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

搜索文档
资本如何空手套白狼,抄底万达?
虎嗅· 2025-09-15 12:04
这一晚,决定了万达这个全球最大商业地产运营商被香港太盟以600亿人民币的低价抄底;这一晚,决 定了万达的"王"将在他70岁这年失去对苦心经营30多年帝国的控制权。王健林靠空手套白狼发家,靠玩 转资本做大,他到底是如何被香港太盟这个资本拿捏,一步步沦为"向来万事皆成空"的?今天继续用小 白听得懂的语言剖析末代"地王"的资本主义。 ...
上市险企资本运作新思路:境外发债与注销回购股份并行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3:02
中国太保H股可转债发行 - 中国太保发行H股可转债实现零票息溢价发行 融资规模达155.56亿港元 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 转股溢价率为25% 初始转换价为每股39.04港元 发行价格为债券本金额的100.15% [2] - 该交易创下多项纪录:境内外同时上市国有金融企业首单境外可转债 历史上最大规模港元零票息可转债 近20年首单负收益率港元可转债 2025年至今亚太区金融机构板块最大海外再融资项目 [2] - 截至9月11日收盘 中国太保H股报33.16港元 低于转股价格 [2] 中国平安类似资本运作 - 中国平安于今年6月发行H股可转债 融资规模约117.65亿港元 同样为零息债券 初始转换价为每股55.02港元 [2] - 截至9月11日收盘 中国平安H股报56.35港元 高于转股价格 意味着转股可获得收益 [3] - 中国平安在发行可转债同时注销约1.03亿股A股股份 导致总股本减少 [4] 资本运作战略意图 - 境外发行零息可转债可实现低成本融资 补充公司资本 为医养和科技等长期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1][6][7]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保险主业及公司战略发展 增强应对经济周期的可持续资本供给能力 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6] - 可转债转股前对偿付能力无影响 转股后可增加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6] 资本运作市场影响 - H股可转债转股有利于提升险企H股流动性 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 提高交易活跃度 [1][4] - 回购注销A股股份有利于抬升A股股价 提高每股收益 [1][4] - H股普遍较A股折价 在折价率下降背景下 H股上升潜力更大 可转债投资者可通过转股获得较好投资回报 [4] 行业发展趋势 - 境外债权融资工具约束少等优势凸显 金融机构通过合理资本补充有助于维持长期稳健经营 [6] - 港股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险企H股股价估值有所修复 市场人气回暖 境外投资者关注度回升 [6] - 预计后续可能有更多险企选择在H股进行再融资操作 [6]
又一家“千亿民营集团”暴雷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28
来源:云核变量集团 曾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92位的多弗集团,近日被推上风口浪尖。 多弗集团由胡兴荣一手创立,其起家颇具传奇色彩。胡兴荣出生于温州商人世家,早年名为胡风云,不到20岁便辍学投身商业,跟着父亲经营五金、锁 具,2000 年,年仅19岁的他创立雅洁锁业,早年从事普通锁具生产。 真正让多弗集团崭露头角的契机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 彼时,各地出现大量烂尾楼项目,多数房企避之不及,而胡兴荣却看到了商机。他带着团队北上,抵达北京后,开启了接盘烂尾楼之路。例如,北京朝 阳区一个烂尾商业楼,接手时被3家法院轮候查封,涉及7笔民间借贷。胡兴荣团队耗时8个月,与债权人谈判、协调法院解封,注入2亿元资金完成建 设,转手净赚超3亿元。 这次成功让他在业内崭露头角,收获"烂尾楼富豪"称号,也为多弗集团后续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奠定了以"不良资产盘活"为核心战略的发展基调。就 此,多弗集团正式成立。 截至2015年,多弗地产已在六大区域布局20余城,改造烂尾楼项目超30个,年营收突破百亿元。有了庞大的资金体量,多弗集团开始了频繁的资本运 作。2015年,胡兴荣通过旗下公司以5.81亿元竞得兴乐集团股份,成为实控人, ...
