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方格治沙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0:02
荒漠化防治成果 - 截至2024年底宁夏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19年减少71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0.7万亩,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1] - "十四五"以来宁夏规划治理任务820万亩,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564万亩,占总任务的68.7%[1] - 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带已于2024年6月30日实现全线贯通,预计2024年底前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将全面固定[1] 治沙技术与效率 - 全面应用草方格治沙技术,研发的刷状网绳草方格使用寿命较传统草方格提高2至3年以上[1] - 全面推广的蓝藻沙结皮技术使土壤结皮时间从20年缩短为2至3年[1] - 发明的"电动植苗器"栽植一棵树耗时不到10秒钟,效率提高60%以上[1] 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 - 大力推广"光伏+治沙"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枸杞,带动特色林果业和种苗产业发展[2] - 治沙过程有效促进农户务工就业,助推乡村振兴[2] - 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续签合作备忘录,吸引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考察学习,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已落地宁夏[2]
中国荒漠化防治成为全球典范!
人民日报· 2025-10-10 10:03
核心观点 - 中国库布其沙漠的荒漠化防治模式,特别是光伏治沙等创新技术,已成为全球典范,并在多国成功实践,展示了退化土地恢复与转型的潜力 [1][2][3] 防治模式与技术 - 库布其沙漠采用“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板间种草”的立体发展模式进行光伏治沙 [1] - 机械化治沙设备如无人机、散草铺设机、自行式履带沙障一体化铺设机大幅提升了铺设草方格的效率,并显著提高了沙漠植被成活率 [1] - 鄂尔多斯市在“光伏长城”治沙带已建成光伏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约80万亩,待在建及已批复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防沙治沙面积超200万亩 [2] 国际合作与影响 -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该论坛已成为荒漠化治理领域国际合作、知识交流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1][2] - 中国治沙经验已在蒙古国参与“十亿棵树计划”,推广草方格治沙技术和耐旱植物种植技术,并在沙特阿拉伯成功落地光伏治沙模式,为其能源转型提供新思路 [2] - 乌兹别克斯坦和巴西的代表表达了引进中国治沙技术及设备,以及探讨合作可能性的意愿 [1] 全球认可与典范意义 - 联合国官员认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是全球典范,中国“三北”工程是多项国际环境公约的有力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 中国在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将防沙治沙工程发展为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惠民工程,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