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人机协同筛出2600万条数据,七项基准全部SOTA,昆仑万维开源奖励模型再迎新突破
机器之心· 2025-07-04 10:36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杜伟、泽南 大语言模型(LLM)以生成能力强而著称,但如何能让它「听话」,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的奖励模型 (Reward Model, RM)扮演着重要的裁判作用,它专门负责给 LLM 生成 的内容打分,告诉模型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可以保证大模型的「三观」正确。 因此,奖励模型对大模型能力来说举足轻重:它既需要能够准确进行评判,又需要足够通用化,覆盖多个知识领域,还需要具备灵活的判断能力,可以处理 多种输入,并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性。 7 月 4 日,国内 AI 科技公司昆仑万维发布了新一代奖励模型 Skywork-Reward-V2 系列,把这项技术的上限再次提升了一截。 Skywork-Reward-V2 系列共包含 8 个基于不同基座模型和不同大小的奖励模型,参数规模从 6 亿到 80 亿不等,它在七大主流奖励模型评测榜单上全部 获得了第一。 Skywork-Reward-V2 系列模型在主流基准上的成绩。 与此同时,该系列模型展现出了广泛的适用性,它在多个能力维度上表现出色,包括对人类偏好的通用对齐、客观正确性、安全性、风 ...
近20家公司排队IPO,上半年募资额同比暴涨711%,“硬科技”企业缘何青睐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6-28 08:29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27日当周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扬 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 2%至24284 1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4 06%至5341 43点 国企指数涨2 76%至8762 47点 [2]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募资额同比暴涨711% 科技行业公司占比显著 [2] IPO市场动态 - 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 三花智控 周六福 圣贝拉 颖通控股等企业密集上市 拨康视云 富卫集团开启招股 [2] - 近20家科技企业冲刺港交所 包括群核科技 云迹科技 深演智能 奕斯伟 仙工智能 乐动机器等 [3] 政策环境优化 - 港交所2018年推出18A章节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023年新增18C章节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领域特专科技公司 [4]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18A 18C企业保密提交申请 更新《新上市申请人指南》放宽不同投票权架构限制 [4] - 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推出六项金融合作措施 包括优化"跨境理财通"及推动跨境征信合作 [5] 科技企业上市动因 - 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盈利欠佳 长期亏损问题 如海致科技三年累计亏损5 36亿元 亿航智能2024年净亏损2 3亿元 [7][8] - A股再融资收紧背景下 港股灵活配售 供股机制成为科技企业补充资金重要渠道 [8] -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等赛道具备高成长潜力 海外投资者青睐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9] 全球化战略需求 - 赴港上市有助于科技企业搭建国际资本平台 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 如群核科技计划将募资用于美国 韩国 日本及东南亚市场扩张 [10][11] - 特斯联 极智嘉 越疆等企业通过港股对接全球供应链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2]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帮助企业整合全球资源 实现区域向国际化转型 [12] 行业格局展望 - 港股IPO市场呈现"科技+消费"双轮驱动 人工智能产业链将占据主导 预计享有更高估值水平及认购倍数 [6]
特斯联、群核科技等AI公司IPO提速:谁将成今年港股最大标的?
IPO日报· 2025-06-27 17:23
港股AI公司上市潮 - 2024年港股市场迎来AI公司密集上市潮 特斯联、云知声、群核科技等多家企业先后递表或通过聆讯 [4] - 自动驾驶赛道中希迪智驾、驭势科技计划赴港上市 AI机器人赛道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石头科技等头部企业集中递表 [4] - DeepSeek崛起带动中国科技公司价值重估 叠加港股18C政策红利形成IPO窗口期 [5] 市场表现与标杆案例 - 港股流动性改善推动科技股表现 地平线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越疆机器人股价从18.8港元涨至60港元 [5] - 特斯联2022-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8% 2024年营收18.43亿元领跑行业 [8][9] - 商汤科技、地平线等已上市AI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为10.8%-53.6% 特斯联增速显著高于同业 [9] 募资用途与国际化布局 - 群核科技募资重点投向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旗下Coohom产品主攻海外市场 [6] - 特斯联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城市800多个客户 募资将用于TacOS系统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6][7] - 滴普科技2024年营收2.43亿元 估值达68.5亿元人民币 云知声IPO前估值接近90亿元 [8] 行业竞争格局与估值分化 - 港股机构投资者更青睐头部企业 特斯联以216.2亿元估值领跑 极智嘉、群核科技估值超百亿 [8] - 中小型AI公司普遍估值在数十亿元 云迹科技投后估值40.8亿元 仙工智能估值32.7亿元 [7][8] - 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仅占少数 云迹科技2024年营收2.45亿元 滴普科技同期营收2.43亿元 [7][8] 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 特斯联研发团队包含3位IEEE Fellow 研发人员占比52.2%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40.7% [9] - 行业特性决定前期高研发投入 特斯联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9亿元 [9] - AI技术规模化后边际成本降低 后期盈利潜力突出 [10][11]