2025年港股医药增发专题:药明康德77亿港元领衔医药增发药明系穿插式资本运作引市场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1 05:10
香港资本市场2025年前8个月表现 - 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规模提升50% [1] - 增发市场表现强劲 募资规模超越IPO [1] - 信息技术 可选消费及医疗保健行业位列融资规模前三 其中医疗保健行业融资规模达370亿港元 [1] 药明康德资本运作与业绩 - 2025年7月30日完成闪电配售 以每股104.27港元募资77亿港元 为当年最大医疗医药增发项目 位列全年前十大再融资项目第三位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 同比增长20.6% 归母净利润82.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5% [1] - 药明系资本动作频繁 药明生物大股东Biological Holdings由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及赵宁控制 形成深度绑定股权结构 [1] 信达生物增发与股东动向 - 2025年6月25日启动43.1亿港元增发 发行折扣4.9% 为年初闪电配售折扣倒数第三低项目 [1]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50% 亏损同比收窄超60% [1] - 淡马锡于2025年4月10天内分三次减持 首次减持均价46.81港元/股 末次升至51.38港元/股 合计减持约1.2亿港元 礼来亚洲基金同期减持约3.2亿港元 [1] 康方生物融资与管理层行为 - 2025年8月27日股价触及179港元/股历史新高 同步启动新股增发及老股减持 融资规模39.70亿港元 发行折扣4.75% [1] - 首席执行官夏瑜及首席科学官李百勇通过配售合计减持300万股 套现4.5亿港元 [1] - 公司为2025年医疗保健行业25家增发企业中唯一连续亏损企业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未盈利 [1] 翰森制药融资模式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亿元 同比增长14.3% 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采用花旗与摩根士丹利悉数包销模式 承销商承诺全额认购未获认购股份以确保足额募资 [1] - 包销协议反映公司对融资窗口的重视 在创新药板块热度高位及股价新高时点寻求确定性融资保障 [1]
澳洋健康控股权或易主 沈学如旗下上市公司再陷“卖壳”潮
搜狐财经· 2025-09-11 01:4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澳洋集团再度筹划旗下上市公司澳洋健康(002172 SZ)控股权转让 若交易达成公司实际控制权或将发生变更[1] - 公司股票自9月9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1] - 控股权转让细节需以正式公告为准 披露时间不超过五个交易日[4] 澳洋集团概况 - 集团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 旗下拥有30余家子孙公司及5000余名员工[3] - 产业布局以大健康为核心 绿色生态与纺织服装为两翼 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3] - 曾通过资本运作掌控三家上市公司 两家为A股企业 一家为新三板挂牌公司[3] 资本运作历程 - 2007年澳洋科技登陆深交所 澳洋集团直接持股56.87% 粘胶短纤年产量达10.72万吨 占全国市场份额9.75%[3] - 2015年澳洋科技全资收购集团旗下健康产业公司布局大健康领域[4] - 2018年更名澳洋健康 2021年将粘胶业务整体出售给赛得利集团完成向健康产业彻底转型[4] 蔚蓝锂芯控股权变更 - 澳洋集团通过多轮减持逐步退出澳洋顺昌(现名蔚蓝锂芯 002245 SZ)控股地位[5] - 2019年2月以4.5元/股价格转让9865.59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22.22% 同年9月转让5%股权获资2.2亿元[5] - 2020年7月再次转让4907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12.22% 香港绿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控股股东[5] 关联交易情况 - 香港昌正有限公司实控人陈锴同时是绿伟锂能实控人及澳洋顺昌董事总经理[5] - 2016年澳洋顺昌收购绿伟锂能40%股权时 交易对手包括陈锴实控的香港绿伟及时任董事林文华实控的苏州毅鹏源 构成关联交易[5] 三板市场布局 - 新三板挂牌企业如意通(837083 NQ)成立于2009年 主营动漫制作与软件开发[5] - 2016年5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成为集团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组成部分[5]
江苏父子“卖公司”再遇阻:9亿套现梦碎,实控人变更大戏何时终?
搜狐财经· 2025-09-08 10:38
控制权转让终止 - 实际控制人吴君三、吴剑父子终止与意向买方的谈判,交易因价格分歧终止,表面理由为"对公司未来发展安排存在分歧",但市场认为估值分歧是核心矛盾 [1] - 该交易原本被视为"9亿套现计划",谈判破裂导致控制权转让受挫 [1][3] 历史资本运作尝试 - 2023年IPO限售股解禁前数月,吴氏父子曾与潜在买家签署协议试图提前套现,但因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被证监会查处并以警告收场 [3] - 此次是第二次撤离尝试受挫,两次操作均存在违规(未披露协议、限售期内谈判) [3][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起源于2000年张家港锅炉厂环形锻件分厂,当时长期亏损且资不抵债,吴君三带领职工团队以零对价完成改制 [3] - 吴君三16岁入厂,26岁升任分厂厂长,带领企业从亏损中翻身,2015年挂牌新三板,2021年登陆创业板 [3] - 上市后业绩表现与"实业逆袭"叙事形成反差:上市次年利润持续下滑,第三年直接陷入亏损 [3] 行业与技术地位 - 环形锻件是高端装备制造核心部件,需将金属加热至半固态后通过千吨级液压机塑形,工艺复杂度远超普通铸件 [5]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法兰、核电管道、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国内能稳定供货的厂家屈指可数 [5] - 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设备投入具备行业竞争力 [5] 实控人动机与市场影响 - 吴君三年逾七旬,其子吴剑已步入中年,制造业竞争激烈与接班难题或是套现离场动机 [5] - 股价因"实控人变更预期"曾被炒作至40元(较发行价翻两倍),但买方不愿为业绩低迷公司支付溢价 [3][5] - 目前控制权变更悬而未决,股价虚高、业绩低迷、实控人去意坚决三大因素未改变,市场猜测可能启动第三次交易计划 [5]
“掏空家底”收购引争议,南新制药业绩会:不会形成较大资金压力
