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

搜索文档
河北加快推进农业灾后恢复生产
新华社· 2025-08-02 05:38
交通畅通是农业救灾和农产品外运的重要保障。保定市易县独乐乡是当地有名的林果种植大乡,全乡林 果种植面积3.5万亩,眼下正值桃子成熟上市的关键时期,强降雨导致部分路段受损,鲜桃外运受阻。 新华财经石家庄8月2日电(记者赵鸿宇、秦婧)近段时间,河北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对农业生产带来 不利影响。河北各地各部门闻"汛"而动,组织党员干部、农技专家下沉一线,开展农田排水、农技指导 等工作,尽可能帮助受灾群众挽回损失。 保定市易县塘湖镇野沃村村民孟张云种植的2亩玉米因灾绝收,看着地里的景象,他一度犯了愁。易县 农业农村局技术站副站长耿博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田间,手把手为他进行灾后种植指导:"眼下 首要的是清除地表杂物,及时平整土地、疏松土壤,破除暴雨造成的土壤板结。县里已联系好了油菜、 白菜、萝卜等蔬菜种子购买渠道,等土壤条件适宜,就可以抓紧补种。" 张家口市沽源县平定堡镇二道渠村2000多亩农作物在洪水中受损,村党支部书记赵明带领村民积极恢复 生产。"我们协调了多台大型机械,对积水农田紧急挖掘排水渠,同时疏通下游河道,确保排水畅通。 对积水特别严重的地块,还专门抽调了大型抽水设备,争分夺秒排空积水。"赵明说,在排水 ...
夏季这几种水果,吃对了解暑又健康!
央视新闻· 2025-07-24 22:14
西瓜 - 冰镇西瓜可能刺激食道和胃黏膜 建议室温放置后再食用 [3] - 最佳食用时间为两餐中间或运动后半小时 切开的西瓜室温下4小时内食用完毕 冷藏不超过一天 [4] - 挑选口诀"一看二拍三比较":熟瓜底部发黄有黄斑 拍打有闷响和震动感 细条纹呈"十字叉"状 [5][6][7] 桃子 - 富含维生素 果酸和钙磷等 可补充汗液流失的无机盐 [9] - 低热量适合减重 膳食纤维稳血糖 抗氧化物含量高 [10][11] - 油桃更耐储存 黄桃血桃抗氧化强 白粉桃金红桃适合减重 过敏者建议选油桃或去皮 [12] 山竹 - 抗氧化性主要来自果皮 食用时仅追求口感 [14] - 挑选时观察底部脐蒂"花瓣"数量 瓣数越多果肉越多 [15] - 新鲜山竹果柄萼片呈绿色 果壳紫红有弹性 大果品质更优 [16][17] 雪莲果 - 低聚果糖含量占干物质45%-65% 被称为"低聚果糖之王" [19] - 低聚果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调节肠道菌群 动物实验显示辅助降血糖效果 [19] - 每日食用不超过1个 过量可能导致腹泻 [20]
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赴泗水开展“林农点单我来服务”科技下乡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7-21 13:29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林业科技服务 - 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团队赴济宁市泗水县开展"林农点单 我来服务"科技下乡活动,聚焦桃树高效栽培与管理技术 [1] - 活动通过理论培训与田间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桃农送去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并赠送科技资料和生产物资 [1] - 济宁市、泗水县林业技术人员及桃农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1] 桃树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 - 泗水县作为鲁西南地区重要的桃树种植区,面临桃园老化、品种混杂、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下滑 [3] - 桃农亟需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升级来提升竞争力 [3] - 活动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彭福田、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张安宁等权威专家,围绕桃树轻简化栽培、品种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展开系统培训 [3] 科技培训与田间指导 - 专家通过图文展示讲解桃树产业发展趋势、优良新品种特性及科学布局方案,并针对树势过旺、夏季黄化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 桃农反馈修剪方法和施肥时机不当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培训后收获颇丰 [4] - 专家团队在桃园现场指导修剪技术,演示主枝开角保持在45-60度、结果枝组均匀分布等关键技巧 [5] 绿色防控与品种改良 - 专家强调生物防控的重要性,指导桃农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5] - 针对当地桃园品种杂乱问题,专家推荐优质新品种并讲解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5] - 桃农对嫁接技术学习表现出高度热情,认为解决了品种改良难题 [5] 长效服务机制与产业推广 - 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定期回访桃农并跟踪技术应用效果 [11] - 泗水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表示将推广桃树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动桃产业提质升级 [11] - "林农点单 我来服务"活动已累计服务桃农5000余人次,推广新技术20余项 [11] 科技赋能产业成效 - 活动向桃农赠送《桃树高效栽培技术手册》《桃树病虫害防治图谱》等实用技术资料 [9] - 济宁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表示活动实现按需服务、精准施策,将在全市推广桃树高效栽培技术 [9] - 圣水峪镇副镇长表示镇政府将落实专家建议,帮助桃农提升种植效益 [11]
