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波消解仪
icon
搜索文档
依旧“国产”,海关总署3662万采购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仪器信息网· 2025-11-21 17:06
采购项目核心信息 - 海关总署计划采购25台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预算金额为3662万元 [1][2] - 采购项目名称为“海关总署2025年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第二批)采购项目”,开标时间为2025年12月10日 [4] - 此次采购是海关总署2025年7月-10月大规模政府采购意向的一部分,该意向涉及23个项目,总计采购1108台仪器设备,总金额达8.91548亿元 [2] 采购设备配置与预算 - 设备采购分为多种配置,包括配置1单价139万元采购8台,配置2单价140万元采购7台,配置1单价130万元采购2台,配置2单价140万元采购7台,以及1台单价330万元的同分辩质谱仪 [4] - 投标人必须对所有货物进行投标,不允许拆包,且同一品目的投标报价不能超过该品目预算 [4][5] - 产品交货期为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日内,质保期为验收合格起3年或以上 [4] 投标人资格与采购政策 - 本项目明确“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进口产品界定为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2][10] - 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并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9][11] - 投标人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且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等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6][7] 投标流程与方式 - 潜在投标人需通过中国海关政府采购网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19日至11月26日,并在线免费下载招标文件 [12][13][14] - 本项目采用海关智慧政采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投标,不接受纸质文件,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10日 [16] - 开标将通过网上开标大厅进行,投标人可登录平台参加开标过程并确认唱标结果 [17]
海关总署释放2800万离子色谱采购订单,明确点名“国产”
仪器信息网· 2025-10-20 17:59
海关总署2025年仪器采购计划 - 海关总署公布2025年7月-10月政府采购意向,包含23个项目,计划采购仪器设备总计1108台,总预算金额为8.91548亿元 [3] - 采购仪器种类广泛,包括PCR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蛋白质测定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微波消解仪、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等 [3]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9月 [3] 离子色谱仪专项采购 - 在“海关总署2025年离子色谱仪采购项目”中,计划采购37台离子色谱仪,预算金额为2821万元 [2][3] - 该项目在投标人资格条件中明确指出“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进口产品界定范围为“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2][3] - 采购分为两个包件,包件1包含3种型号离子色谱仪共23台,包件2包含3种型号离子色谱仪共14台 [4] 采购明细与交付条款 - 包件1采购明细:离子色谱仪1采购10台,单价预算75万元;离子色谱仪2采购10台,单价预算38万元;离子色谱仪3采购3台,单价预算58万元 [4] - 包件2采购明细:离子色谱仪4采购12台,单价预算120万元;离子色谱仪5采购1台,单价预算30万元;离子色谱仪6采购1台,单价预算47万元 [4] - 交货期规定为不得超过正式签订合同后30个日历日,交货地点为分配表中所列出的直属海关关区内的指定地点 [4] - 产品质保期为安装调试经用户验收合格当天起1年,产品因故障停用则质保期相应顺延 [4]
海能技术:科学仪器“小巨人”,液相色谱蓄势待发-20250609
国盛证券· 2025-06-09 09: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科学仪器“小巨人”,全产业链布局构筑竞争优势,有机元素及样品前处理基本盘稳固,色谱仪市场空间广阔且国产替代正当时,发力相关色谱仪产品成长空间大有可为,预计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将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学仪器“小巨人”,全产业链布局构筑竞争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注科学仪器,多领域布局,获多项认证和称号,凸显创新研发能力 [14]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成行业知名企业,2022年登陆北交所 [15] - 截至2025年Q1,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19.21%,管理层稳定且经验丰富 [19][20] - 截至2024年,公司有研发人员136名,占比23.45%,获专利168项,牵头多项科研项目 [22][26]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种”战略,有成熟和新开发产品系列,投资多家企业拓展业务领域 [29][32] - 公司产品分类丰富,覆盖多系列,核心零部件自产化率高,下游客户广泛 [35][38][39] -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双跌,2025年一季度营收0.55亿元,同比增37.9%,净利润回升 [40] - 2024年科学仪器业务等各业务有不同表现,色谱光谱系列收入占比提高 [44] - 公司毛利率领先,期间费用率呈上升趋势,资产负债结构健康,现金充裕 [49][50] 有机元素及样品前处理基本盘稳固,市场地位领先 - 2024年有机元素和样品前处理系列产品营收占比51.95%,构成业绩“稳定器” [55] - 公司在两大核心赛道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核心产品销量领先,持续深化客户服务 [60][63] - 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布局多领域,通用设备部分产品销售有增长,电位滴定仪指标达国际水准 [69][70] 重点布局色谱仪广阔市场,构筑第二成长曲线 - 色谱仪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分为气相和液相色谱,核心零部件协同作用 [73][75][76] - 2019 - 2024年中国色谱仪市场规模从92亿元增至160亿元,CAGR约11.7% [7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3.7、4.5、5.4亿元,归母净利润0.5、0.7、1.0亿元,对应EPS为0.54、0.82、1.13元/股,对应PE为34.8、23.0、16.7x [3]
