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

搜索文档
《分析化学术语》历经22载迎来更新,2025年8月份有313份标准将实施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11:56
新标准实施概况 - 2025年8月将有313份新标准正式实施,涵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涉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 [2] - 新标准体系以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为核心,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5] 重点领域标准分布 农林牧渔及食品 - 占比28%(87份),包括蜂王浆、饲料维生素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保健食品成分测定等 [4] - 具体标准示例:GB/T 45625-2025(蜂王浆羟甲基糠醛测定)、GB/T 17818-2025(饲料维生素D3测定) [6][8] 环境环保 - 20份标准聚焦颗粒物成分检测(离子色谱/气质联用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建筑石膏/玻璃纤维企业)等 [9] - 关键技术:HJ 1413-2025(颗粒物中多糖测定)、GB/T 32151.39-2025(建筑石膏企业碳排放核算) [9] 医药卫生 - 11份标准涉及失禁护理产品测试(GB/T 20405系列)、道地药材生产技术(岷当归)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置指南 [9] 石油化工 - 29份标准包括《分析化学术语》更新(22年首次修订,涉及23处术语调整)、塑料性能测试(聚丙烯鱼眼检测)及油气开采材料抗硫化氢要求 [9][10] 电子电气 - 26份标准覆盖人工智能技术指南(TEC预测)、数据安全(GB/T 45230-2025机密计算框架)及激光显示器件性能测试 [10] 其他行业标准亮点 - **汽车制造**:12份标准强化电动汽车充电安全(GB 44263-2024)、轮胎翻新工艺(GB/T 26732-2025) [10] - **机械设备**:20份标准涉及船舶系泊设备(GB/T 45604-2025大抓力锚)、智慧城市交通监测(GB/T 45224-2025) [11] - **能源**:3份标准包括太阳能热发电站集热器测试(GB/T 45234.302-2025)及节水型火电企业评价 [10][1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分析化学领域术语标准更新为跨行业技术应用提供统一规范 [4] - 电子电气领域新增量子随机数发生器(GB/T 45240-2025)和生物特征识别适老化要求(GB/T 45228-2025) [10][11]
煮酒夜话,如何理解“国产替代”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15:25
中美关税战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 - 2025年4月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累计税率达145%以上,中方反制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125% [4] - 5月12日中美达成阶段性缓和,双方加征关税税率回调至10% [4] - 高端分析仪器如液质联用仪、核磁、电镜等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关税战促使国产厂商加速研发投入 [6] - 前处理设备如微波消解仪国产占比从20年前的10%提升至2024年的80%,关税影响已有限 [5] 国产替代的现状与趋势 - 高校和国企采购政策转向强制要求一定比例国产设备,进口采购需书面说明理由 [7] - 国产仪器在中端和常规品类(如原子吸收、气相色谱)已基本满足需求,性价比和服务响应优势显著 [7] - 纯水设备等实验室通用品类因核心元器件不依赖北美,本土市场及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主要目标 [5] - 国产厂商通过技术适配性成功替代进口案例增多,如超纯水系统PK掉进口品牌 [7] 国产仪器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是主要短板,紫外光源等核心部件故障率高 [9] - 设计环节需强化可靠性考量,基础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智能化前提 [9] - ICP-MS等部分高端仪器已可放心选用国产,不必盲目追求极限指标 [9] - 未来技术方向包括:科学仪器与自动化/智能化结合、生物传感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等 [9] 行业协同与差异化竞争策略 - 企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聚焦垂直领域如单细胞分析等前沿方向 [10] - 产业链配套不足问题需通过跨企业协同解决,闭门造车模式需摒弃 [10] - 外企加速本土化生产可能带来价格竞争,倒逼国产厂商技术升级 [6]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资委要求全面梳理进口仪器及零部件依赖情况,国产化成为战略必选项 [6] - 贴息贷款政策从倾向进口转向强制国产比例,直接推动市场需求 [7] - 关税战虽缓和但长期警示效应显著,国产替代从需求升级为行业潮流 [6]
青岛盛瀚创始人朱新勇荣获“2024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企业年度人物”
仪器信息网· 2025-05-13 16:46
行业活动与奖项 - 2025年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在上海召开,参会人数达1700多人[3] - "3i奖-2024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企业年度人物"获奖者为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新勇[4] - 该奖项自2013年发起,每年评选1人,截至2024年共12位企业家当选[7][8] 获奖企业及人物成就 - 朱新勇创立的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连续九年蝉联离子色谱国产品牌榜首,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5] - 2024年集团产值突破5.3亿元,主导建设国家太赫兹产业创新中心,助力青岛成为全国唯二的国家级仪器仪表产业集群[5] - 朱新勇打造色谱智汇中试平台,推动实验室成果市场化,并参与公益事业如建设盛瀚希望小学和高校实验室[5] 奖项评选标准 - 候选人需为企业实际领导人或外企在华最高管理者,所属企业需处于行业前三且无重大负面事故[9] - 评选指标包括企业良性增长、创新突破、产业赋能及责任担当四大维度[10] - 3i奖由仪器信息网和我要测网联合举办,涵盖12类奖项,评审依托权威专家和行业用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