桃子更甜的密码(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2
桃子甜味的科学原理 - 中国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成果,揭示桃子甜味的关键是一种特殊蛋白质,该蛋白质在桃子积累蔗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1] - 这一发现为培育风味更好的桃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湖北枣阳桃产业发展模式 - 枣阳凭借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实现从5月中旬到11月初月月有鲜桃上市 [2] - 产业链纵向延伸:科学种植→精深加工(桃酒、桃胶)→农文旅融合(非遗展示、音乐派对) [2] - 产业发展使群众收入显著提升,2025年当地已形成"桃经济"多元生态 [2] 产业发展方法论 - 成功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枣阳案例证明需立足自身优势深挖资源潜力 [2] - 需保持市场敏感度,如浙江义乌商人余永远通过多次尝试最终锁定卷发棒细分市场 [3] - 转型需把握节奏,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要平衡新旧动能转换,避免激进改革 [3] 成熟产业的特征与价值 - 成熟产业具备抗风险能力,能从容应对外部冲击和转型挑战 [4] - 产业成熟度提升直接增强国民经济韧性,被外媒评价为"中国日益受到全球赞赏"的关键因素 [4] - 发展成熟度与国际化程度正相关,体现"成熟的世界大国"特质 [4]
石头山种出果满园(美丽中国·这里的荒漠化这样治)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 - 贵州毕节黔西市古胜村通过近20年生态治理,将石漠化严重区域转变为森林覆盖率74.44%的绿洲,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500元增至1.45万元 [5][7] - 治理策略采用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分区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 [5] - 全村果树种植面积从250亩扩展至3402亩,主要品种包括核桃、柿子、樱桃、枇杷等 [7][13] 技术推广与管护 - 林业站推广"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将果树成活率从50%提升至90% [10] - 退耕还林政策提供每亩每年222元补贴或150斤稻谷/苞谷,持续5年并可延长,鼓励农户转型 [11] - 种植大户冯长国通过精细化管护实现枇杷每斤溢价2元,年总收入达15-16万元 [13][14] 产业升级与多元化 - 古胜村举办樱桃节并发展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推动农旅融合 [15] - 黔西市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2.1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7.12% [15] - 农户采用"果树+套种"模式,在挂果前套种苞谷、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 [11][14]
鲜桃旺销甜蜜增收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7
市场销售表现 - 桃子整体销售热度走高 水蜜桃 油桃 黄桃为销量前三品类 鹰嘴桃 黄金蟠桃同比增速超7倍 [1] - 山东临沂蒙阴 江苏无锡阳山 四川成都龙泉驿为销量前三产地 蒙阴桃占总销量16% [1] - 泰安肥城 宁波奉化 安徽砀山等产地销量快速增长 [1] 消费人群特征 - 26-45岁人群为消费主力 销量占比近70% [1] - 女性消费者贡献近60%销量 [1] - 男性偏好冬雪蜜桃 血桃 脆桃等爽脆口感品类 女性青睐黄金油桃 纽扣蟠桃 黄桃等甜润果形 [1] 消费偏好与区域分布 - "爆甜多汁" "皮薄多汁" "现摘新鲜"为消费关键词前三 显示口感 外观 新鲜度为核心决策因素 [2] - 华南 华东为主要消费区域 广东 北京 江苏居销量前三省份 [2] - 西部市场表现活跃 新疆 海南 西藏等地销量同比显著增长 [2] 行业发展趋势 - 冷链物流普及与平台供应链下沉推动消费区域扩展 [2] - 需围绕产地特色与细分口感构建品牌识别 掌握消费心理以推动产业升级 [2]
听听李福贵的这句话——“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比赚钱更让我觉得富足”
河南日报· 2025-07-10 07:31
