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
搜索文档
山姆超市上热搜,消费主义正在扭曲我们的判断力?
搜狐财经· 2025-11-06 11:11
"山姆超市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这似乎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固定节目。从"山姆必买清单"到"山姆踩 雷指南",从"山姆会员值不值"到"山姆代购产业链",这个仓储式超市正在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占据着我 们的注意力。 被精心设计的消费场景 山姆的会员制更是消费心理学的大师课。260元的年费像一道门槛,筛选出"愿意为品质买单"的消费 者。这笔钱花出去后,人们会产生一种"必须把会员费赚回来"的心理,导致更频繁的购物和更多的消 费。 会员制=品质保证(但可能只是营销手段) 社交媒体制造的消费幻觉 打开小红书,满屏都是"山姆必买"、"山姆隐藏菜单"、"山姆神仙单品"。这些内容往往由精心设计的摆 拍和夸张的赞美词组成,营造出一种"不买就亏了"的焦虑感。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内容很少提及商品的实际使用频率和真实消耗速度。一罐1.5公斤的蓝莓可能拍 出来很美,但你真的能在变质前吃完吗?那些被吹爆的网红单品,有多少是真正适合日常生活的? 我们正在被什么样的力场扭曲? 当消费变成社交货币,当购物清单成为身份象征,我们是否已经陷入了一个扭曲的消费力场?在这个力 场中: 大包装=划算(但可能造成浪费) 走进山姆超市,你会立刻被那些超大包装的 ...
视频丨瓶盖大的蓝莓、不断供的榴莲 来看“甜蜜”的中国机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6 07:35
0:00 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进博会共设置六大展区,除了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还有不少展区聚 焦民生需求。自进博会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摆进中国家庭的"果盘"。 总台央视记者 殷雪丹:我手里的是今年进博首发的水果新品,来自秘鲁的蓝莓,它有多大呢?把这颗蓝莓塞进矿泉水瓶盖里,严丝合缝。 从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举办至今,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进口水果获准进入中国,塞尔维亚的蓝莓、贝宁的菠萝、印尼的椰子,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家的新品水 果,摆进中国家庭的"果盘"。 责编:张青津、卢思宇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费国,消费着世界近70%的西瓜、近一半苹果,同时也是最大的猕猴桃消费市场。 此外,柚子品种也多了起来,南非葡萄柚、泰国青皮柚、老挝翡翠蜜柚等。目前,我国已经准入16个国家和地区的柚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不同口味的新 鲜柚子。 马上入冬了,但榴莲随时可以买到。原本我国进口榴莲主要来自泰国,核心上市期只能覆盖每年3月至9月。2023年和2024年,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榴莲相继 获得准入,精准填补了我国榴莲市场秋冬时节的空窗期。我国榴莲进口 ...
健身人爱吃的蓝莓和小番茄,一年做出30亿生意
36氪· 2025-11-05 08:39
而小番茄和小蓝莓的生意,已经成为一个黑马赛道。 01 抓一把蓝莓配几颗坚果,就能让健身人开启今日份训练,一盒小番茄更是上班族们的加餐必备。从超市货架到生鲜电商,「红蓝CP组合」正成为新的消 费宠儿。 一方面,营养价值的优势,让其在众多水果中脱颖而出。蓝莓富含的花青素被称为「口服的化妆品」,还是天然的「护眼剂」;而100g小番茄中的维C含 量更是普通番茄的2-3倍。 另一方面,对于低碳、控糖、减脂的人群,附有低GI标志的蓝莓盒、便携小番茄杯,无疑击中了健身和都市人群的饮食需求核心。 近年来,蓝莓和小番茄的市场销量在逐步攀升,更是成为复购率最高的果蔬产品之一。 比如,美国蓝莓品牌"Fruitist",其年销售额已经过超4亿美元,仅凭借巨型蓝莓的销售,在过去12个月里就增长了3倍。国内黑马番茄品牌"一颗大"成立 一年,年销售超过10亿元。其在成立次年的双十一,一小时卖空20万盒小番茄,并且复购率达到50%。 在生鲜平台也同样火爆,比如盒马、美团小象超市、叮咚买菜中,小番茄和小盒蓝莓的销售一路走高,叮咚买菜上线的"啵啵脆蓝莓",在24年全年销量近 150万杯。 「高营养、低热量,携带方便,无需处理」的特性,让它们成为 ...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扎实有力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西安日报· 2025-11-03 14:01
10月3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到长安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 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有力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城乡融合发 展水平。 在杜曲街道垃圾转运站,方红卫听取长安区生活垃圾转运处置情况汇报,随后深入西樊村实地检查 垃圾收集分类情况,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减量、收集、运输、处置、利用"闭环管理,有效 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西樊村樊川上河苑农业示范园是一家经营茶叶种植、蓝莓种植、立体养鱼等模式的现代化数字农业 产业园。方红卫察看种植园区和养殖区域,了解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情况,鼓励企业强化市场意识、 运营思维,通过科技和文化赋能提升产品品质、环境品质、服务品质,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 力,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和文全参加。 原文链接:方红卫在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扎实有力推进 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西安秦北世纪花园中心是一家集苗木花卉种植、销售、休闲观光 ...