海能技术(430476):科学仪器“小巨人”,液相色谱蓄势待发
国盛证券· 2025-06-08 2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科学仪器“小巨人”,全产业链布局构筑竞争优势,有机元素及样品前处理基本盘稳固,色谱仪业务成长空间大有可为,看好公司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与高端分析仪器国产化提速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学仪器“小巨人”,全产业链布局构筑竞争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注科学仪器事业,多领域布局,获多项认证,凸显创新研发能力 [14]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成行业知名企业,2022年成功登陆北交所 [15] - 公司持股比例稳定,创始人持股19%,前十大股东持股四成,管理层稳定且经验丰富 [19][20] - 公司研发投入增长,专利众多,牵头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20][22][26]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种”战略,打造独立品牌认知,产品覆盖多系列多领域 [29][35] - 公司产品核心零部件自产化率高,下游客户来源广泛 [38][39] - 受行业环境影响,公司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跌,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著恢复 [40] - 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系列提供稳定现金支撑,色谱后来居上成利润支撑点 [44] - 公司毛利率领先同行业,期间费用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资产负债结构健康,现金充裕运营能力强 [49][50] 有机元素及样品前处理基本盘稳固,市场地位领先 - 公司在有机元素分析及样品前处理领域收入贡献占主导,形成稳固基本盘 [55] - 公司在两大核心赛道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以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为核心确立稳固地位 [60] - 两大核心赛道产品持续深化客户服务,拓展客户规模 [63] - 公司在两大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核心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厂商,参与标准制定 [67] - 公司通过多元资本运作布局多领域,通用设备系列电位滴定仪技术指标达国际水准 [69][70] 重点布局色谱仪广阔市场,构筑第二成长曲线 - 色谱仪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上游技术壁垒高,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73] - 色谱仪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者原理和应用场景有差异,核心零部件协同作用 [75][76] - 国内色谱仪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11.7% [7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3.7、4.5、5.4亿元,归母净利润0.5、0.7、1.0亿元,对应EPS为0.54、0.82、1.13元/股,对应PE为34.8、23.0、16.7x [3]
煮酒夜话,如何理解“国产替代”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15:25
中美关税战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 - 2025年4月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累计税率达145%以上,中方反制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125% [4] - 5月12日中美达成阶段性缓和,双方加征关税税率回调至10% [4] - 高端分析仪器如液质联用仪、核磁、电镜等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关税战促使国产厂商加速研发投入 [6] - 前处理设备如微波消解仪国产占比从20年前的10%提升至2024年的80%,关税影响已有限 [5] 国产替代的现状与趋势 - 高校和国企采购政策转向强制要求一定比例国产设备,进口采购需书面说明理由 [7] - 国产仪器在中端和常规品类(如原子吸收、气相色谱)已基本满足需求,性价比和服务响应优势显著 [7] - 纯水设备等实验室通用品类因核心元器件不依赖北美,本土市场及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主要目标 [5] - 国产厂商通过技术适配性成功替代进口案例增多,如超纯水系统PK掉进口品牌 [7] 国产仪器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是主要短板,紫外光源等核心部件故障率高 [9] - 设计环节需强化可靠性考量,基础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智能化前提 [9] - ICP-MS等部分高端仪器已可放心选用国产,不必盲目追求极限指标 [9] - 未来技术方向包括:科学仪器与自动化/智能化结合、生物传感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等 [9] 行业协同与差异化竞争策略 - 企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聚焦垂直领域如单细胞分析等前沿方向 [10] - 产业链配套不足问题需通过跨企业协同解决,闭门造车模式需摒弃 [10] - 外企加速本土化生产可能带来价格竞争,倒逼国产厂商技术升级 [6]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资委要求全面梳理进口仪器及零部件依赖情况,国产化成为战略必选项 [6] - 贴息贷款政策从倾向进口转向强制国产比例,直接推动市场需求 [7] - 关税战虽缓和但长期警示效应显著,国产替代从需求升级为行业潮流 [6]