新京报· 2025-09-05 22: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84.6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1.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0.23万元 [1] - 业绩下滑主要受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调及流感病例减少导致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降低影响 [1] 研发进展规划 - 全力推动改良型新药帕拉米韦吸入溶液的Ⅲ期临床试验 [1] - 加速完成1类创新药盐酸美氟尼酮片项目数据分析与疗效评估 [1] - 同步启动丁苯酞口服冻干粉的I期临床试验工作 [1] 资本运作战略 - 拟以不超过4.8亿元现金收购未来医药持有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Ⅱ、Ⅲ)相关资产组 [2] - 收购将采用部分自有资金加并购项目贷方式 并购贷款比例上限从60%提升至70%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4.39亿元 [3] 战略发展布局 - 通过收购药品批件丰富产品线 寻求外延式扩张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1] - 收购将完善公司"全年龄健康管理"产品矩阵 优化"抗感染-慢病-营养支持"产品布局 [3] - 紧密贴合国家医药行业政策导向 持续加码创新药研发投入 [1]
冲上热搜!“张亮麻辣烫”没张亮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5 20:04
公司股权结构调整 - 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上海毅珩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创始人张亮退出股东行列 新增张亮名下的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股东并实现全资持股[5] - 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 变更后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000万元人民币[6] - 法定代表人由张爽变更为张亮 同时监事备案由张淑霞变更为未披露人员[6] 历史业务调整 - 2021年6月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经营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 随后启用新公司名称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7] - 新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及唯一股东为张亮 所有门店继续使用"张亮麻辣烫"名称[8] - 公司通过加盟模式运营数千家门店 但集团员工参保人数仅31人[8] 战略发展意图 - 股东结构变更为优化股权架构 提升组织效率 并为未来业务拓展及资本运作做准备[8] - 从个人直接持股转为通过法定代表人实体控股 表明公司正为资本运作或战略转型布局[8] - 变更可能意味着公司计划扩大麻辣烫之外的新业务方向[8]
冲上热搜,“张亮麻辣烫”没张亮了
第一财经· 2025-09-05 19:36
今日,"张亮麻辣烫没张亮了"冲上热搜。 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亮,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企业总部管 理、信息咨询服务等。 据封面新闻,这不是张亮麻辣烫首次进行重大调整。2021年6月,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经营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 张亮麻辣烫当时启用新的公司名称——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2019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唯一股东为 张亮。联合创始人姜柏东表示,虽然启用新的公司名称,但所有门店依旧会延续"张亮麻辣烫"的名称。 企业进行股东结构变更,通常有诸多考量。一方面是为了优化股权结构,使企业组织架构更加清晰高效。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未来业务拓展、资本运作做 准备。分析人士指出,此类变更意味着公司正在为进一步扩大在麻辣烫之外更多业务方向做准备。 截至2023年,张亮企业管理集团员工参保人数为31人,但通过加盟模式影响着数千家门店的运营。变更后的架构将使得张亮通过新成立的上海毅言久鼎企 业管理有限公司继续掌控整个集团。这种从个人直接持股转为通过法定代表人实体控股的做法,在企业架构调整 ...
张亮退出张亮麻辣烫直接股东,背后战略调整意图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04 19:39
股东结构变更 - 张亮企业管理集团发生股东变更 创始人张亮退出直接持股 新增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实现100%全资持股[1][3] - 变更前股权结构为上海毅珩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0% 张亮个人直接持股10%[1][3] - 变更后张亮通过全资控股的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控制集团 实现从直接持股到间接控制的转变[1][3] 公司基本情况 - 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成立于2021年11月 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张亮[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企业管理咨询 供应链服务 信息咨询服务及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2] - 截至2023年员工参保人数31人 拥有1084条商标信息 1项专利和7项著作权[2] 新控股主体信息 - 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 注册资本100万元 登记状态为存续[3] - 该公司由盛世千秋有限公司100%控股 认缴出资额100万元 出资日期为2030年2月28日[3] - 公司类型为港澳台法人独资 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 历史调整与战略动向 - 2021年6月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经营状态变更为注销 启用新名称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4] - 2024年1月公司与安井食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供应链布局[4] - 公司经营范围已扩展至企业管理 供应链管理 云计算技术服务等多元业务方向[4] 运营模式与发展前景 - 公司通过加盟模式运营数千家门店 2023年集团直接雇员仅31人[5] - 架构调整表明公司可能为未来资本运作或战略转型做准备[4][5] - 从麻辣烫主业向多元化业务模式发展 可能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