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金属异型材
搜索文档
绑定全球龙头,卡位黄金赛道,康瑞新材IPO加码钛合金全产业链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1-07 10:44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大潮中,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其发展水平 直接影响国家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作为一 家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正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及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冲刺深交所主板IPO。此次IPO不 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更是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高性能金属材料供应链自主可控能 力,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 技术为基,构建全流程精密制造体系 历经二十余年的专注与深耕,康瑞新材已成功构建起以钛合金熔炼、精密轧制、轧制复合、拉拔及热处 理为核心的精密金属材料全流程技术体系。该体系并非单一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多项核心工艺的深度 融合与协同创新,确保了从基础材料到精密成型的每一环节均具备卓越的控制能力与高度一致性。近三 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高达16,615.42万元,持续为技术体系的扩展与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截止2024年 末,公司已获得境内外授权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自主创新 ...
康瑞新材IPO前朱卫夫妇套现1.2亿 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及存货达10.44亿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资料显示,康瑞新材成立至今已有24年。2021年10月,康瑞新材完成股份制改制。2025年6月末,深交 所正式受理了公司的首发申请。 IPO申请被受理仅数日,康瑞新材就被抽中现场检查。到目前,由于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 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深耕精密金属材料20余年,康瑞新材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且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 被抽中现场检查已有数月,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IPO按下暂停 键。 按照计划,康瑞新材拟在深市主板上市,募资规模11.05亿元。当前,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发行前,康瑞新材的实控人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超 七成股权。IPO前,包括现金分红及转让股权变现在内,朱卫夫妇合计套现约1.2亿元。而康瑞新材本次 拟使用2亿元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必将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家精密金属材料企业,康瑞新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 ...
康瑞新材IPO前补税,朱卫夫妇套现+分红超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45
IPO进程与监管审查 - IPO申请刚获受理即被抽中现场检查 属于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1][2]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 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IPO终止率达72.73%[2] - 公司目前IPO进程已进入问询阶段[3] 公司历史与税务合规问题 - 公司初创期为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税收优惠 曾找中国台湾人王聪贤代持25%股权[5] - 2023年12月上市辅导期间 公司补缴了2001年至2005年因代持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的税款及滞纳金 实控人朱卫支付合计632.77万元[7] - 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 因经办人员工作疏忽漏报进口货物运输附加费 公司被海关处罚 漏缴税款110,086.73元并缴纳滞纳金16,510.09元[8] - 实控人LI LI(李莉)持有加拿大国籍[9]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交易 - 截至递表前 实控人朱卫和LI LI(李莉)夫妇合计控制公司总股本的72.52%[10] - 2022年及2024年 公司进行现金分红 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及5000万元 实控人夫妇据此至少分得6000万元[12] - 2023年9月 LI LI(李莉)和朱卫控制的江阴康德以八折价格向比亚迪转让股份 合计套现约7,499.99万元[12][13] - 同期 比亚迪及其他6家投资机构以54元/股的价格认购公司619.24万股新增股份[13] 财务业绩与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快速增长 分别为10.53亿元、24.86亿元、29.98亿元 2023年及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36.01%和20.59%[15][16]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5.45万元、2.27亿元、4.15亿元 2023年及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为531.74%和83.17%[15][16] - 2024年公司向第二大客户比亚迪销售产品创收8.41亿元 占当期总收入的28.42%[14] - 公司超七成营收来自全球消费电子龙头企业X公司产业链 前五大客户包括富士康集团、比亚迪、长盈精密等 多为苹果公司供应商[17] 研发投入与募资用途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666.95万元、4,826.24万元和8,122.2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8%、1.94%和2.71%[18] - 2024年研发费用率2.71%高于行业平均值2.44% 主要因新增41名研发人员及研发布局新产品新技术 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增长65.86%至3,928.44万元[19][20][21] - 公司拟IPO募资11.05亿元 主要用于年产5000吨钛合金材料项目(5.98亿元)、年产4000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项目(2.16亿元)、研发中心建设(9,044.89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22][23] 财务内控与资金状况 - 公司曾存在个人卡收款、第三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转贷、无真实交易背景票据交易等财务内控不严情形 相关行为已整改[25][31] - 2020-2024年期间 公司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 通过合并范围内主体及第三方取得银行贷款合计7.77亿元 相关借款本息已于2023年底前清偿完毕[26][27][28][30][31]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56亿元 短期借款1.15亿元 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3.04亿元 存在1.63亿元短债缺口[24] - 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8.59亿元 同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亿元 用于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3.6亿元[23][24]
康瑞新材深交所主板IPO“已问询” 深耕精密金属材料领域二十余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9:02
上市审核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7月15日深交所主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拟募资总额为11.0493亿元 [1]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投资于四个项目:年产5,000吨钛合金材料项目(投资额59,810.18万元)、年产4,000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复合材料项目(投资额21,638.13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额9,044.89万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20,000.00万元),总投资额为110,493.20万元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深耕精密金属材料领域二十余年,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以钛合金熔炼、精密轧制、轧制复合、拉拔以及热处理为核心的全流程技术体系 [1]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包括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精密金属异型材、精密金属磨光棒、精细金属丝、精密金属管等,覆盖钛-铝复合、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等多种金属材质 [1] - 公司已布局金属制粉、粉末冶金、金属3D打印等金属精密制造技术,并建设了钛合金材料生产线,其钛合金精密异型材等产品已使用自产钛合金材料 [1][2] 产品应用与客户关系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以及日用消费品等领域,目前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 [1] -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产品全面覆盖智能手机金属材质外观结构件材料(如边框、按键、SIM卡卡托、摄像头圆环)以及智能手表等产品的金属结构件材料 [1] - 公司终端客户以X公司、Y公司为主,与富士康集团、比亚迪、长盈精密、领益智造、蓝思科技、联丰集团等大型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服务商形成了稳定合作关系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度的10.53亿元增长至2023年度的24.86亿元,并在2024年度达到29.98亿元 [2]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度的4,755.6万元显著增长至2023年度的2.29亿元,并在2024年度达到4.04亿元 [2]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2022年度的4,755.60万元增长至2024年度的41,068.2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从2022年度的0.95元增长至2024年度的7.25元 [3]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度的12.94%大幅提升至2023年度的39.54%和2024年度的35.51% [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24年度为85,930.56万元,相比2023年度的-3,043.90万元有显著改善 [3] 资产与研发状况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2年度的88,080.51万元增长至2024年度的267,009.3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度的37,561.29万元增长至2024年度的132,814.72万元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2年度的43.06%下降至2024年度的30.51% [3]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分别为3.48%、1.94%和2.7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