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子色谱
icon
搜索文档
皖仪科技:6月10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星石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20 20:14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4个板块:工业检测仪器、在线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和医疗仪器 [2] - 工业检测仪器板块主要产品包括氦质谱检漏仪、气密性检漏仪等,应用于新能源、储能、制冷等领域 [2] - 在线监测仪器板块产品应用于环保、石化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 [2] - 实验室分析仪器板块涵盖色谱、光谱、质谱类分析仪器,应用于生命科学、医疗、食品检测等领域 [2] - 医疗仪器板块主要产品包括超声刀和研发中的血液透析仪,超声刀已进入广东15省联盟集采 [2] 产品技术优势 - 氦质谱检漏仪在真空模式下最小检漏率为5.0×10-13 Pa·m3/s,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真空系统的高精度检测 [3][4] - 公司密切跟进核聚变项目进展,多款产品可能应用于核聚变装置不同环节 [5] 半导体行业应用 - 工业检测仪器可用于半导体设备如单晶炉、管路、化学气相沉积等设备的密封性检测 [7] - 在线监测仪器可用于半导体MC检测、洁净车间和特气成份检测 [7] - 实验室分析仪器可用于超纯水杂质离子检测和光刻胶成份分析 [7] 研发进展 - 血液透析设备已完成正样研制和设计转换,正在进行第三方检测,预计2025年底提交注册申报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6.87% [10] - 归母净利润-545.09万元,同比上升83.78% [10] - 扣非净利润-884.18万元,同比上升77.31% [10] - 毛利率50.04%,负债率37.31% [10] 机构预测 - 西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6818万元,2026年9251万元,2027年1.24亿元 [12] - 华创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800万元,2026年9300万元,2027年1.22亿元 [12] - 华西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6000万元,2026年8100万元,2027年1.10亿元 [12] - 德邦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300万元,2026年7600万元 [12]
国产替代不再是一句口号,如何破局最后一公里!
仪器信息网· 2025-06-18 15:01
国产替代面临的挑战 - 国产替代面临信息分散、验证成本高、责任规避等问题,导致用户难以高效精准选择国产仪器 [1][2] - 用户对国产仪器的核心疑虑在于性能稳定性、长期可靠性、精度一致性和应用适配性,缺乏同场景、长时间、可验证的真实应用案例和公开透明的第三方对比数据 [3] - 仪器更换涉及巨额投资、实验流程重构甚至认证风险,高昂的验证成本和潜在风险让用户望而却步 [3] - 采购决策者在涉及关键仪器时普遍存在"不敢担责"心态,选择进口品牌更容易免责 [3] - 用户需求与厂商研发方向、技术能力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高效、精准的供需对接平台 [3] 国产替代解决方案 - 仪器信息网提供案例库、试用对接、选型咨询等服务,助力用户高效精准选择国产仪器 [1][2] - 系统性地收集、整理、筛选并呈现覆盖多学科领域的国产仪器替代成功案例、技术白皮书、性能参数对标、用户评价等关键信息,打造权威、全面、可检索的国产替代信息智库 [4] -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海关系统国产仪器选型数据库"已正式上线,共收录涉及295个品类的49374台国产科学仪器设备 [5] - 提供特定国产替代仪器的免费试用通道,负责匹配需求、协调厂家资源、安排样品或设备入场试用,并支持技术人员的现场安装调试与基础操作指导 [7] - 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四届国产好仪器试用线下对接会在北京普天德胜园区成功举办,进行国产好仪器试用对接并现场签订试用意向书 [8] - 由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和技术背景的顾问团队提供一对一深度选型咨询服务,基于具体应用需求、预算范围、原仪器详细参数、实验室环境等,提供最适合的国产替代方案建议书及多维度评估对比 [10] - 仪器信息网联手头部高校院所、工业企业用户,以深度用户调研为核心,筛选出真正可靠、高效、实用的国产好仪器,累计10年时间联手20000名一线仪器用户筛选出400台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国产好仪器" [11][13] - 针对用户在重大采购项目、定制化需求或与特定国产龙头企业对接时的资源瓶颈,提供直达厂家核心团队的对接服务,协助安排深度技术交流、方案评估、商务洽谈 [16] - 2024年卓越用户服务中心累计服务走访用户单位近100家,累计参与厂商近300次,帮助用户与厂商实现快速需求对接 [17] 国产仪器推广活动 - 仪器信息网举办国产替代Easy选型直播,涵盖高校科研之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专场,以及第三方检测之食品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环境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等专场 [26][27]
