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保险
搜索文档
金台视线丨如何破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人民日报· 2025-09-22 19:20
人民日报记者 施芳 向子丰 近年来,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形成拥有超过5亿用户的庞大市场。网约车在便利 出行、增加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与此同时,部分网约车车主表示,网约车运营必备的商业保险保费 贵、投保难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除了投保难,网约车司机还面临保费连年上涨的压力。江苏南京市网约车司机孙师傅说,2024年他 的车保险费为6500元。一次驾驶过程中,孙师傅为避让突然变道的车辆,不慎与路边的隔离栏轻微碰 撞,导致车辆左前大灯损坏、保险杠轻微变形。此次维修费用约2500元,保险公司进行了正常理赔。 2025年度孙师傅车辆的保费涨了三成,达到8500元。 北京市网约车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他开的网约车在未出险的情况下,续保保费也涨了。"2024年 度全年保费为8500元,2025年度保费涨到9800元",涨幅超过15%。 新能源网约车保费持续上涨,远高于同期司机收入的增幅 安徽合肥市的何师傅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此前他所驾驶的新能源汽车保费是每年8500元。去年续保 时,保险公司报出的价格太高。他试着询问其他保险公司,其他保险公司以他的车属于高风险车辆为由 拒保。最后他只能在原保险公司续保。 "大部分 ...
如何破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人民日报· 2025-09-22 10:26
行业规模与现状 - 网约车市场庞大,拥有超过5亿用户 [1]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36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320.6万辆网约车取得运输证,748.3万名驾驶员获得从业资格 [8] 保险市场问题表现 - 新能源网约车保费持续上涨,远高于司机收入增幅 [3] - 安徽合肥网约车司机案例:新能源车保费从每年8500元上涨至大部分保险公司报价1.4万元左右 [3] - 江苏南京网约车司机案例:一次出险理赔2500元后,次年保费上涨三成,从6500元涨至8500元 [3] - 北京网约车司机案例:在未出险情况下,续保保费从8500元涨至9800元,涨幅超过15% [4] - 部分车型保费报价高达每年2.5万元,有公司旗下20多辆车因保险报价过高被迫停运 [4] - 网约车保险服务公司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集中于几家头部险企 [4] 投保难的具体原因 - 头部险企对网约车业务接保意愿不高,设置苛刻条件如每日仅办理5台车、需柜台验车、法人到场等 [4] - 多地保险公司仅承接续保业务,不承接新车投保 [4] - 部分网约车挂靠公司,公司抽成或整体赔付率高加剧了保费贵和投保难 [6] - 河南濮阳案例:挂靠公司司机被要求多付3000多元保费,个人无法直接从保险公司购买保单 [6] 高保费与投保难的深层原因 - 新能源网约车处于“高出险、高维修、高赔付、高保费”特殊时期 [5] - 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维修社会化不普及、维修标准不健全,导致赔付率高 [5] - 部分新能源车企压缩前端车辆销售价格,抬高了后续维修费用 [5] - 现行保险定价方式仅依据车辆年限、品牌等静态指标,未纳入急刹车频率、夜间行驶时长等动态数据,无法匹配网约车“动态运营+高频使用”的风险特征 [6] 衍生风险与乱象 - 投保难、保费贵导致部分网约车司机投保非营运险,某平台超过两成网约车投保非营运险,事故拒赔率近九成 [6] - 部分司机购买所谓“统筹保险”,其价格是正规保险的六成,但未获监管部门审批,导致理赔难 [7] 解决方案与行业探索 - 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等 [8] - 