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糊

搜索文档
黑芝麻:营收连年下降 直面盲目跨界与失控治理的双重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6-27 15:01
战略困境与主业萎缩 - 公司核心产品黑芝麻糊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首位,但2023年营收同比下跌11.25%,2024年再降7.92%,主因品牌老化且对年轻消费者缺乏吸引力 [1] - 推出轻脂饮品、燕麦糊等新品未能突破"传统糊粉"的品牌刻板印象,产品创新未达预期效果 [1] - 管理层选择激进跨界掩盖主业颓势,包括举债22亿投入储能锂电池项目却停滞不前,以及质押担保2.6亿元跨界医疗却卷入债务官司需赔付6553万元 [1] - 高频低效的跨界导致现金流紧张,2024年违规担保及被占用资金已达数亿元,被迫以股权质押融资 [1] - 传统经销体系崩塌,2024年经销商流失,三大渠道全面萎缩 [1] 公司治理与控股股东风险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及其关联方长期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规套取款项未完整披露具体规模,仅儿童医院项目违规担保便达6553万元 [2] - 通过关联企业渭南天臣进行利益输送,将上市公司变为提款机 [2] - 治理机制形同虚设,董事会会议无书面记录、监票人违规任命、高管权责混乱等乱象暴露内控彻底失效 [2] - 管理层绕开审议程序秘密签署担保协议,直到债务爆雷才被迫披露 [2] - 实际控制人韦清文作为时任董事长直接主导资金占用,导致11名高管集体领罚 [2] 危机根源与行业警示 - 公司危机本质是治理失效与战略短视的必然结果,控股股东把上市公司当作融资工具,管理层用投机掩盖主业颓势 [3] - 国民品牌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为老牌企业敲响警钟,强调健康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3]
五谷磨房:Z世代渗透难,销售费高盈利承压
和讯网· 2025-06-19 13:25
品牌年轻化挑战 - 在"悦己消费"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品牌年轻化能力成为食品行业增长韧性的关键 [1] - 公司虽在传统营养粉领域有认知基础,但在品牌调性等方面落后,渗透Z世代面临压力 [1] - 主力产品面向追求家庭健康管理的消费者,主要用户为31-40岁女性,占比48.6%,Z世代用户占比不足30% [1] 品牌传播与营销 - 品牌语言和视觉资产保守,产品缺乏创新,触达新用户能力受限 [1] - 传播策略强调理性属性,以养生知识科普为主,缺乏情绪价值和场景化内容 [1] - 社交平台投放有限,互动性弱,未形成完整内容资产池或品牌人格表达机制 [1] - 同类品牌在包装、故事讲述和场景构建上表现更佳 [1] 线下渠道收缩 - 线下专柜数量从2018年末的3,895家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966家 [1] - 预计2025年约210个专柜关闭,营收或减少5,000万元至8,000万元,品牌体验构建受影响 [1] 线上竞争与成本压力 - 线上投入增加,但产品溢价策略面临竞争压力 [1] - 以黑芝麻糊为例,单位价格高出80%至130%,对性价比敏感型用户吸引力有限 [1] - 2023年和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8.97亿元和10.43亿元,占营收比重上升,制约盈利弹性 [1] 品牌资产与信任度 - 缺乏代言人或IP资产,部分年份产品品质事件影响信任度,品牌生命力显颓势 [1] - 虽有供应链等优势,但品牌资产与传播模式未完成转型 [1]
广府烟火气漂洋邂逅浪漫巴黎,“食在广州”国际传播开启新篇章
广州日报· 2025-06-14 19:25
粤菜国际推广活动 - "食在广州味耀巴黎"粤菜发布交流活动于法国巴黎成功举办,通过多种形式提升"食在广州"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 [1] - 活动内容包括广州餐饮产业推介、中法行业代表分享、粤菜文化和技艺展示、美食品鉴等环节 [1] - 中国大酒店粤菜烹饪大师徐锦辉现场展示传统粤式炒牛奶和融合法式食材的"法棍面包焗蟹盖" [2] - 岭南集团展示"消失的名菜"项目中的东甲陈皮炖鸭汤,使用十年陈皮化解鸭肉肥腻 [2] 粤菜技艺与文化展示 - 广州酒家集团展示象形点心制作技艺,包括象形菱角、茭白、白菜饺、红枣果和广式虾饺 [3] - 活动现场展示广彩、广绣等非遗艺术品和广式饼酥、月饼等特色食品 [3] - 展出十五运吉祥物"喜洋洋"与"乐融融"及系列文创衍生品 [3] - 法国米其林二星主厨Mathieu Vianney称赞粤菜与法餐对食材本味和烹饪技艺的执着追求 [3] 广州餐饮行业发展现状 - 广州全市餐饮门店数超24万家,年营业额超千亿元人民币 [4] - 广州出台"服务消费23条"政策措施,聚焦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 [4] - 政策内容包括培养"粤菜师傅"、培育名店名品、举办精品美食活动等 [4] - 广州计划深化国际美食合作,推动粤菜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4] 粤菜历史与特色 - 广州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唯一从未关闭的对外通商口岸,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交融 [4] - 粤菜以清鲜爽嫩的风味、独特烹饪技艺和健康饮食理念著称 [4] - 粤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4]
黑芝麻: 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57
股东大会召开基本情况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5日以现场+网络投票形式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时间为下午2:30,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分两个时段进行(9:15-11:30及13:00-15:00)[1] - 股东可选择现场或网络投票,重复投票以第一次结果为准,网络投票平台为深交所交易系统及互联网投票系统(http://wltp.cninfo.com.cn)[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8日,登记在册股东可委托代理人出席,代理人无需为公司股东[2]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包括非累积投票提案及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其中独立董事叶志锋、蒙丽珍、梁戈夫及离任的袁公章、何焕珍将作2024年度述职[4] - 