国产色谱仪迎来新选手,海目星三款产品正式入局
仪器信息网· 2025-06-12 14:53
核心观点 - 海目星旗下子公司海科晶医疗科技推出三款自主研发的色谱仪,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提升行业自主性 [1][2] - 三款产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优化,覆盖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3][4][6]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落地,部分产品已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9] 产品技术细节 H-1000液相色谱仪 - 采用先进流体控制系统与智能化操作平台,具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快速分析能力 [3] - 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3] 二维液相色谱仪 - 通过多维分离技术提升复杂样本分离效率,解决传统一维色谱分离度低、耗时长的问题 [4] - 适用于临床体外诊断中的血药浓度检测 [4] - 采用三泵串联流路设计和智能梯度控制技术提升分析效率 [8] H-5000离子色谱仪 - 以高精度、低检测限为特点,可高效检测环境水质、食品添加剂及药品中的阴阳离子 [6] - 采用高性能PEEK双柱塞恒流泵及高精度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提升可靠性及耐用性 [8] 研发与战略 - 依托海目星集团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积累,组建色谱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 [8] - 三款产品均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 [8] - 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生命科学、环境监测及新材料等应用场景 [9] - 已与多所高校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9]
预算1.9亿元!中南大学创新平台采购大批仪器设备,涉及色质谱、电镜、光谱等
仪器信息网· 2025-06-11 15:48
中南大学创新平台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核心观点 - 中南大学创新平台近期发布多项高端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9157.9万元(约1.92亿元),涉及紫外可见近红外量子效率测试仪、三维重构聚焦离子束电镜、光谱仪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7月至12月 [1][2] 采购项目分类及预算 材料测试与分析设备 - 紫外可见近红外量子效率测试仪:1套,预算112.86万元 [3] - 大载荷压剪复合万能试验机等:2台,预算925万元 [3] - 电子式环境耦合应力腐蚀试验机等:12台,预算180.8万元 [3] - 中低温电子万能试验机等:3台,预算485万元 [3] - 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仪等:2台,预算306.8万元 [3] - 高低温微纳米压痕仪:1台,预算550万元 [3] - 小载荷电子疲劳试验机:1台,预算192万元 [3] - 极端服役工况动态表征系统:4台,预算1361万元 [3] - 能量损耗测试仪等:3台,预算283万元 [3] 核磁与成像设备 - 600M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1套,预算980万元 [4] - 多场耦合低场核磁成像仪:1台,预算450万元 [4] - 三维重构聚焦离子束电镜:1套,预算1300万元 [4] - 电镜样品前处理系统:1套,预算764万元 [4] - 原位扫描电镜系统:1套,预算1300万元 [4] - 全自动三维形貌光学成像仪:1台,预算180万元 [4] - 光诱导红外原子力显微镜:1台,预算560万元 [4] - 三维X射线成像系统大样品组件:1套,预算350万元 [4] 光谱与衍射设备 - 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1套,预算891万元 [4] - 高光通量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仪:1套,预算1065万元 [4] - 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仪:1套,预算705万元 [4] - 多场耦合X射线衍射分析仪:1套,预算400.7万元 [4] - 微焦斑二维X射线衍射仪:1套,预算350万元 [4] - X射线荧光光谱仪:1套,预算283万元 [4] 质谱与色谱设备 - 辉光放电质谱仪:1套,预算970万元 [5] - 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系统等:4套,预算332.5万元 [5] - 离子色谱仪等:3套,预算244.5万元 [4] 热分析设备 - 超低温差示扫描量热仪等:2台套,预算111.4万元 [5] - 超高温同步热分析仪:1台套,预算301.76万元 [5] - 高压耐腐蚀热重分析仪等:2台套,预算143万元 [5] 采购时间分布 - 2025年7月:超高温同步热分析仪等设备 [5] - 2025年8月:辉光放电质谱仪等设备 [5] - 2025年9月:软X射线电子探针分析系统等设备 [4][5] - 2025年10月: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设备 [4] - 2025年12月:紫外可见近红外量子效率测试仪等设备 [3][4]
