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天地

搜索文档
进出虹桥枢纽的人为何更多选择在虹桥天地消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7:09
交通枢纽客流量 - 2025年上半年虹桥机场累计旅客吞吐量2461.2万人次,位列全国第八 [2] - 虹桥火车站客流量1016.6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三 [2] - 拖行李箱客群约占虹桥商圈断面客流总量的10% [4] 客群结构与消费特征 - 调研显示70%受访者居住或工作在虹桥商务区及周边青浦、松江、嘉定等区域 [2] - 虹桥天地外地客群占比40%,其中长三角商旅客注重行李寄存和支付便利性,跨城消费者偏好首店经济和主题市集 [5] - 非入境游客中68%居住于虹桥商务区扩区范围(含闵行中部、青浦、嘉定江桥) [5] - 虹桥天地客群中60%为周边家庭客群和高端办公人群 [7] - 虹桥天地南区72%拖箱者消费餐饮,64%通过该区域打车离开 [13] 商业空间运营表现 - 虹桥天地南区与高铁站无缝衔接,拖箱客群分布至6层业态区,但未外溢至龙湖天街 [15] - 龙湖天街购物中心3层及以上空置率较高,夜间街区外摆区人气较旺 [15][19] - 龙湖天街与虹桥天地连接通廊仅具联通功能,实际导流效果有限 [17] 交通动线与消费联动 - 高铁站P9-P10停车场打车定位困难,申虹路停车不便,部分乘客转向虹桥天地南区舟虹路打车 [20] - 从虹桥天地南区打车15分钟可覆盖徐泾、华漕、江桥和七宝,30分钟可覆盖嘉定新城、松江及青浦1/3区域 [22][24] - 枢纽内打车易遭拒载,外围打车便利度更高,促使部分乘客选择"消费+打车"模式 [20][24] 商圈发展规划 - 虹桥商圈被列入上海市级"八大商圈",重点优化枢纽与商圈联动 [2] - 商圈通过引入只二透明仓、多抓鱼循环商店等目的型业态强化特色 [26][28] - 计划新增上海特色手信集合店,提升对年轻客群吸引力 [26] - 需优化龙湖天街与虹桥天地间通廊设计,引导客流动线并降低高空置率 [24]
上海与世界|四个“天地”项目与上海城市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6-23 09:42
罗康瑞与上海城市更新项目 新天地项目 - 1996-2001年开发,保留石库门建筑"存表易里",将居住功能转化为商业休闲,占地52公顷的太平桥地块从拆迁名单转变为历史保护案例 [3] - 美国设计师本杰明·伍德参与规划,2001年建成后借APEC会议契机成为国际性地标,开创上海石库门里弄更新模式 [3] 创智天地项目 - 2003-2006年开发,联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建设大学路慢行街区吸引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5] - 成为上海首个开放式创新社区,带动复旦、同济等高校资源聚集,现为杨浦世界级创新城区标志 [7] 虹桥天地项目 - 2005-2015年开发,依托虹桥枢纽规划商务区,引入商业、美术馆等慢业态,推动单一交通枢纽升级为长三角国际中央商务区 [10] - 现为长三角总部经济集聚地及会客厅,整合大交通、大会展(国家会展中心)、大商务功能 [10] 蟠龙天地项目 - 2014-2023年开发,改造城乡接合部蟠龙古镇,保留水乡肌理植入现代功能,客流量超越朱家角成为网红打卡地 [12][13] - 采用"古镇活化、古今共生"模式,发展非遗传承吸引都市休闲人群 [13] 开发模式总结 - 四大项目分别探索历史保护、街区创新、枢纽经济、古镇活化,形成差异化地标 [1] - 开发特征:选择特殊区位地块,混合文旅/商务/居住功能,打造历史与现代融合的文化空间 [12] - 成功因素:城市发展阶段(天时)、地块位置(地利)、个人理念(人和)与政府合作协同作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