东北秋景天花板,错过再等一年
36氪· 2025-11-03 10:47
如果秋景也有天花板,或许它就藏在伊春。 行走 于山林间,你或许还会偶遇"打松塔"的采塔人。打松塔是一种传统的采摘活动,松塔即松果。许 多老师傅仅靠一对脚扎子,一条系在腰间的安全绳,爬上30米高的地方,用长长的竹竿,把松塔敲打下 来。 要知道,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红松林就在这里。五百多年树龄的红松高达三十多米,仰头 望不到树梢,需两人伸手方能合抱。入秋后,整片森林便会逐渐浸入深沉而温柔的南瓜色调。 伊春的自然,壮阔、原始而又充满野性。一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在这里造就了罕见的大片火山熔岩与石 海奇观。此外,伊春还发掘了大量恐龙化石。1902年,从伊春嘉荫出土的"黑龙江满洲龙",是我国境内 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 冬季红松银装,春夏郁郁葱葱,伊春的色彩就像《小森林》的四季篇章,百看不腻。而这里的人文风 物,也让每个来这里拥抱自然的人,被它的有趣所驯服。 中国最绿的小城,在这里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不仅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融入了独有的俄国风 情。伊春最鲜明的标签有两个:一是超高的森林覆盖率,二是独有的红松林资源。 在伊春,森林占据了整座城市的八成面积,人类生活空间仅占一小部分,森林 ...
“95后”女掌门张子越承父业扎根乡土 三产融合谱写6000万产值田园新篇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4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李璟 深秋的荆楚大地,丘陵连绵起伏,层林尽染。10月28日,在湖北大金龙农牧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循 环养殖基地里,一辆观光车穿梭在果林与鱼塘之间,开车的姑娘扎着利落的马尾,她就是公司总经理张 子越,一位1997年出生的"新农人"。她用八年时间,在父辈打下的基础上,让一片丘陵蜕变成集种养 加、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作为年轻一代农人的代表,张子越的经营理念与老一辈相比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农业是一份需要耐心 的事业。"她说,"无论是我们这一辈,还是老一辈人,最相通的一点还是想做出好产品。" 从象牙塔到田园大地 张子越的农业之路,始于一场偶然的产业转型。 她的父亲原本深耕工程与矿山开采领域,常年辗转于各个项目之间,经营模式零散且缺乏长远规划。响 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父亲决定转型农业,希望找到一份能长久传承的事业。彼时, 张子越还在武汉一所大学攻读财会专业,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 命运的齿轮在2016年悄然转动,父亲开始投资农业板块,同时将产业账务交给她打理,希望借此锻炼女 儿。从此,张子越开启了"校园+农场"的双重生活——周一到周五,她在 ...
诺普信的前世今生:从农药制剂龙头到生鲜消费新贵,2020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28.49%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5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内农化行业龙头企业,以农药制剂业务起家,后开拓生鲜消费业务 [1] - 公司是农业植保产品、技术、服务一体化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农药制剂、植物营养、农药助溶剂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0.8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高于行业中位数28.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5.7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489.92万元和中位数1145.18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生鲜消费类收入18.08亿元,占比49.14%,已成为最大收入来源;杀虫剂收入6.87亿元,占比18.67% [2] - 2025年上半年生鲜消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至18.18亿元,农药制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至14.88亿元 [6]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5.06%和28.49% [5]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5.76%,高于去年同期的34.03%,且远高于行业平均的14.56%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4.95%,高于去年同期的64.41%,也高于行业平均的61.02% [3] 业务发展 - 公司布局生鲜消费业务,蓝莓业务带动收入快速增长,2025-2026产季投产面积预计为3.5-4万亩 [5] - 公司聚焦KA渠道拓展,出口业务加速布局,2025年上半年出口业务同比增长93%至0.24亿元 [6] - 云南产区优势突出,公司全链路打造高端蓝莓品牌 [5]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54万户,较上期减少19.1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22万股,较上期增加23.6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33.21万股,较上期减少92.42万股 [5] 机构预测与评级 - 东方财富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9.5亿元、65.9亿元、7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亿元、11.1亿元、13.