研判2025!中国离子色谱仪行业概述、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近40亿元,国产品牌正在快速渗透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27
离子色谱仪行业发展概况 - 中国离子色谱仪研发始于1983年,由刘开禄团队成功研制首台国产设备,后续在高效阳离子分离柱、五电极式电导检测器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1][16] - 2024年中国离子色谱仪市场规模达39.36亿元,同比增长12.33%,电化学技术应用推动新型抑制器、淋洗液发生器等产品商业化[1][16] - 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达29.7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37.2亿美元,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需求为主要驱动力[14] 技术原理与产业链 - 仪器类型分为离子交换色谱(应用最广)、离子排斥色谱(有机酸分离)及离子对色谱(表面活性剂分离)[3] - 核心系统包括淋洗液系统、色谱泵系统、分离系统等8大模块,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实现高灵敏度分离[5] - 上游为金属/橡胶原材料及色谱柱等零部件,中游为设备制造,下游覆盖环境监测(占比最大)、食品检测等127个领域[7][24] 主要应用领域 - 环境监测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478.25亿元(同比+4.72%),政策驱动下离子色谱仪用于水体/土壤重金属及无机阴离子检测[9] - 食品安全检测规模达169.9亿元(同比+12.13%),用于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分析,健康意识提升加速需求[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内中标项目超600个,总金额3.5亿元,国产品牌数量占比52%但金额占比仅36%,进口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18] - 行业CR5达88%,赛默飞、青岛盛瀚、瑞士万通为前三,本土企业青岛盛瀚中标量排名第二,国产替代加速[20][22] 代表企业分析 - 青岛盛瀚:国产龙头,产品覆盖5大系列30余款型号,服务超10000家客户,技术布局扩展至液相色谱/ICP联用[24] - 皖仪科技:2024年实验室分析仪器收入4706.65万元(+0.4%),主打液相/离子色谱仪及质谱联用系统[26] 未来发展趋势 - 小型化便携化:满足野外水质快速检测需求,提升监测效率[28] - 多维技术融合:与液相/气相色谱或质谱联用,增强复杂样品分析能力[29] - 智能化升级:通过自动进样器、AI数据分析软件降低人为误差[31]
国际品牌、前沿会议与展位图大公开!仪器采购/研发/决策者必收~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14:22
展会概况 - 2025年PMEC China实验室仪器与装备展将于6月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W11、W12馆举办,汇聚超过300家国内外品牌,其中国际品牌占比15% [1] - 核心主题为"智能、安全、精准",聚焦实验室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转型 [3] - 展品覆盖实验室常用设备、高端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建设全价值链 [1] 参展企业亮点 国际品牌 - **大昌华嘉**:1865年成立的瑞士集团,提供物理/化学/生物分析仪器及一站式服务,展位W5D02 [6][7] - **LGC标准品**:英国国家测量机构,产品通过ISO/IEC 17025认证,覆盖170国市场,展位W5D06 [8][9] - **诺力昂**:全球特种化学品龙头,业务遍及80国,拥有8200名员工和400年历史,展位W5D08 [10][11][12] - **Daicel手性技术**:日本企业专注手性色谱技术,提供HPLC/SFC分离服务,展位W5D12 [13][14][15] 分析仪器 - **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和电化学分析领导者,拥有50年技术积累,推出20+型号离子色谱仪,展位W5E02 [16][17] - **安捷伦**:2024财年营收65.1亿美元,全球员工18,000人,实验室分析技术全球领先,展位W5E08 [21][22] - **安东帕**:奥地利企业专精密度/流变测量,服务制药/食品/石化领域,展位W5F02 [23][24] 实验室解决方案 - **依拉勃**:无管过滤技术开创者,中国累计装机15,000台,服务3000+用户,助力碳中和,展位W5F10 [28][29][30] - **东曹生物**:日本企业提供HPLC柱/层析介质/GPC仪器,2010年进入中国,展位W5G06 [31][32] - **马尔文帕纳科**:材料分析专家,专注颗粒/晶体结构测量,展位W5P10 [33][34] 行业论坛与趋势 创新论坛 - **InnoLAB Salon**:聚焦智能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含3场专题论坛 [41] - 政策论坛:解读2025版《中国药典》及微生物标准变化 [43][48] - 数字化论坛:探讨AI培训/LIMS系统及可持续发展 [47][49] - 降本增效论坛:分析实验室化学品数字化管理与能效提升 [51][52] 生命科学前沿 - **细胞与基因治疗论坛**:覆盖CGT质量控制、免疫细胞治疗及中美审评对比 [54][55] - **细胞药物法规论坛**:讨论干细胞研发、密封性研究等监管要求 [57][58] 行业数据与布局 - **康宁生命科学**:全球10万+实验室使用其产品,2011年起在华设生产/物流中心,推动医药玻璃包装国产化 [36][37] - **海道尔夫**:德国品牌设备平均寿命10年,2019年成立中国公司服务医药/化工领域 [18][19] - **BRAND**:德国移液设备专家,推出中国产vitlab系列移液器 [26][27]