除第2项议案外其余已通过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除第1项议案外其余已通过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4] 会议登记与联系方式 - 登记方式包括现场、信函或邮件,需提供身份证、授权委托书及持股凭证,法人股东需额外提供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3][5] - 登记时间未明确标注,登记地点为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36号南方食品大厦,邮编530022[6] - 会议联系人为凌彩萱、韦欣妙,电话0771-5389677,邮箱tzzgx@nfhzm.com[6] 网络投票操作流程 - 股东需通过深交所数字证书或服务密码完成身份认证,互联网投票系统开放时间为2025年6月25日9:15-15:00[7] - 投票规则明确总议案与具体提案重复投票时以第一次有效投票为准,具体操作流程详见附件一[7] 备查文件与附件 - 备查文件为第十一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决议[6] - 授权委托书模板要求填写提案表决意见、委托人持股信息及有效期至股东大会结束[8][9][10]
黑芝麻(000716) - 000716黑芝麻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22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21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 [2] - 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总裁李文全,副董事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淼怀,财务总监王炳波,独立董事叶志锋 [2] 公司关系与股价问题 - 公司与黑芝麻智能HK02533无任何关系 [2] - 股票市场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板块轮动特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正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2] 年报与分红问题 - 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可能面临的风险详见年报第三节相关内容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提报股东大会审批,不晚于2025年6月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后将另行公告分派事宜 [4] 业务发展规划 - 润谷食品将根据海外市场与竞争需要,丰富产品线、调整经营策略 [5] - 公司计划开发药食同源粉体等不同品类新产品,布局黑色健康产业 [5] - 2025年重点聚焦健康食品产业经营,围绕新定位巩固优势业务、做好药线渠道经营、推动产品升级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下降7.92%,主要因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73.76万元,同比增长80.46% [5]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 [8] 业务板块调整 - 2024年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收入下降,因执行战略调整压缩低效能业务,后续大概率持续调整优化 [6] 新业务进展 - 食品业务方面,布局保健品资质黑芝麻糊切入部分OTC渠道,中老年高钙黑芝麻牛奶销量增长,“黑养黑”品牌产品受喜爱并拓展线下渠道,烘焙系列产品外销收入增长 [7] - 电商业务围绕控风险、抓效益、提升竞争力推进整合优化升级,虽收入下滑但效益提升,资源优化整合 [7][8] 现金流与盈利问题 - 公司目前现金流正常,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 [8] - 盈利增长点包括聚焦健康产业、加快新产品上市、加强成本管控 [8] 行业情况 - 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净利润逐年大幅增长 [8] - 食品行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求旺盛,国家加强规范管理带来机遇,公司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 [8]
西麦食品(002956):健康食品持续扩容 燕麦龙头势能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3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20.2%,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15.4%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15.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21.2% [1] - 2024年净利率7.0%,同比-0.3pp,2025Q1净利率8.3%,同比+0.3pp [3] 产品结构 - 2024年纯燕麦片/复合燕麦片/冷食燕麦片/其他/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7.1/8.5/1.5/1.4/0.5亿元,同比+9.6%/28.8%/24.1%/23.9%/25.3% [2] - 燕麦+系列同比增长超20%,牛奶燕麦系列同比+30%,蛋白粉同比+170%,礼盒系列同比+50% [2] - 复合燕麦片和冷食系列营收占比提升,带动量价齐升 [3] 渠道发展 - 2024年直营/经销/其他渠道收入分别为8.3/10.1/0.5亿元,同比+31.0%/+12.3%/+25.3% [2] - 零食渠道同比+50%,抖音平台GMV达4.7亿元,同比+20.3% [2] - 积极布局零食量贩、抖音电商、会员店等新渠道 [4] 成本与毛利率 - 2024年毛利率41.3%,同比-3.2pp,主要因原材料涨价及新产能利用率低 [3] - 2025Q1毛利率43.7%,同比-0.1pp,成本红利逐步释放 [3] - 澳大利亚燕麦产量同比+31.1%至131.1万吨,原材料价格有望下行 [4] 战略布局 - 内生推新+外延并购拓展大健康领域,开发即食啵啵粥、藕粉、芝麻糊等新品 [3] - 战略合作纯澳布局燕麦奶,收购德赛康谷拓展酸奶谷物盖业务 [3] - 持续向社区、乡镇、农村下沉经销网络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3/2.8亿元,EPS分别为0.81/1.01/1.24元 [4] - 目标价24.30元,基于2025年30倍P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