上海保险交易所“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新能源汽车车主可直接与保险公司签单 [9] - 专家建议加强基于司机驾驶行为的风险定价研究,建立“基础保费+浮动系数”模型,纳入急加速次数、夜间行驶占比等指标 [9] - 建议打通数据壁垒,建立全国网约车风险评估平台,实现多维度定价,上海试点共享12类数据后保费定价精准率大幅提升 [10] - 建议强化第三方风险减量服务,引入“培训—监测—理赔”闭环服务 [10] - 支持车企与平台共建自保公司,有车企试点三方共保,2024年试点车辆保费下降18%,理赔周期缩短至3天 [10] - 保费浮动可推动网约车司机安全驾驶,通过差异化费率设计形成正向激励 [10]
网约车保费贵、投保难 如何破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人民日报· 2025-09-22 08:25
网约车保险市场现状 - 网约车市场庞大,拥有超过5亿用户,形成362家平台公司、320.6万辆网约车、748.3万名驾驶员的市场规模 [1][7] - 新能源网约车保费持续上涨,涨幅远高于司机收入增幅,例如有司机保费从6500元涨至8500元,涨幅达三成,另有司机保费从8500元涨至9800元,涨幅超过15% [2][3] - 部分车型保费报价高达每年2.5万元,导致公司旗下20多辆车因保险报价过高而被迫停运 [3] 保险行业承保困境 - 保险公司承保网约车特别是新能源车意愿不高,设置苛刻接保条件,如每日仅办理5台车且需柜台验车、法人到场,或仅承接续保业务不接新车投保 [3] - 新能源车处于“高出险、高维修、高赔付、高保费”特殊时期,维修成本高、社会化不普及、标准不健全,导致赔付率高 [4] - 现行定价方式仅依据车辆年限、品牌等静态指标,无法匹配网约车“动态运营+高频使用”的风险特征,导致保险公司为规避风险而提高保费和投保门槛 [5] 市场乱象与风险 - 投保难、保费贵导致部分网约车司机投保非营运险,某平台超过两成网约车投保非营运险,事故拒赔率近九成,形成“低保费—高拒赔—司机权益受损”恶性循环 [5] - 所谓“统筹保险”以正规保险费用六成的价格揽客,但未获监管部门审批且缺乏监管,导致理赔难 [6] - 网约车挂靠公司时,公司抽成或整体赔付率高等因素加剧了车辆保费贵、投保难的问题 [5] 政策与行业解决方案 - 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等 [8] - 上海保险交易所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新能源汽车车主可直接与保险公司签单,减少中间环节 [8] - 专家建议建立“基础保费+浮动系数”模型,将急加速次数、夜间行驶占比等动态数据纳入定价要素,探索基于司机驾驶行为的月度精准定价模式 [9][10] 创新机制与未来方向 - 建议打通金融监管、交通管理、平台数据壁垒,建立全国网约车风险评估平台,实现多维度定价,例如上海试点共享12类数据后保费定价精准率大幅提升 [10] - 引入第三方风险减量服务,开展“培训—监测—理赔”闭环服务,对达标企业给予保费补贴,形成“风险降低—保费下降”的良性循环 [10] - 支持车企与平台共建自保公司,例如有车企试点三方共保并将电池维修成本纳入风险池,2024年试点车辆保费下降18%,理赔周期缩短至3天 [10]
人民日报关注:网约车保费贵投保难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何解
人民日报· 2025-09-22 08:12
网约车保险市场现状 - 网约车市场拥有超过5亿用户 形成庞大出行生态 [1] - 新能源网约车保费持续上涨 部分车型年保费高达2.5万元 [2][3] - 保险公司对网约车业务接保意愿不高 部分地区每日仅办理5台车且需法人到场 [3] 保费上涨具体案例 - 合肥新能源网约车保费从8500元涨至1.4万元 涨幅超64% [2] - 南京网约车出险后保费从6500元涨至8500元 涨幅达30% [2] - 北京网约车未出险情况下保费从8500元涨至9800元 涨幅超15% [3] 行业承保困境成因 - 新能源网约车处于"高出险 高维修 高赔付 高保费"特殊时期 [6] - 维修成本高 维修社会化不普及 维修标准不健全导致赔付率高 [6] - 现行定价仅依据车辆静态指标 未纳入驾驶行为等动态数据 [7] - 网约车公司整体赔付率高加剧保费上涨 [7] 衍生风险行为 - 超过两成网约车投保非营运险 事故拒赔率近九成 [7] - "统筹保险"以正规保险六成价格揽客 但缺乏监管导致理赔难 [8] 监管与创新解决方案 - 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9] - 上海保险交易所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 减少中间环节 [10] - 建议采集急加速 夜间行驶等数据 建立多维定价机制 [10] - 上海市试点共享12类数据 使保费定价精准率大幅提升 [11] - 车企试点三方共保模式 2024年试点车辆保费下降18% [11]