专家:从“回答问题”到“自主行动” AI重塑空间智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0:41
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 - 2025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空间智能 AI重塑" 吸引了IT与地理信息领域政产学研用单位及海外20个国家的地理信息从业者参会 [1] - 大会探讨AI浪潮下空间智能软件的新技术 新产品 新实践 [1] 空间智能体技术 - 超图软件董事长宋关福提出空间智能体概念 相比大语言模型 空间智能体能够自主思考 主动行动并完成任务 [1] - 空间智能体有望在未来3到5年内改变软件使用方式 为用户带来更智能高效的体验 [1] AI赋能地理信息技术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指出AI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赋能"水银泻地 无孔不入" [1] - AI可自动识别卫星影像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判断与国家空间规划的吻合度 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1] - AI显著提升地理数据处理效率 替代人工完成复杂工作 实现自动化处理且效果更优 [1] 地理信息软件技术普及 - 郭仁忠院士预测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将成为常识性知识 如同读书写字般的基础技能 [2] - 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可能进入小学课本 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 [2]
中外专家学者齐聚北京 探讨AI浪潮下空间智能软件新技术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0:57
行业动态 - 2025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空间智能 AI重塑" 汇聚全国多省份有关部门领导 IT与地理信息领域政产学研用单位代表及20国海外从业者 [1]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经过40多年"引进 消化 吸收 再创新"发展路径 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培育出大批具有国家责任感的民族企业 [1] - 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和市场空间萎缩压力 但优秀企业仍持续加强内部变革 加大"人工智能+空间软件"领域投入 [1] 技术发展 - 大会专题报告涵盖地图泛化与GIS升维 空间智能体创新等前沿话题 展示空间智能软件技术的丰富实践 [1] - SuperMap GIS 2025产品体系发布 在大数据GIS 新一代遥感软件 新一代三维GIS 地理空间AI 分布式GIS 跨平台GIS六大技术体系实现能力提升 [2] - 推出超图空间智能体服务平台(SuperMap AgentX Server)和空间数据转换处理软件(SuperMap TransformX)两款新产品 [2] 产学研合作 - "空间智能创新联合体及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启动 聚焦AI GIS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2] - 联合体研究领域涵盖AI大模型 空间数据库 通用数据库 基础算力环境等核心方向 [2]
空间智能创新联合体及联合创新中心启动 聚焦AI GIS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1:27
6月24日,以"空间智能 AI重塑"为主题的2025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会上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空间智能软件在地理空间感 知、可视化、设计、决策等多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极大提升了软件服务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拓展了 行业应用,将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助推企业优胜劣汰,引领产业全面实现服务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 化。 据悉,联合体由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浙江省国土空 间规划研究院、阿里通义大模型、电科金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 司、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超图软件(300036)股份有限公 司10家单位共同发起。作为首批成员,各单位覆盖技术研发、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等领域,形成多元互 补的创新生态。 "同时,地理信息产业在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突破、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我们应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打造创新引擎,引领产业智能新变革;第二,聚焦应用突破,拥抱跨界融 合新机遇;第三,深化信创赋能,筑牢保障体系新基石。"李维森表示。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 ...
“杭州六小龙”首家冲刺IPO!AI公司掀起港股上市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3:22
港股AI公司上市潮 - 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AI公司上市热潮,包括特斯联、云知声、群核科技等多家AI企业密集递表港交所 [1] - 自动驾驶领域的希迪智驾、驭势科技,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石头科技等公司也计划赴港上市 [1] - DeepSeek的崛起带动资本对中国科技公司价值重估,叠加港股18C政策红利,推动AI公司选择港股IPO [3] 驱动因素分析 - 港股流动性改善和市场信心提升,消费股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表现突出,科技股尤其是AI公司受到青睐 [5] - 港交所18C机制降低上市门槛,已商业化企业市值要求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6]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属性有助于AI公司接触海外投资者,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 [6] 重点公司分析 - 特斯联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38亿、10.06亿、18.43亿,年复合增长率达58%,领跑AIoT行业 [11] - 特斯联D++轮投后估值约216.2亿元,或将成为2024年港股市场最大AI公司IPO [11] - 群核科技拥有"酷家乐"和"Coohom"产品线,计划通过上市募资拓展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6] - 云迹科技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1亿、1.45亿、2.45亿,D轮融资后估值40.8亿元 [10] 行业趋势 - AI大模型领域快速发展,应用落地加速,产品成熟度提高推动上市需求 [3] - 港股市场更青睐行业头部企业,营收规模大、市占率高、技术实力强的AI公司更易获得认可 [9][10] - AI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大,特斯联研发人员占比5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达40.7% [13]