572项新标准将在2025年6月份实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仪器信息网· 2025-05-30 15:10
标准更新概况 - 2025年6月将实施572项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覆盖农林牧渔、环保、医药、化妆品、石化、纺织等多个领域 [1][2] - 新标准以系统性思维破解行业痛点,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制度保障 [2] - 新标准实施将全面提升各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6] 农林牧渔及食品领域 - 共52份新标准,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粮油检验、饲料安全等 [4] - 具体标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24)和《饲料中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4965-2024) [4] - 其他标准涵盖养鹿业术语、粮油机械、棉花栽培技术、畜禽产品检测等多个细分领域 [9][10] 环境环保领域 - 共18份标准,聚焦危险化学品监控、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 [5] - 包括《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GB 17681-2024)和《钛石膏综合利用技术规范》(GB/T 45015-2024) [11] - 黄河流域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系列标准(GB 45669.1-2025至GB 45670.2-2025) [11] 医药卫生领域 - 共50份标准,涉及医疗器械、法医鉴定和药品检测 [5] - 包括《法庭科学 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3部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9267.13-2025) [5][12] - 医疗器械标准涵盖医用电气设备、激光治疗设备等,法医鉴定标准涉及毒物分析、精神障碍评定等 [12] 化妆品领域 - 共23份标准,重点关注成分检测和微生物风险评估 [5] - 包括《进出口化妆品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N/T 2291-2024) [5] - 其他标准涉及塑料微珠、防腐剂、霉菌和酵母计数等检测方法,以及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 [13][14] 石油化工领域 - 共47份标准,涉及化工设备安全、再生塑料等 [5] - 包括《化工设备安全管理规范》(GB/T 44958-2024)和《塑料 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GB/T 45091-2024) [5][15] - 其他标准涵盖表面活性剂检测、燃气设备、石油产品等多个细分领域 [15] 纺织印染领域 - 共40份标准,涉及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等 [5] - 包括《纺织品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31126.2-2024) [5][16] - 其他标准涵盖鞋类安全、绿色产品评价、功能性纺织品检测等 [16][17] 相关仪器设备 - 新标准实施涉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 [7] - 其他相关设备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PCR仪等 [7]
煮酒夜话,如何理解“国产替代”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15:25
中美关税战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 - 2025年4月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累计税率达145%以上,中方反制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125% [4] - 5月12日中美达成阶段性缓和,双方加征关税税率回调至10% [4] - 高端分析仪器如液质联用仪、核磁、电镜等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关税战促使国产厂商加速研发投入 [6] - 前处理设备如微波消解仪国产占比从20年前的10%提升至2024年的80%,关税影响已有限 [5] 国产替代的现状与趋势 - 高校和国企采购政策转向强制要求一定比例国产设备,进口采购需书面说明理由 [7] - 国产仪器在中端和常规品类(如原子吸收、气相色谱)已基本满足需求,性价比和服务响应优势显著 [7] - 纯水设备等实验室通用品类因核心元器件不依赖北美,本土市场及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主要目标 [5] - 国产厂商通过技术适配性成功替代进口案例增多,如超纯水系统PK掉进口品牌 [7] 国产仪器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是主要短板,紫外光源等核心部件故障率高 [9] - 