如何破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金台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22
网约车行业保险现状 - 网约车市场拥有超过5亿用户 形成庞大出行市场[2] - 新能源网约车保费持续上涨 远高于司机收入增幅[3] - 部分车型保费报价高达每年2.5万元 导致20多辆车因保险报价过高被迫停运[4] 保费上涨具体案例 - 安徽合肥新能源网约车保费从8500元涨至1.4万元 涨幅超64%[3] - 江苏南京网约车出险后保费上涨三成 从6500元涨至8500元[3] - 北京网约车未出险情况下续保保费涨超15% 从8500元涨至9800元[4] 保险公司承保困境 - 保险公司认为新能源网约车存在"高出险 高维修 高赔付 高保费"特征[6] - 头部险企对网约车业务接保意愿不高 每日仅办理5台车且需法人到场[4] - 多地保险公司仅承接续保业务 不承接新车投保[4] 行业系统性风险因素 - 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 维修社会化不普及 维修标准不健全[6] - 部分新能源车企压缩前端销售价格 抬高后续维修费用[6] - 网约车公司抽成或公司车辆整体赔付率高加剧保费问题[7] 非正规投保现象 - 超过两成网约车投保非营运险 事故拒赔率近九成[7] - "统筹保险"以正规保险费用六成价格揽客 但缺乏监管导致理赔难[8] 监管政策与创新方案 - 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9] - 上海保险交易所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 实现直接签单[10] - 试点"车企—平台—保险"三方共保 使保费下降18% 理赔周期缩短至3天[11] 定价机制优化建议 - 建议采集急加速 夜间行驶等数据 建立"基础保费+浮动系数"模型[10] - 建立全国网约车风险评估平台 共享12类数据提升定价精准率[11] - 引入第三方风险减量服务 对达标企业给予保费补贴[11]
网约车保费贵、投保难,给网约车从业者带来不小压力—— 如何破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金台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05
近年来,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形成拥有超过5亿用户的庞大市场。网约车在便利出 行、增加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与此同时,部分网约车车主表示,网约车运营必备的商业保险保费贵、 投保难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新能源网约车保费持续上涨,远高于同期司机收入的增幅 安徽合肥市的何师傅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此前他所驾驶的新能源汽车保费是每年8500元。去年续保时, 保险公司报出的价格太高。他试着询问其他保险公司,其他保险公司以他的车属于高风险车辆为由拒 保。最后他只能在原保险公司续保。 "大部分保险公司给出的价格都在1.4万元左右,且必须购买全险。实际上,车损险是赔付率较高的险 种,如果不买车损险,应当调整保费价格。我觉得7000至8000元的价格比较合理。"何师傅向记者反 映,"燃油车的网约车保费要低一些,但也有一定涨幅。希望你们帮网约车司机呼吁呼吁。" 除了投保难,网约车司机还面临保费连年上涨的压力。江苏南京市网约车司机孙师傅说,2024年他的车 保险费为6500元。一次驾驶过程中,孙师傅为避让突然变道的车辆,不慎与路边的隔离栏轻微碰撞,导 致车辆左前大灯损坏、保险杠轻微变形。此次维修费用约2500元,保险公司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