心主题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 [1] - 大会汇聚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涉农领域嘉宾,包括科学家、企业家及青年代表 [1] - 大会采用“1+7+1+N”框架,包含开幕式、7场专题会议、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及40余场平行会议 [2]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国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农业科技对话机制,并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 - 大会被视为促进对话、搭建合作联盟的纽带,助力开启新合作项目并强化现有关系 [4] - 非洲水稻中心总干事表示,中国展示的最新技术成果为非洲农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3] 农业科技前沿与挑战应对 - 全球人口预计在2049年达到100亿,可持续生产足够粮食是重要考验 [3] - 应对气候变化、土壤退化等挑战需结合基因组编辑、AI、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与传统智慧 [5] - 国际社会应加强技术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以提升其农业生产力与粮食供应能力 [5] 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应用 - 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神农大模型3.0,覆盖育种、种植、养殖等多场景,具备知识问答与生产决策推理功能 [7] - 该模型实现“小体积、高智能、低成本”,增强复杂任务推理能力并降低部署门槛 [7] - AI正助力加深对植物生物学和基因的理解,并预测事物发展,需要强有力合作以制定数据访问等政策 [6] 中国方案与未来方向 - 中方建议携手突破食物供给边界,搭建跨国界跨学科创新平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6] - 中国将以提升全球农食系统抗风险能力为目标,推动各国加强政策协同与知识经验共享 [6] - 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米,吸引150余家展商参展 [2]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共促农食行业全球合作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23
10月13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开幕。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 应体系"为主题,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领域知名科学家、高校校长、教育家、企业家、优秀青年代 表等近800位嘉宾与国内农业科技领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全球农业科技前沿议题,为推动农食领域全 球合作建言献策。 搭建务实合作平台 自2023年首次举办以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力,持续为推动农业科技 国际合作与创新实践搭建高端平台。 据介绍,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国 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联合主办。大会采用"1+7+1+N"总体框架,举办开幕式及全体会议、7场专题会 议、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以及40余场平行会议及国际交流活动。同期举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展览 面积约1万平方米,150余家展商参展,设有国家展区、国际展区、全球知名企业展区、科研院校展区、 高大尚平谷展区,同时举办国家专场、省市专场、农高区专场、企业专场活动等。 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表示,近年来,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农业科 技创新网络,与60 ...
建设韧性食物供应体系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 2025-10-13 21:05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于10月13日在北京平谷开幕,来自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科学家、企业家参会 [1] - 大会主题包括南南合作、设施农业、可控农业、智慧养殖等,旨在探讨韧性食物供应体系建设 [1] - 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方联合主办,将持续至10月15日 [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全球农食系统面临气候变化加剧、地缘局势波动、人口持续增长等多重压力 [1] - 构建安全稳定的韧性食物供应体系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 中国用约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中国通过产学研协同、科技育种、智慧种植等多元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智能化、产业化转型 [1] - 科技创新被视为践行大食物观、构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的关键 [1] - 农业领域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动力 [1] 区域发展与企业集聚 - 北京平谷区作为“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合成生物、关键技术转化、企业集聚方面取得成果 [2] - 平谷已集聚首农、拜耳、博瑞迪等多家涉农企业 [2] - 通过117个“博士农场”吸引411名农业领域专家落地,推动超百项成果转化 [2]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与会外国嘉宾期待与中国专家在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装备、产学研融合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2] - 大会开幕式上,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发展2.0规划、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3.0等一系列成果正式亮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