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
搜索文档
发现企业的价值 | 解码南京红太阳破局重生路径
新华网· 2025-10-12 20:55
政策与监管环境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以加强监管并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2] - 国资委要求各地国资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并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参与上市公司重整有关事项的通知》[2] - 红太阳重整案是新"国九条"出台后全国首例完成且执行完毕的上市公司重整案[3] 红太阳公司重整过程与成果 - 南京中院于2024年12月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成功化解141亿元债务,稳定近万名职工就业,维护300余户债权人和2.04万户中小股东权益[3] - 公司于2025年6月成功"摘帽",股票简称由"ST红太阳"变更为"红太阳",日涨跌幅限制由5%恢复为10%[3] - 重整采用"协同重整+预重整+重整"的创新模式,为后续上市公司风险处置提供范式[3]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0.07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3.8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3.89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0.85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6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0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37亿元,较2024年全年亏损明显收窄[4] - 自2024年12月"摘星"后至报告期,股价最大涨幅达83%,截至10月10日收盘报6.63元[4] 战略转型与国资赋能 - 2024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云南合奥产业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转为曲靖高新区管委会,公司正式成为国有企业[5] - 国资介入基于产业协同逻辑,计划利用公司技术优势在云南曲靖建设零碳园区,发展生化农药、生物质新能源等产业,项目计划2025年内投产[5] - 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重塑,新董事会引入国资背景产业专家并保留原核心技术骨干,实行"三重一大"前置研究程序[6] 技术与业务创新 - 重整过程中对公司的600余项专利进行全面评估,深度挖掘其绿色农药核心专利的技术价值[6] - 公司拥有敌草快二氯盐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成功进军生物农药及微生物菌剂市场,K酸、氯虫苯甲酰胺技术改造已完成,技改后产能于2025年8月中下旬完全释放[7] - 公司正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计划整合当地木薯资源,并新建生物乙醇项目以发展生物新能源产业[8]
科技守护城市树木健康
科技日报· 2025-05-09 09:30
城市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 "黄腰带"利用害虫趋黄性原理,通过黄色胶带涂特殊黏性物质诱捕蚜虫、白粉虱等害虫,高度选择1.2米以覆盖害虫主要活动范围并便于操作 [2] - "黄腰带"采用可回收聚乙烯塑料和纯天然生物胶,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与抗药性问题,属于环保物理防治方法 [2] 物理防治方法应用 - 黑光灯诱捕法利用害虫趋光性,通过紫外线吸引并结合物理装置诱捕 [3] - 性激素诱捕法通过悬挂涂有性激素的诱捕器吸引雄性害虫实现杀虫目的 [3] 生物防治技术发展 - 以虫治虫采用寄生蜂(如中红侧沟茧蜂)产卵于棉铃虫体内致其死亡 [3] - 以菌治虫利用苏云金杆菌伴胞晶体蛋白破坏害虫肠道,或白僵菌孢子穿透虫体分泌毒素致死 [4] - 以鸟治虫通过悬挂巢箱吸引大山雀等益鸟控制害虫,兼具生态保护功能 [4] - 以植物治虫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蚜虫、红蜘蛛等250余种害虫 [4] 化学防治与其他创新 - 树干涂白采用石硫合剂矿物源药剂,具有肥药双效、低毒且药效持久的特点 [5] - 人工智能技术正被探索用于城市树木病虫害监测,推动防治技术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