特斯联、群核科技等AI公司IPO提速:谁将成今年港股最大标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8:00
港股AI公司上市潮 - 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AI公司密集上市潮,包括特斯联、云知声、群核科技等多家企业先后递表或通过聆讯 [1] - 自动驾驶赛道有希迪智驾、驭势科技计划赴港上市,AI机器人赛道有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石头科技等公司集中递表 [1] - DeepSeek的崛起带动中国科技公司价值重估,叠加港股18C政策红利,推动AI公司选择港股IPO [1][3] 行业驱动因素 - ChatGPT、DeepSeek等推动AI大模型快速发展,加速AI应用在各行业落地,促使成熟期公司选择上市 [2] - 港股流动性改善和市场信心恢复形成窗口期,消费股和科技股表现突出,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 [3] - 港交所18C政策降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已商业化企业市值要求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 [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群核科技计划将募资用于国际扩张,重点布局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4] - 特斯联产品已覆盖全球160个城市的800多个客户,包括阿联酋、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5] - 港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帮助AI公司接触海外投资者,提升全球影响力并支持业务扩张 [4] 头部公司表现 - 特斯联2022-2024年收入从7.38亿增长至18.43亿,年复合增长率达58%,领跑AIoT行业 [7] - 特斯联D++轮投后估值216.2亿元,或成2024年港股最大AI公司IPO [7] - 对比已上市AI公司,特斯联58%的增速高于商汤科技(10.8%)、地平线(53.6%)等企业 [8]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特斯联研发团队占比52.2%,由3位IEEE Fellow领衔,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8]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3.8%-44.6%,累计研发开支超10亿元 [8] - AI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大但边际成本低,产品规模化后盈利潜力显著 [9] 细分赛道公司数据 - 云迹科技2024年营收2.45亿元,D轮融资后估值40.8亿元 [6] - 滴普科技2024年营收2.43亿元,IPO前估值68.5亿元(9.35亿美元) [6] - 云知声、驭势科技、仙工智能IPO前估值分别为90亿、73亿、32.7亿元人民币 [7]
特斯联邵岭:空间智能是构建世界模型的必要前提,两者紧密相关
IPO早知道· 2025-06-23 12:59
空间智能与World Model的关系 - 空间智能和World Model不是同一概念但紧密相关 空间智能提供空间感知和理解能力 是构建准确全面World Model的必要前提 [2][4] - 空间智能是计算机视觉的高级呈现 需要机器具备感知、理解、推理并与三维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 重点在于理解物体间空间关系及环境上下文 [2] - World Model是对环境的内部表征 能预测未来状态并支持规划 需依赖空间智能感知的信息整合 [4] 空间智能的技术价值 - 空间智能是继语言智能后AI发展的关键步骤 能弥合"感知"与"行动"的差距 解决当前AI难以将感知转化为有效行动的问题 [3] - 通过空间智能 人工智能系统可感知环境、识别物体关系 并将信息整合到内部表征 World Model则帮助将空间信息转化为行动 [4] 空间智能的实现路径 - 实现路径多样化 包括LWM大世界模型、显式知识推理、多模态融合、具身智能探索等 不同技术路径在特定场景各有优势 [5] - 未来技术将趋向融合 如知识图谱融入大模型增强推理 或利用具身智能优化数据收集 特斯联采用空间数据知识、领域模型工具、AI智能体等多技术融合方案 [5] 特斯联的技术应用 - 特斯联通过构建知识库和系统工具 结合空间感知模型技术 增强模型的空间感知能力 推动空间智能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 [5] - 公司研究成果聚焦3D场景理解 空间智能战略体系升级 并在阿联酋图书馆等场景实现具身智能全场景服务 [10]
特斯联邵岭:以多模态统一空间模型打造空间智能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6:05
空间智能技术发展 - 大模型技术通过架构革新与多模态融合重构空间智能底层逻辑,推动其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2] - 空间智能旨在处理物理世界多样性、复杂性导致的细致空间推理,使机器以类人方式与3D环境互动[2] - 深度学习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表现突出,但集成多数据类型与执行复杂任务仍面临挑战[2] 特斯联技术布局 - 公司研发多模态融合空间智能大模型,结合预训练与强化学习技术,打造类人思考、长期记忆的AI智能体[4] - 技术实现依赖计算机视觉、三维表示学习、视觉-语言模型(VLMs)、强化学习及环境模拟等算法[4][6] - 已部署AIoT端侧设备采集数十种模态数据(文本、视觉、声音、环境参数等),解决数据不足问题[7] - 采用动态自适应时序同步技术实现多模态数据语义空间对齐[7] 应用场景与研发规划 - 短期目标为移动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开发具备个性化能力的AI智能体HALI[8] - 长期方向从专用智能体向通用智能体发展,探索高维空间智能、自主学习及多智能体技术[8] - 海外市场聚焦智慧建筑、智慧园区和智慧能源领域,增强中国技术全球竞争力[7] 行业竞争优势 - AIoT基因使公司在多模态数据采集、软硬件一体化及场景理解方面具备先发优势[6] - 覆盖多区域的设备网络可获取多样化实时数据,提升模型鲁棒性与泛化性[7] - 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项目与产品,形成行业数据理解与处理经验壁垒[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