海能技术(43047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0: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430476,证券简称海能技术,公告编号 2025 - 062 [1] - 2025 年 5 月 19 日通过中证网“中证路演中心”召开 2024 年年度报告暨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说明会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张振方、董事兼总经理徐渊、董事会秘书宋晓东、财务负责人崔国强、保荐代表人马婧瑶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坚持多品牌多品种策略,有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四大系列产品,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为优势单品,是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 [5] - 液相色谱仪关键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达国外品牌主流产品同等水平,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气相色谱 - 离子迁移谱联用仪性能独特,市场推广前景广阔,色谱光谱系列成营收主要增长点 [5] 行业趋势与公司举措 - 国内科研仪器市场需求 80%以上依赖进口,色谱、质谱等进口依赖度高达 90%以上,科学仪器需实现自主可控 [6] -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理念,研发投入连续 8 年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 20.8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50 余项,其中软件著作权 86 项,贯彻全产业链制造模式 [6] 公司发展目标与规划 - 未来聚焦核心业务,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人均产值为目标,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细分领域领先的科学仪器服务商 [5] - 2025 年继续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提高运营效率,推进业绩增长 [1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3.10 亿元,同比减少 9.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07.17 万元,同比减少 70.99% [11] -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 37.85%,向好趋势明显 [11][20] 公司人才策略 - 2024 年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岗位和平台,对外引进高素质人才,对内强化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成就计划”选拔应届生,员工总数净增加 18 人 [12] 公司股东回报 - 连续 5 年实施现金分红,连续 3 年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资金超 7000 万元 [8][14][15] - 部分高管放弃期权行权,维护股票市场价值 [14] 公司技术创新 - 2025 年 2 月控股子公司白小白科技获“一种 AI 驱动的全自动物联清洗单元及清洗方法”等两项发明专利,公司推进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17][18] 公司合作项目 - 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海能技术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已完成团队组建,推进研发工作 [18][19]
海能技术(430476):分析仪器行业领军者,内生+外延打造全产业链布局
华源证券· 2025-04-29 1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海能技术“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能技术是分析仪器行业领军者,通过内生与外延结合打造全产业链布局,在稳固成熟产品系列基础上培育色谱光谱系列产品,坚持产品梯队布局持续推新完善矩阵,鉴于国内科学仪器国产化趋势及公司产品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29日,海能技术收盘价14.10元,一年最高18.60元、最低6.00元,总市值119258万元,流通市值88480万元,总股本8458万股,资产负债率12.19%,每股净资产5.55元 [3] 投资要点 - 重点布局“悟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GAS”气相色谱 - 离子迁移谱联用仪,推进K2025 Pro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网络版色谱工作站软件开发,开发K2025 Plus液相色谱仪,2024年悟空液相色谱仪和GC - IMS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色谱光谱系列产品收入增长9%达0.79亿元 [5] - 通用仪器系列稳扎稳打,通过增资并购扩充实验室清洗清洁业务及产品线,2024年滴定仪在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水分测定仪销量增长,海森仪器药品检测仪器导入市场,白小白科技深入制药行业,产品应用场景拓宽并进入海外市场 [5][7] 公司概况 - 海能技术成立于2006年,专注为多领域提供科学仪器及分析方法,形成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2024年营收3.1亿元,2025Q1营收0.55亿元(yoy + 3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减少 [6] - “海能”有机元素分析和“新仪”样品前处理两大系列产品奠定基本盘,拥有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优势单品,2024年实现收入1.6亿元,占总收入超50%,毛利率超60%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63、0.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4、0.9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8、18.9、15.0倍,可比公司2025PE均值为39.9X [8][9] 经营理念与竞争力 - 坚持“技术驱动”经营理念,研发投入连续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8.47%,获多项专利,牵头或参与起草多项标准,承担多项科研计划 [9] - 坚持“全产业链制造”战略,设立多个车间和部门,掌握核心制造环节及工艺技术,提升关键部件质量和自产化率,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可靠性和供货及时性,提升行业通用零部件供应水平 [9]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给出2024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资产、负债等项目及对应增长率,还给出毛利率、净利率、ROE等盈利能力指标和P/E、P/S等估值倍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