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储能车
icon
搜索文档
宏英智能全球首发浸没式储能2.0产品 以“绝对安全”重构储能安全边界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9:02
宏英智能(001266)官微消息,日前全资子公司宏英新能源举行"重构边界,安全无忧"发布会,全球首 发ePower A2浸没式储能产品及移动储能车系列,以"绝对安全"为创新基石,为能源转型提供安全高效 的储能解决方案。 价值层面,该产品可替代柴发、UPS及蓄电池,采用温消一体式方案,浸没液导热率高,电芯液体全方 位换热,导热快,电芯温差小,可降低辅助耗电并深度优化电池一致性。同时搭配自研七天安全预警系 统,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管理,包括初始状态评估、运行性能检测、充放电效率优化和使用寿命预测 等,从而实现系统充放电效率>90%,延长整体使用寿命30%—50%,LCOE降低20%。 空间利用上,基于浸没式储能超高的安全性,产品可应用于多种高安全需求场景,如数据中心、超充 站、钢铁厂、煤矿,地上地下均可部署。其模块化融合设计,抽屉式结构即插即装,同时PCS和高压箱 融合设计,整体排布提升30%空间利用率。 在应用方面,目前宏英新能源的浸没式产品已在数据中心场景应用,项目容量30MW/60MWh,该浸没 式系统替代柴油发电机应急供电,谷期储电、峰期放电,降低运营成本,浸没技术同步解决温度和消防 安全隐患,助力数据中 ...
端午假期迎返程客流高峰 交通部门多举措保障出行安全顺畅
央视网· 2025-06-02 14:15
铁路运输 - 全国铁路6月2日预计发送旅客1790万人次,计划加开列车1279列以增加运力[1] - 广铁集团6月2日预计发送旅客237.3万人次,同比增长9.3%,计划加开夜间高铁92列[1] - 国铁南昌局针对南方主汛期实施防洪关键地段全覆盖巡查,疏通排水设备[1] 民航运输 - 6月2日民航预计发送旅客197万人次,端午节假期全国民航累计发送旅客预计560万人次[3] - 假期航班正常率预计达93%[3] 公路运输 - 6月2日下午回城方向车流量较大,16—18时为易拥堵时段[3] - 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交管协同联动,加强拥堵监测和救援力量配置[3] 新能源出行 - 端午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830万辆次,同比增长33%,占比提升6.6个百分点[10] - 移动储能车通过模块化系统提供灵活充电服务,解决充电桩不足问题[6] - 杭州西湖景区投用30多台液冷超充桩,实现"1秒1公里"极速补能[8] - 智能导航APP实时更新充电站点信息,部分服务区推出"潮汐充电""移动充电枪"等创新服务[10]
用足用好新型“充电宝”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行业动态 - 行业首款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可提前15分钟预报燃爆火灾事故的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能毫秒级响应的飞轮储能系统等前沿解决方案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亮相 [1] - 新型储能行业朝着多元化、高安全、快响应的方向加速演进 [1]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备基础设施,可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 [1] -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1] 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时期末的20倍 [2] - 我国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预计"十五五"时期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 行业挑战 - 新型储能项目实际利用率与快速发展态势不成正比,呈现"一边新能源利用率下滑,一边新型储能调用不足"的矛盾局面 [2] - 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储能电站建设与系统需求缺乏匹配,部分地区过剩或不足 [3] - 市场规则不健全导致盈利模式单一,储能在不同时段电量与容量价值无法体现 [3] - 技术储备不完善,长时储能经济性不足,部分储能技术循环寿命和效率有待提升 [3] 发展建议 - 应科学引导新型储能发展规模、布局和建设时序,确保满足系统调节需要 [4] - 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研究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 [4] - 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电池单体容量、提高系统能量密度、延长电池寿命周期 [4] - 重点推动大容量、长周期、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 [4] 政策导向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明确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 [4] - 新型储能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主导转变,有望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4]
欣旺达(300207):消费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 动储业务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动储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推进全球化布局。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动力和储 能电池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5.29GWh,同比+116.89%,实现收入 151.39 亿元,同比+40.24%,毛利率8.80%,同比-0.37pct。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以方形铝壳电池为核 心,同时积极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等类型产品,并在HEV、PHEV、EREV、BEV 和储能领 域技术布局全面。2024 年,公司储能系统装机量达8.88GWh,同比+107%,实现收入18.89 亿元,同比 +70.19%,毛利率20.39%,同比+1.35pct。储能系统方面,公司积极研发创新,推出行业内首推10 米级 全球最大容量、行业首款2MWh 液冷移动储能车,稳定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持续进行全球化布局, 2024 年,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顺利推进。 2024 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15.18%,同比+0.58pct,归母净利率为2.62%,同比 +0.37pct,2024Q4,公司毛利率为13.36%,同比-1.66pct,归母净利率为1.44%, ...