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 华鑫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6元、1.15元、1.4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水果自由”,甜在两头(新知)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水果消费趋势 - 消费者普遍感觉水果口感变得更甜,例如西瓜糖度从20年前的9左右普遍提升至12以上 [1] - 水果更甜的口感和愈加丰富的选择是消费提质扩容的缩影 [1] - 消费者对水果的评价标准从过去主要关注甜度,转向更加关注维生素、花青素、膳食纤维等特定营养成分以及香气 [2] 水果产业规模与地位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水果总产量达3.35亿吨,消费量达3.28亿吨 [2] - 水果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种植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2] - 2023年中国人均水果占有量达232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3] 产业技术进步与供给提升 - 种业科技和种植管理技术的进步,如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高效筛选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甜的新品种 [2] - 科学家已成功解析西瓜、番茄、草莓等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分子机制,结合分子育种手段可使糖度调节更精细 [2] - 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提升和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让过去不易储运的水果触达更多消费群体 [3] - 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外高品质水果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便利条件,例如今年以来截至9月下旬,通过中老铁路运输入境的鲜榴莲超过15.7万吨,同比增长超80% [3] 产品多样化与市场发展 - 苹果、柑橘已实现鲜果周年供应,荔枝、蓝莓等特色水果快速发展 [3] - 车厘子、软籽石榴等原本的“贵族水果”价格日益亲民 [3] - 丰富多样的需求让鲜果切、水果捞等快消产品加速在市场铺开 [2] - 加快延链、强链,开发果干、果汁、果酒等深加工产品以提升附加值 [3] 产业发展案例与方向 - 宁夏中卫沙坡头区11.13万亩旱苹果预计总产量16万吨,成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支柱产业 [4] -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需要在优化品种种植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做好产销衔接等方面持续发力 [4]
“水果自由” 甜在两头(新知)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18
就拿榴莲来说,近些年"榴莲自由"加快照进现实,背后既有国产榴莲规模化试种取得突破、批量上市的 影响,也得益于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以来截至9月下旬,通过中老铁路运输入境的鲜榴 莲超过15.7万吨,同比增长超80%。优质供给充裕,消费者得以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榴莲。 作为天然糖分的重要来源,水果变甜满足了许多人对甜的追求。得益于种业科技和种植管理技术的进 步,科学家们运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可高效筛选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 甜的新品种,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科学家已成功解析西瓜、 番茄、草莓等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分子机制,结合分子育种手段,可使糖度"调节"更精细。 当然,"甜"不是水果风味的唯一指标。随着健康与营养意识的提升,消费者有了更加多元的评价标准 ——过去选购水果主要考虑"甜不甜",如今更加关注维生素、花青素、膳食纤维等特定营养成分,还有 闻起来是否有"水果味儿"等。丰富多样的需求让鲜果切、水果捞等快消产品加速在市场铺开,"吃得营 养""吃出健康"助推一些新品种水果、小众水果走红,这生动展现出新需求蕴藏新机遇、拓展发展新空 间。 【现象】 ...
三农生态数据报告:洪泽湖大闸蟹在快手“出圈”
扬子晚报网· 2025-10-29 23:35
用户规模与增长 - 平台三农深度兴趣用户规模达1.4亿,甘肃、西藏、新疆、青海、四川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五大省份 [1] - 50岁以上及30岁以下用户群体增速显著 [1] - 过去一年,平台新农人创作者同比增长34.2%,30岁以下作者数量达8.4万 [3] - 女性创作者占比高达63%,成为创作绝对主力 [3] 内容创作与影响力 - 过去一年,平台三农万粉作者视频年播放量超7200亿,视频年互动量超119亿 [3] - 平均每天有超150万用户通过平台获取权威农业资讯,平台成为关键农时的“线上百科全书” [4][5] - 农技月活作者数量已突破14万,内容覆盖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业类目,细分领域覆盖率达96.7% [7] - 农技直播全年连麦次数超940万次,日均开播3.6万场,观看人次同比增长17.6% [7] - 农技视频为4100万用户提供指导,视频分享次数年增长711%,收藏次数年增长1746% [7] 创作者生态与典型案例 - 创作者群体多元化,包括一线“土专家”如不识字的60岁菜农,以及掌握科学知识的90后新农人 [8] - “村口小舞台”直播每日观看人次超千万,乡镇娱乐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3.1% [9][11] - 平台日均相亲直播时长超过440小时,乡镇用户对相亲内容的消费量年增长达52% [11] - “护农狩猎”直播日均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近8倍,日均播放次数325万 [13][15] 社区信任经济与商业转化 - 过去一年,平台三农作者共产生3.5亿笔订单,日均视频种草购买用户数增长16.5% [16] - 月入过万的创作者数量同步提升17.9% [16] - 三农创作者总GMV中有78%由粉丝贡献 [16] - 洪泽湖大闸蟹GMV同比激增500%,地方特产借助平台从区域走向全国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