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超联赛门票
icon
搜索文档
“票根经济”火了!现象级“苏超”解锁文体旅商融合新密码
环球网· 2025-10-16 10:15
赛事模式与核心创新 - 采用“城市荣誉+全民参与”的独特模式,将体育赛事转变为现象级社会文化事件 [1] - 以“票根经济”为创新支点,将票根作为连接多场景消费的“金钥匙”,实现“一票多用” [1][2] - 实施低票价策略,仅需一杯奶茶钱,极大降低参与门槛,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动能 [2] 赛事影响力与直接经济效果 - 淘汰赛阶段门票中签率最低仅3.3%,10月4日南京奥体中心一场对决吸引超过6.1万名观众,创上座率新高 [2] - 在关键比赛日,南京市重点商圈交易额同比增长6.4%,达到8.7亿元 [2] - “票根经济”带动住宿、美食、交通等多业态协同增长 [2] 区域经济与文化基础 - 赛事植根于江苏省内十三个地市相对均衡的经济实力和良性竞争文化 [4] - 2025年上半年江苏GDP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为赛事火爆奠定基础 [4] - 政府定位为“规则制定者”与“资源整合者”,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赛事,产生协同效应 [4] 政策支持与产业机遇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7万亿元,国家体育总局聚焦培育自主IP赛事 [5] - “苏超”经验被全国借鉴,“赣超”、“川超”、“湘超”等省级联赛激战正酣 [5] - 上市公司如共创草坪、金陵体育等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将业务拓展至全国赛事 [5] 消费促进举措与未来展望 - 盐城等地推出“苏超联赛消费季”活动,发放数百万元消费券,联动上千家商户 [5] - 各地市打造“跟着‘苏超’游XX”子品牌,将非遗展演、文旅市集与赛事结合,凭门票享受景区、酒店优惠 [4][5] - 赛事模式旨在促进“一日观赛,多日停留”的深度融合,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样本 [1][5]
当苏超成为新消费的“超级变量”,市场又将收到哪些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6-05 19:30
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开赛三轮吸引超18万球迷现场观赛,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8亿次[1] - 赛事带动足球概念股整体涨幅超5%,金陵体育涨停,共创草坪连续两日涨停,双象股份、康力源、棕榈股份等跟涨[1] - 第二轮联赛场均观赛人数9852人,超越中甲、直逼中超,单场观众最高达2.2万人[4][7] - 二手平台上门票从原价10元被炒至600元仍一票难求[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4月央行等四部门出台《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强化足球基础设施金融保障[3] - 5月底发改委《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打造区域特色赛事IP"[3] - 赛事由政府主导,以地域文化和城市荣誉感为引擎,催化"赛事经济"新叙事[3][6] 地域文化与消费转化 - 江苏13个地级市的历史文化差异(如"楚汉争霸2.0""早茶正统之争")激发集体荣誉感,推动情绪消费[6][7][8] - 端午期间常州A级景区对扬州市民免票,吸引6万多名游客,超半数涌入中华恐龙园等景区[10] - 南京联动30家景区、80家餐饮、70家酒店推出凭票根优惠[10] 产业链联动与经济效益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酒店入住率提升20%-30%,餐饮零售消费环比增长15%-25%[12] - 常州"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特产销量翻倍,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破2万单[12] - 预计赛季拉动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平均每城增收2000万[15] - 南通奥体单场涌入2.1万人,盘活江苏近十年建设的30余座专业球场[13] 商业模式创新 - 恐龙园文旅推出"足球夜宿"、天目湖打造"山水+竞技"套餐,客单价提升[20] - 零售餐饮绑定地域文化符号(如南京"盐水鸭主题促销")实现情感消费转化[20] - 数字服务平台上线"苏超文旅套餐"专区,建立"票务-住宿-景区"数据中台[20] 资本市场影响 - 赛事验证情绪价值货币化(城市荣誉感驱动跨城消费)和场景融合("观赛+X"模式)的新消费逻辑[19][20] - 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为能封装"城市荣誉感"的企业重写定价公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