欣旺达600+Ah大储电芯亮相,性能与安全双跃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1 17:52
4月12日,ESIE 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欣旺达储能携全链产品及解 决方案亮相,并发布10米级全球容量最大、行业首款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真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真机首发,定义移动储能新标杆 跨越5000公里完成严苛路试的欣旺达10米级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成为全场焦点。这款全球首发的2MWh"超 级充电宝",以液冷技术首次引入移动储能、较同类产品容量提升300%、六道安全防线的颠覆性设计,重新定 义行业技术标杆。 专题分享,深度探讨储能技术发展 在电池技术专场论坛中,欣旺达发表主旨演讲并表示未来超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技术演进将聚焦叠片工艺升 级、梯度电极设计、补锂技术优化及低"锂损耗"创新,以实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 同时围绕下一代储能大电芯技术、多场景用户侧储能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等话题展开深度分享,展现了欣 旺达储能在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和移动储能等领域的多元化产品布局和领先优势。 欣旺达芯,赋能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储能电芯方面,欣旺达自研280Ah、314Ah、600Ah+电芯展现出其 在 储能电芯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与场景适配能 力。其中600Ah+大容量储能 ...
中电装储能13款储能产品亮相ESIE 2025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13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中电装储能参加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展示创新实力,通过专题演讲和硬核展品赋能全链条价值提升,还获海外产品认定证书,将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智慧储能产业链集群 [2][44] 展会概况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于2025年4月10 - 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2] - 中电装储能携13款硬核展品及三大主题演讲亮相,国家能源局及中国能源研究会主要领导亲临展区指导 [2] - 中电装储能代表与重大战略客户就用户侧储能市场化机制及新型电力系统协同技术攻坚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2] 专题演讲 - 中电装储能作《高安全储能系统探索与实践》《储能集控系统建设方案与典型应用》《新一代移动储能系统发展探讨》专题演讲,展现创新成果和实践探索 [4][5] 硬核展品 - **1P104S液冷PACK**:采用无阶梯液冷和创新流道设计,精准控温,防护等级高 [7] - **587Ah电池PACK**:支持多维布局,具备多级安全防护,可提供定制化方案 [9][10] - **浸没式PACK**:高安全浸没液兼具散热和阻燃功能,有智能温控和模块化架构,已在高要求场景应用 [13] - **浸没式工商业柜**:制冷高效、温度均衡,风险可控、寿命延长,热失控时安全性高 [16] - **6.25MWh电池舱**:模块化设计,多级防护,支持分布式到集中式衔接和定制化方案 [19][21] - **构网型储能系统**:采用集成方案,交付周期短、容量和地域适配性高 [24] - **飞轮储能系统**:响应速度快、寿命高,可多种形式组合,应用于多领域 [27] - **工商业储能一体机**:具备多种优势,采用“All in one”设计,年出货量超2000台 [30] - **协调控制器柜**:高性能、高精度,可快速功率跟踪响应,满足多台储能变流器接入 [33] - **Ener - Panda户用储能系统高低压版**:容量不同,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扩容 [36] - **移动储能车**:环境友好、功能灵活,供电可靠、自损耗低等 [38] - **BMS**:界面极简,电压检测精度高 [39] - **电池均衡仪**:支持数据一键导出,有软硬件双重防护 [41] 海外认证 - 德国莱茵TÜV集团为中电装储能所属山东电工时代5MWh电池舱产品颁发认定证书,标志其具备进军全球市场资格 [42] 公司发展方向 - 中电装储能将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大研发投入,秉持创新等理念,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造智慧储能产业链集群 [44][45]
欣旺达发布全球首款10米级2MWh液冷移动储能车真机
高工锂电· 2025-04-10 18:43
摘要 欣纪元2000搭载欣旺达自研314Ah电芯,整车容量高达2MWh,相较传统移动储能设备提升300%。 重新定义移动储能安全标准 安全始终是储能行业的核心命题。欣纪元 2000以"不失控、不起火、不爆炸" 为 基准 , 从 电芯、 Pack、BMS到系统级防护 , 构建 起 六道安全 防线。其自研 314Ah电芯经过 针刺、挤 压及车规级液冷 Pack百万次震动 等严苛 测试 , 有效隔绝热失控风险。 在 ESIE 2025储能展上,欣旺达储能正式发布全球首款 10米级2MWh液冷一体式 移动储能车 真机 —— 欣纪元 2000 。 这款被誉为 "超级充电宝"的创新产品,以领先的安全防护体系、高效能源管理能力、极致场景适应性和卓越经济性,为移动储能市场带来了颠覆性解 决方案。 该产品的亮相不 仅标志着移动储能行业迈入新阶段,也推动能源体系向 灵活化、智能化、零碳化 的深度演进。 超级充电宝 打造 "随储随到"弹性能源网络 在 "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电网可靠 性升级、新能源车市场爆发、基建电力需求激增,传统能源供给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 的多元需求。欣 旺达储能依托集团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在 ESIE ...
