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秦务员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数聚新动能、智领高质量——数据要素驱动陕西创新发展”有关情况
陕西日报· 2025-10-10 15:09
数字政府效能提升 - 数字政府建设坚持集约化、标准化,组织70家省级部门完成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推动存量应用系统清理整合 [6][28] - 全省政务“一张网”建设全面完成,“一朵云”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年底前将建成全省统一的视频会议等一体化平台 [6][28] - “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35个国家重点事项,累计精简申报材料301项、压减办事环节459个、减少群众跑动133次、压缩办理时限1258个工作日,平均优化率73.20%,办件量超109万件 [6][28] - 依托省政务数据平台实现93个字段免填写、18类常用证照共享应用,并首次在全省推行自然人电子签名,累计提供服务6.9万次 [17][38]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公共数据汇集共享取得进展,组织81个省级部门发布数据资源目录超6000条,数据共享满足率达87.5%,正在组织开放第一批373项政务数据 [7][29]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印发《陕西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完成首批40笔公共数据资源、产品和服务登记 [7][29] - 数据交易市场发展迅速,2024年全省累计实现场内数据交易额3761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场内交易5321万元,预计年底交易额将突破1亿元 [7][29] - 培育发布4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和2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典型应用场景,其中16个获得国家试点示范典型案例 [7][29] 数字经济发展推进 - 平台经济快速增长,今年1-6月陕西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261.2亿元,同比增长8.0%;网上零售额达1307.02亿元,同比增长10.6% [13][34] - 2024年全省商户在网络平台的交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头部消费平台和省内生产性服务平台各占三分之一 [14][35] - 招引京东、阿里、蚂蚁等头部平台企业7个科技型创新主体在陕落地,预计新增就业4000余个,目前已新增800余个 [8][30] - 去年以来在数字化转型等领域6个项目共争取国家资金9600余万元,利用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43个数实融合项目 [8][30] 人工智能发展基础 - 算力供需对接成效显著,举办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对接活动,促成省内算力供给与需求企业签约金额超4.3亿元 [10][31] - 数据标注产业形成以西安为核心,榆林、汉中梯次发展的格局,京东云等头部企业入驻西安高新区,蚂蚁集团在榆林孵化五家数据标注企业 [10][31] - 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西影集团《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电影内容数据集》项目获得国家先行先试试点项目 [10][31] - 法士特、陕文投云创科技两家企业获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西安、宝鸡、榆林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试点城市 [10][31]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省级公共资源归集率和开放数量从2024年初的7%、141项提升至现在的75%、373项,年底前数据目录预计超过8000条 [19][40] - 推进信用、文旅、测绘、气象等领域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前期工作,协调开展收益分配、产品定价等机制建设 [19][40] - 建立数据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超千家,并支持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建设省级数据产业集聚区 [21][42]
以全面数字化赋能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9-30 06:58
数字政府建设 - 数字政府建设围绕综合集成和数据赋能两条主线推进 提升政府效能[1] - 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秦务员""秦政通"平台功能迭代升级 全省政务"一张网"建设全面完成 "一朵云"管理体系初步建立[1] - 国家下发的4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35个 其中29个实现事项全集成和区域全覆盖 累计精简申报材料301项 压减办事环节459个 减少群众跑动133次 压缩办理时限1258个工作日 办件量超109万件[1]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推进政务数据汇集共享 基本形成省级政务数据资源"一本账" 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陕企通""秦信融"等重点应用[2] - 已完成首批40笔公共数据资源、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登记 培育发布4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和20个公共数据应用场景[2] - 加快推进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和数据商培育 预计今年底数据交易额将突破1亿元[2] 数字经济发展 - 以场景创新驱动平台经济企业培育新增长点 招引京东、阿里、蚂蚁等7个头部平台企业科技型创新主体在陕落地 预计新增就业岗位4000余个 目前已新增800余个[2] -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在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6个项目共争取国家资金9600余万元[2] -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初见成效 中欧班列综合服务平台等5个案例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2] 人工智能与数据基础设施 - 坚持把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支撑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千行百业[3] - 建立算力常态化对接机制和全省一体化算力监测体系 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领域应用[3] - 招引培育头部数据服务企业、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等落地 形成以西安为核心 榆林、汉中等市梯次发展的数据标注产业格局[3] - 制定《陕西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行动方案》 法士特、陕文投云创科技获批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4]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陕西)区域功能节点、西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获批实施 西安、宝鸡、榆林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试点城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