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米脂小米
icon
搜索文档
神东煤炭:解锁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7:13
核心观点 - 神东煤炭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对口支援单位 自2016年起持续帮扶陕西米脂和吴堡两县 通过产业培育 民生改善和党建联建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 [1] 米脂县产业帮扶 - 投资450万元建成谷子航天育种繁育基地 使亩产从300斤提升至800斤 农户3亩地净赚1.2万元 [4] - 建立完整谷子产业链 引进加工设备实现收割 脱粒 加工 包装一体化运作 产品销往全国 [4] - 通过党建联盟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改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硬化 太阳能路灯和文化广场建设 [5][7] 吴堡县产业帮扶 - 投入300万元启动黄河滩涂覆土工程 免费提供30吨瓜种和200吨有机肥发展沙地西瓜产业 [9] - 种植面积扩大至500亩 亩产达4000公斤 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 带动全村人均增收6000元 [9] - 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包括修缮产业坝防黄河水侵蚀 建设冷库实现错峰销售 [11] 文旅融合发展 - 利用黄河沿岸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 打造集农业观光 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12][13] -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美化和标识牌设置 [12] 消费帮扶体系 - 搭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 通过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等活动帮助农产品打开市场 [14] - 在食堂设置农产品展示区 组织品鉴活动 并利用电商平台开设帮扶专区进行直播带货 [14][15] - 2024年帮助两县销售农产品超1500万元 特色产品进入全国20余个城市 [16] 帮扶规模与成效 - 9年累计派驻32名驻村干部在产业培育 民生改善和党建联建领域精准发力 [1] - 帮扶措施涵盖技术支援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链完善和销售渠道拓展等多维度 [4][9][14]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21 08:30
政策导向与区域发展 - 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以激活发展动能实现优势互补 [1]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实践 [1] - 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将推行医疗教育科技管理领域"小组团"援藏模式助推阿里地区高质量发展 [1] 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 - 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2] - 通过小区邻里服务站建设和"实事好事难事"三张清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 - 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培育深度融合发展小米苹果生态旅游美食加工农村电商等多元产业 [2]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 - 采用"企业包销+西农技术+村民入股"模式发展莓类产业园带动群众增收 [2] 作风建设与创新实践 - 运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3] - 巩固完善"1+5+N"基层治理模式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 [3]
5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84万平方千米 改造黄土地 披绿又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50
当黄河遇上黄土高原,黄河与黄土激荡,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统筹推进。前不久发布的《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底,黄河流域植被面积54.13万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 69.07%。5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84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由"黄"转"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黄河之畔、高原之上,一个个曾 经饱受黄沙漫天、水土流失困扰的村子,持之以恒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复生态,山梁披绿,河流变 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不仅有效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还带动绿色产业发展。近日,记者来 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乡村,采访相关部门和当地群众久久为功扩绿兴绿护绿的奋斗历程。一个个生 态之变的缩影再次印证,保护生态环境、壮大美丽经济,就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 释放巨大效益。 ——编者 甘肃天水麦积区花牛镇南山花牛苹果基地—— 山窝窝长出智慧果园 远处,层层梯田环抱山峁;近处,颗颗苹果缀满枝头。走进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南山花牛苹果基 地,虫情测报仪、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分布其间,苹果园满满科技范。 "有了这些宝 ...
米脂小米,脱壳而出
新京报· 2025-07-08 15:16
智能仓储与加工 - 益康公司拥有陕北最大小米加工中心,智能仓库面积达47米×19米(相当于两个标准篮球场),配备24排×10列×11层货架,总容量2638吨,恒温8摄氏度[1] - 仓库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从谷子进厂到发货全流程18道工序自动化监控,完全替代传统库管员[1] - 2024年公司销售3万吨小米,销售额约2亿元,加工能力将从4-5万吨扩至6-7万吨[5]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米脂县已形成锅巴、月饼、即食米粉等10家深加工企业,并向小米乳、面膜、咖啡等高附加值产品拓展[2][6] - 青创联盟开发三条生产线:蒸煮线(粽子/凉糕)、烘焙线(锅巴/月饼)、肉制品线(预制菜),其中锅巴还原80年代膨化工艺,月饼含40%小米粉[6] - 副产品经济兴起:米糠价格从1元/斤提升至4-5元/斤,用于酿酒、醋及食品辅料,益康公司新建米糠生产线日处理200吨谷子可产14吨高价值辅料[7][8][9] 品种创新与种源控制 - 米脂县通过航天育种培育自主品种"米谷一号""米谷二号",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20%,蛋白质等营养指标更优[10][11] - 新品种在海南繁育基地加代选育,已启动登记认证,目标替代依赖外省的晋谷21号[10] - 县政府联合陕西农发集团投资超5000万元建设小米乳、米粉生产线,并计划引入"百吉猫"锅巴品牌打造休闲食品基地[11] 品牌建设与营销升级 - "米脂婆姨"品牌成功注册后成为地方特色标识,小包装礼品市场覆盖延安、榆林等地[3][4] - 县政府通过北京/西安展会、授予"中国小米之乡"称号强化品牌,正建立第三方认证体系规范品牌授权[13] - 文创工坊开发小米贴画等衍生品年销售60-70万元,推动"小米+文旅"融合[11] 技术瓶颈与人才需求 - 深加工面临低筋粮易碎、发酵杂质高等工艺难题,如纯小米酿酒需掺50%高粱保证质量[7] - 行业普遍缺乏食品工艺、市场营销人才,县政府与西北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博士研发团队[9][13]
种小米的多了,火出圈的为何是米脂?|新京智库
新京报· 2025-06-10 16:05
米脂小米的独特品质 - 米脂小米以"黏、香、浓、亮"的粥质著称,生育期长达四个半月,昼夜温差大促进干物质积累,形成香味足、米油厚的特点 [2][4] - 当地采用13个本地和改良谷子品种进行50亩试验田种植,实施"种子到种植全过程控制",包括定标准、定灌水时间、定施肥流程 [2] - 米脂小米种植区域位于无定河河东地带,具有排水性好、地下水丰富、地形适合滴灌系统的地理优势 [2] 品种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18年启动航天育种项目,2020年优选种子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太空,同时采用化学诱变、伽马射线诱变及基因编辑等方法加速新品种培育 [3][4] - 重点选育"米谷1号""米谷2号"等新品种,目标为蛋白质含量高、抗倒伏、抗白发病且适应旱作农业条件,目前处于良种繁育和小面积示范推广阶段 [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团队自2019年起参与建设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解决品种退化、栽培粗放、机械化率低、品牌意识弱等关键短板 [10] 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青创联盟公司2022年营收突破1亿元,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2300万元,开发30多个深加工产品如小米甑糕、杂粮大列巴等网络热销品 [8][9] - 米脂县2018年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2023-2024年在北京、西安举办"米脂小米高质量发展大会",并拓展国际市场如白俄罗斯 [10][12] - 县政府制定《"米脂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标志标识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库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 [10][12] 商业模式创新 - 青创联盟公司创立"桃花峁"品牌,推行"订单农业"模式,对普通种植户、贫困户、残疾人分别实行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0.4元、0.6元的收购政策 [6] - 公司与73个村党支部建立结对关系,统一提供种子和有机肥料,建立溯源体系,2022年加工能力突破20万吨 [6][11] - 通过电商平台、展销会、直播带货等多渠道营销,"双11"期间网络销售曾实现连续三年翻番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