欣旺达储能: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更高收益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03 21:23
公司概况 - 欣旺达储能是欣旺达集团旗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锂电池储能集成及应用技术,业务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智慧能源五大领域 [2] -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能力,涵盖电芯、Pack、BMS、EMS及系统集成,提供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 [2] - 截至2025年2月,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超20GWh,是国内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储能企业之一 [2] 产品与技术 - 主推600Ah+储能电芯、6MWh+液冷集装箱系统、840kWh直冷户外一体柜及2MWh液冷移动储能车 [3][14] - 创新产品包括314Ah储能电芯、5MWh液冷集装箱系统及全球首款10米级液冷移动储能车(欣纪元2000系列) [3][10] - 液冷技术为核心优势,移动储能车实现"随储随到,极速交付",计划2025年5月量产 [10][11] 项目案例 国内项目 - 浙江武义200MW/400MWh电网侧项目采用5MWh液冷集装箱系统,为浙江省最大电网侧储能工程,纳入省级重点规划 [4] - 山东青岛3.45MW/10MWh工商业项目首创"双5MWh集装箱+EMS智能管控"模式,实现动态增容与综合能源管理 [8] 海外项目 - 澳大利亚5MW/11MWh光储项目30天完成全周期交付,通过SGS认证及AS3000标准,成为直流侧耦合技术典范 [6] 行业活动 - 将参展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SIE 2025),发布2MWh液冷移动储能车真机,展位位于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B1馆 [1][11][15] - ESIE 2025由中关村储能联盟等权威机构主办,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储能行业展会之一 [19] 战略方向 - 以"移动储能+液冷技术"双轮驱动,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灵活化与智能化 [10] - 技术出海加速全球化布局,深度参与海外能源转型项目 [6]
央视解密"超级充电宝":欣旺达移动储能车以硬核技术穿越大半个中国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14 13:49
文 | 欣旺达储能 液冷技术——储能量与安全的双重革命 作为国内首台10米级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欣纪元2000"货箱内集成40个小型电池包,总储能量达2000千 瓦时,相当于普通家庭两年用电量。欣旺达储能研发技术负责人揭秘:"传统风冷技术需预留风道空间,而液 冷通过乙二醇冷却液和优化管道布局,不仅将储电量提升至行业新高,还将电芯温度精准控制在31℃左右, 兼顾性能与安全。" 高温散热难题下的"闪电响应" 从实验室到5000公里外 欣旺达移动储能车以硬核技术穿越大半个中国 2月28日,"欣纪元2000"从欣旺达广东惠州工厂启程,计划跨越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多省市,最终将于4 月初抵达北京。目前移动储能车已完成第一阶段3500公里测试,历经暴雨、雪天与高温考验。欣旺达全程跟 车路测的路试员表示:"车辆在极端天气下表现稳定,结构无松动,功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这辆移动储能 车将于4月初抵达北京后,参加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在福建路段,电池仓高温预警一度导致系统运行中断。深圳研发团队迅速联动路试人员,通过 调整温度控制 逻辑,优化冷却设计并加装隔热层,将温度和温差严格控制在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