设计环节需强化可靠性考量,基础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智能化前提 [9] - ICP-MS等部分高端仪器已可放心选用国产,不必盲目追求极限指标 [9] - 未来技术方向包括:科学仪器与自动化/智能化结合、生物传感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等 [9] 行业协同与差异化竞争策略 - 企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聚焦垂直领域如单细胞分析等前沿方向 [10] - 产业链配套不足问题需通过跨企业协同解决,闭门造车模式需摒弃 [10] - 外企加速本土化生产可能带来价格竞争,倒逼国产厂商技术升级 [6]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资委要求全面梳理进口仪器及零部件依赖情况,国产化成为战略必选项 [6] - 贴息贷款政策从倾向进口转向强制国产比例,直接推动市场需求 [7] - 关税战虽缓和但长期警示效应显著,国产替代从需求升级为行业潮流 [6]
多维视角探析新路径,共筑色谱生态协同 |ACCSI 2025“色谱新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升级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仪器信息网· 2025-05-16 15:36
论坛概况 - 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在上海松江举办,吸引超1800位行业人士参会,规模创新高 [2] - 色谱新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升级发展论坛作为重要分论坛,聚焦"细分市场突围"和"色谱行业新机遇",逾150人参会 [2][5] - 论坛由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与复旦大学张祥民教授联合主持,覆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领域代表 [2][9] 色谱技术发展现状 - 气相色谱通过毛细管进样器、检测器改进及微型化实现性能优化,硬件设计(如进样器-色谱柱匹配)对智能化至关重要 [10] - 国产离子色谱核心部件已自主化,整机性能接近进口品牌,但色谱柱型号覆盖不足且法规参与度低 [12] - 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微量检测物富集和自动化前处理,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突破传统方法局限 [26] 国产化进展与挑战 - 纳微科技构建全产业链布局,从填料、色谱柱到色谱仪形成生态圈,部分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巨头 [14] - 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药品检验中稳定性与灵敏度达进口水平,但软件配套和市场信任度待提升 [19] - 细胞膜色谱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开发多款智能分析仪器应用于药物筛选和中药现代化 [21] 应用场景创新 - 色谱技术在石化行业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撑油品分子层级分析和智能化管理 [28] - 岛津新一代气相色谱仪GC-2050在体积缩小三分之一的同时保持高通量,引入"一键式效率管家"功能 [24] - 离子色谱技术中,国产电解水抑制器和电致淋洗液发生器实现创新,提升系统稳定性并降低成本 [12] 标准与法规适配 - 2025版中国药典新增峰谷比等系统适应性参数,对分离度、灵敏度等指标要求更精细 [17] - 国产色谱设备需加强国标、药典等法规的方法匹配度,完善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链 [12][19]
这个授予国产仪器研发“巨匠”的大奖,迎来了第13位获奖人(附另12位获奖者名单)
仪器信息网· 2025-05-14 17:01
导读: ACCSI 2025仪器及检测3i奖颁奖盛典上颁发了3i奖—"2024年度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 司董事长须颖获此殊荣。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为鼓励多年来奋战在科学仪器研发第一线,为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科学仪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学仪器高技术产业化做出 特别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仪器信息网于2013年发起设立"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 "。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于每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举行颁奖典礼。 奖项设立至2025年已是第12届,本届评选诞生了第13位获奖者 : 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须颖荣 中国仪 器仪表学会分析 仪器分会荣誉理事长闫成德 (左)为 三英精密 董事长 须颖(右)颁奖并合影 三英精密董 事长须颖发 表获奖感言 获奖理由: 须颖博士,是中国科学仪器想高端发展的引领者。 1 9 9 5年获英国华威大学博士学位后,深耕无损检测领域二十余载,在国际著名企业锻炼出国际视野。2 0 0 9年归国,以 科技报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