商业模式 - 通过二手四轮小货车在山区流动销售豆腐、蔬菜和点心等商品,价格低廉(西葫芦五毛一斤、凉粉两块钱半盆)并经常赠送点心 [1] - 利用自媒体平台分享与山区老人互动视频,积累数百万粉丝并形成情感连接 [1][3] - 从单纯卖货扩展到提供晒麦子、拍照、代打电话等增值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1] 用户群体 - 主要服务对象为太行山区留守老人,建立家人般的情感纽带 [1][2] - 视频观众中包含大量山区老人的亲属,形成"大型认亲现场"的互动效应 [3] - 通过展现真实生活场景引发年轻观众共鸣,传递正能量价值观 [3] 运营策略 - 采用薄利多销策略,主动抹零(三块七抹成三块)但被老人反向要求"加几毛凑整" [2] - 视频内容聚焦生活改善过程(爷爷舒展的皱纹、母亲学会点头回应),拒绝卖惨营销 [1] - 将商业行为转化为情感交流,老人担心其亏本而节制消费,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2] 社会价值 - 搭建城市与山区的情感桥梁,使留守老人生活状态获得社会关注 [1][3] - 改变传统商业逻辑,证明"传递价值比赚钱更重要"的新型商业理念可行性 [3] - 激发年轻人关注老人群体的社会效应,视频留言区成为代际情感连接平台 [3] 发展历程 - 2020年从打工返乡,初期通过三轮车销售煎饼、桃子和蔬菜 [1] - 2023年初升级为四轮小货车,扩大服务范围至多个山村 [1] - 从单纯谋生转变为"传递善良"的使命驱动型商业模式 [2][3]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9:35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产业 - 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上猷阁村蓝莓种植基地今年产量约2.5万公斤 市场价每公斤40元至50元 [2] - 上猷阁村2019年利用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扶持资金开始种植"蓝美1号"蓝莓新品种 现已开发蓝莓汁 蓝莓酒 蓝莓酱等延伸产品 [2] - 宁波市余姚市丈亭镇渔溪村杨梅种植户超1.5万户 今年鲜果销售额预计超3亿元 梅农王家定70亩大棚杨梅去年收入80万元 [4] - 浙江省杨梅总产量预计达74万吨 形成浙东 浙南 浙中三大优势产区 [4] - 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90后"新农人周丹采用水旱轮作模式 承包2000多亩水田种植水果玉米 甜糯玉米等品种 [8] 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 上猷阁村计划探索"农业+文旅+研学"融合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2] - 余姚梅农采用大棚种植技术使杨梅采摘期提前20多天 提升果实品质 [4] - 开元村新农人实施水稻 玉米协同轮作 玉米秸秆作为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 [8]
盐碱滩变“金麦田” 石山成“致富山” 戈壁荒山改造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央视网· 2025-06-18 14:27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戈壁荒滩改造项目 - 柯坪县将5300亩戈壁荒滩改造为小麦试验田并迎来首次丰收 [1] - 当地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高效采收确保颗粒归仓 [1] - 2023年10月启动清淤造地项目引入先进技术改良土壤并建设高标准农田 [3] - 试验田面积从2024年的500亩大幅增加至5300亩 [3] - 项目配套节水滴灌技术并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培训等政策支持 [3] 贵州印江县朗溪镇石漠化治理与水果产业 - 朗溪镇1.2万亩石漠化治理区桃子李子进入采摘期 [4] - 昔蒲村村民通过嫁接技术改良桃树品种显著提升品质和产量 [6] - 河西村推行多元化套种发展李子柑橘等产业效益明显增加 [8] - 朗溪镇水果年产量突破600万斤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8] - 当地通过培土增地退耕还林等措施使荒芜石山变为郁郁葱葱果林 [8]
一颗桃子的两岸融合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8:22
农业产业发展 - 邵武闽台农业融合示范基地种植多品种水果,包括桃子、西梅、日本枇杷、梨等11个品种,并推广台湾月光米,采用订单式销售,订单发往北京等地 [2] - 基地内汇聚多家台资及本地企业,形成"以桃为核、多业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邵武市已吸引10余家台资农业企业落地 [4] - 大地生机(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台湾果蔬保鲜技术,年加工本地黄精、竹荪等特色农产品超2000吨,产品远销美国、泰国等地 [4]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 印象果乡(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鲜桃深加工为桃脯、桃汁,使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近3倍 [4] - 2025年桃子大丰收,7万多斤甜桃已顺利售完,仅剩2万斤挂枝,销售通过采摘体验、网上商城上架、志愿者协助配送等方式完成 [4] - 2024年邵武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2亿元,台商台青带来的电商运营经验带动竹制品、茶叶等特色产品"触网"外销 [5] 产业带动与就业 - 桃园项目吸纳当地200余名村民就业,季节性用工高峰时达500人,村民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 [5] - 基地周边10余个行政村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融入产业发展 [5] 未来发展规划 - 邵武市计划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扩大高标准林果、林药生产基地规模,鼓励台农台企开展水果育种创新攻关 [5] - 未来将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推动形成集种植、加工、研学、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