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金通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厦门国际银行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9:41
战略定位与业务规模 - 公司将绿色金融作为战略核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定位为城商行中具有国际化特色的"绿色银行"先锋 [1] - 2025年上半年绿色金融业务余额达354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近320亿元,较年初增幅超11% [1] 组织架构与机制建设 - 出台《绿色金融总体发展指引(2021-2025年)》,明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 - 形成"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分支机构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四级管理体系,并在珠海、福州、厦门等分行设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 [2] - 2024年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建成首个"绿色支行"南平延平支行及碳中和运营网点北京分行营业部 [2] 产品创新与服务差异化 - 2023年入选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和优先办理机制,截至2024年末为厦门市绿色融资企业库企业发放贷款近8亿元 [3] - 典型案例中为某科技公司提供3000万元绿色银团贷款,财政贴息后融资成本固定为2%,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4亿元 [3] - 创新推出产业金融KEB概念,围绕光伏、节能、生物质能等22条绿色产业赛道深耕,推出利率与降碳量挂钩的贷款产品 [4] - C科技企业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年均发电5718万千瓦时,5年减排19万吨二氧化碳,节约融资成本超100万元 [4] 跨境联动与国际合作 - 珠海分行为某能源集团提供绿色产业联合贷款,支持风电设备研发与海外市场拓展 [5] - 境外银团贷款投向巴基斯坦电站项目,缓解当地电力短缺 [5] - 与新加坡全球金融与技术网络(GFT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附属机构集友银行参与投资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 [6] - 发布"集友闽港ESG指数报告",落地亚太地区最大规模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团贷款 [6]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 上线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金通",运用AI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绿色业务智能识别,截至2024年末累计认定绿色业务超30万笔,节省人力成本超1000人/月 [7] - 手机银行APP开设"绿色金融专区",引导客户线上转账支付超16000笔,鼓励低碳出行近800次 [7] - 推出"山海E贷"等线上产品,以"审批快、利率优"服务宁德海参养殖等特色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