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旅游
搜索文档
珍稀鸟类引客来 特色生态旅游热催生多元消费新景象
央视网· 2025-09-29 16:26
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仅200余只。每年的8月底到11月初,中华凤头燕鸥会在迁徙途中, 驻留东港这片海域觅食、育雏。许多观鸟爱好者都循着"鸟讯"入住就近的民宿,希望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精彩瞬间。 央视网消息:近日,40余只中华凤头燕鸥现身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吸引了各地的观鸟爱好者齐聚。不仅带火了周边吃住行等旅 游消费,还催生了"观鸟民宿""观鸟向导"等新业态,为生态旅游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当地村民还利用熟悉海洋和鸟类的优势,成了兼职的"鸟导",带着观鸟游客找鸟、辨鸟,让他们顺利地拍到鸟类"大片"。据相 关部门统计,日照东港区生态观鸟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超1.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临近落潮,在日照东港区涛雒镇刘家湾赶海园的沙滩上,百余名观鸟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静待中华凤头燕鸥的身影。 在涛雒镇刘家湾村的一家民宿里,民宿业主正在为观鸟游客们准备午餐。在暑期旅游结束后,观鸟旅游让周边的民宿再现一房 难求的态势。 ...
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社· 2025-08-14 21:53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规模达34万人 [1]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用户超5万名 2023年新增鸟类记录近360万条 [2] - 抖音平台观鸟话题播放量超7亿次 小红书相关笔记阅读量突破10亿次 [2] - 小红书近一年观鸟笔记发布量为过去10年总和的1.2倍 [2] 区域市场表现 - 黑龙江扎龙湿地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8万人次 旺季民宿需提前一月预订 [2] - 福建明溪县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 旅游收入6.82亿元 [4] - 九江市2025年1-6月观鸟客流量49万人次 旅游增收1428万元 [5] - 西双版纳飘海鸟塘2024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 其中80%为摄影爱好者 [3] 产业链发展模式 - 明溪县形成"观鸟+"产业生态 1100余人从事相关工作 带动相关创收超6000万元 [4] - 专业"鸟导"服务兴起 明溪县拥有30余名鸟导 单次服务收入约1000元 [4] - 西双版纳推出定制观鸟游 徒步观鸟环线团费每人300元以上 [5] - 江西都昌县"候鸟书屋"2021年以来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5] 业态创新与多元化 - 观鸟经济延伸至文旅/康养/教育领域 形成生态全链条服务模式 [1][5] - 福建明溪培育12个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基地 [7] - 江西推出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线路 [7] - 业态覆盖旅拍/文创/农产品销售等多元收入结构 [5] 国际化与年轻化趋势 - 西双版纳鸟塘吸引英/法/西/韩等多国观鸟爱好者 [3] - 观鸟社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摄影俱乐部年接待观鸟游客超5000人次 [2] - "以鸟会友"成为新型社交方式 200人规模观鸟团成为常态 [2]
财经聚焦丨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网· 2025-08-14 21:1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观鸟爱好者人数达34万人且持续增长[1]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用户超5万名 2023年新增鸟类记录近360万条[4] - 抖音观鸟话题播放量超7亿次 小红书相关笔记阅读量超10亿次且近一年发布量是过去10年总和的1.2倍[4] 区域市场表现 - 黑龙江扎龙湿地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8万人次 旺季周边民宿需提前一个月预订[2] - 福建明溪县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 旅游收入6.82亿元 观鸟经济带动创收超6000万元[8] - 江西九江市2025年1-6月观鸟客流量49万人次 旅游增收1428万元[8] 产业链发展 - 形成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的完整产业链 催生"观鸟+"新业态[1][6] - 福建明溪县1100余人从事观鸟相关工作 "鸟导"提供一站式服务且单次服务收入约1000元[6][8] - 云南西双版纳定制观鸟游团费每人300元以上 鸟塘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其中80%为摄影爱好者[4][8] 国际化与年轻化趋势 - 云南鸟塘吸引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际观鸟爱好者[4] - 观鸟社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摄影俱乐部年接待观鸟游客超5000人次[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江西推出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线路 福建明溪培育12个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基地[11] -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培养乡村科普员宣传员传播护鸟理念[9]
在野外|鸭绿江口:海天间飞翔的生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2 16:58
海洋的壮阔、林草的生机、地质的沧桑、测绘的精确……自然资源野外工作有着不为人知的"诗与远方"。值此2025年世界地球日之际,中国自然资源报 社推出《在野外》栏目,展现自然资源的多彩与奇观,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处之道。 0:00 鸭绿江口的鸟浪。高永才摄 放飞环志鸟类。王自堃摄 "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隋永军问。 "轰轰的。"刘丹凝神细听,低声说道。 4月16日晚9点半,辽宁丹东鸭绿江口,黄海北岸在夜幕中沉静下来。南风二三级,气温8℃,潮汐表显示,距离满潮还有一小时。 堤岸上唯一的路灯洒下微弱光线,照亮脚下一小片区域。下方的滩涂漆黑一团,看不出深浅,也辨不清水线边界。此刻,北斗七星在头顶闪耀,四周星 星点点的灯光来自港口、渔船和房屋,朦胧而遥远。 暗夜滩涂的极速行动 "潮水涨太快了!"下滩不到10分钟,海水已经漫过记者的小腿。原来,先前在堤上听到的"轰轰"声,正是潮水奔涌而来的声音。若不是经验丰富的巡护 员及时察觉,很容易误认为是风声。 4个小时前,隋永军、刘丹与张心科在滩涂上精心布设了用于鸟类环志的雾网。日落后,随着潮水上涨,在滩涂上觅食的鸻鹬类水鸟会向岸边移动。现 在,三个人要赶在潮水漫滩之前,迅速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