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10芯片

搜索文档
“寒武纪”大爆发,靠什么持续神话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4 08:3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亏损八年 累计亏损约55亿元[3]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2.82亿元 2025年一季度盈利扩大至3.55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7] 股价表现 - 2024年8月底至9月初股价连续突破1300元、1400元、1500元 逼近1600元 期间三度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1] -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 2022年4月底跌破发行价至46.59元/股[3] -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1835元 较9月3日收盘价1405元存在31%上涨空间[1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专注于AI芯片研发 押注推理算力赛道 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 功效比肩英伟达A10芯片[5] - AI芯片属于ASIC专用集成电路 针对人工智能特定需求定制 适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终端设备[5] - 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技术 为国产AI算力芯片爆发式增长提供技术支撑[6]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出货量超过82万张 国产化率约30% 预计年底升至40%[13]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要求2027年AI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14] - 工信部强调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引导算力设施建设[1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3.5亿元同比增长23.1%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39.8%[9]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9] - 国产算力从单点突破走向全栈自主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合并标志生态化升级[9][13] 资本市场认可度 - 被纳入上证50/科创50/沪深300/中证A500/富时中国A50等多个指数成分股[9] - 前十大流通股东包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及多家科创板ETF基金 多数基金进行增持[10] - "超级牛散"章建平持股比例约1.45% 持股市值达96亿元[10] 行业发展前景 - 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推高算力需求 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建设迫在眉睫[13] - AI芯片因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客户黏性强呈现寡头格局[13] - 中国在算法/数据方面具备优势 算力成为最紧迫需求且市场空间巨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