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头鸭
icon
搜索文档
“95后”女掌门张子越承父业扎根乡土 三产融合谱写6000万产值田园新篇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4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李璟 深秋的荆楚大地,丘陵连绵起伏,层林尽染。10月28日,在湖北大金龙农牧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循 环养殖基地里,一辆观光车穿梭在果林与鱼塘之间,开车的姑娘扎着利落的马尾,她就是公司总经理张 子越,一位1997年出生的"新农人"。她用八年时间,在父辈打下的基础上,让一片丘陵蜕变成集种养 加、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作为年轻一代农人的代表,张子越的经营理念与老一辈相比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农业是一份需要耐心 的事业。"她说,"无论是我们这一辈,还是老一辈人,最相通的一点还是想做出好产品。" 从象牙塔到田园大地 张子越的农业之路,始于一场偶然的产业转型。 她的父亲原本深耕工程与矿山开采领域,常年辗转于各个项目之间,经营模式零散且缺乏长远规划。响 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父亲决定转型农业,希望找到一份能长久传承的事业。彼时, 张子越还在武汉一所大学攻读财会专业,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 命运的齿轮在2016年悄然转动,父亲开始投资农业板块,同时将产业账务交给她打理,希望借此锻炼女 儿。从此,张子越开启了"校园+农场"的双重生活——周一到周五,她在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特色产业联农带农 推动乡村共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8:13
南昌县南新乡大港村种鸭养殖产业 - 种鸭养殖基地成立于2011年,年出栏绿头鸭100万羽,年孵化鸭苗300万羽 [1] - 基地每日产蛋量约12000枚,拥有20余台全自动孵化机不间断工作,为省内100余家养殖基地供应鸭苗 [1] - 采用绿色循环小水系种鸭养殖技术,鸭粪经生物发酵转为有机肥用于种植,养殖废水沉淀后用于莲藕种植,实现生态养殖 [2] 公司运营与联农带农模式 - 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鸭苗及技术指导,出栏后统一收购,带动当地种鸭产业发展 [2] - 已与南昌市100余户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2] - 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带动农户”模式,由基地统一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 [4] 南昌县幽兰镇潭林村蔬菜种植产业 - 蔬菜种植基地自2021年流转田地300多亩发展至目前620余亩,采用轮作方式种植多种常见果蔬 [4] - 基地年产果蔬近1.7万吨,引进水肥一体浇灌设施和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保障蔬菜绿色安全 [4] - 基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日常管护及采摘需大量劳动力,当前雇佣农户5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 [4] 南昌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策略 - 南昌县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设施蔬菜、家禽养殖等优势产业 [2] - 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有效推动农业增效和百姓增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