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搜索文档
香港创意联手内地研发互补破局 大湾区文投会促产业协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2:43
大会概况与核心价值 - 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的前置活动,聚焦“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与“跨界融合”两大主题,旨在协助香港文化企业及投资机构了解大会背景,推动项目与资本对接 [1] - 大会采用“3+365”办会模式,3天主会期供学习、交流、签约,服务延伸至全年提供投融资支持 [2] - 大会运营理念为“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规划“1+8+N”活动体系,包括1场主题大会、8场覆盖四大赛道的投资路演及N场服务活动 [2] 组织架构与参与方 - 大会组织架构升级,新增广东省港澳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指导单位,并纳入香港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为主办单位 [2] - 大会邀请国内20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会,包括中国文投、红杉中国等,并有300余家优质文化企业报名路演 [3] - 大会重点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强调在文化领域“投早投小” [2] 过往成效与政策支持 - 过往案例显示,香港杰森动漫参会后市场估值从不足5亿元跃升至20亿元 [3] - 2024年大会共有800多家机构和企业参会,实现意向投资签约56亿元;截至2025年8月,当年路演企业实际融资金额达63.87亿元,市场估值平均提升23.6% [7] - 广东省于2025年5月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包含六个政策文件共87条具体措施,覆盖多个文化领域 [7] 行业互补与融合趋势 - 内地与香港游戏行业存在互补优势,内地强于研发、技术及成本控制,香港强于国际化运营、创意策划及海外市场开拓 [6] - 大会专场路演覆盖文化科技、文化出海等重点领域,强调“文化+科技”融合,聚焦文化+AI、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并关注早期及上市后企业 [6] - 新时代中华文化“新三样”被提出,包括网络游戏、文创、玩具,认为可依托AI等技术赋能文化出海,例如将中文内容转化为多语言版本以覆盖全球市场 [6]
香港创意联手内地研发互补破局,大湾区文投会促产业协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0:13
大会概况与组织架构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香港推介座谈会于10月21日在香港举行,作为2025年大会的前置活动,聚焦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与跨界融合两大主题 [1] - 大会旨在协助香港文化企业及投资机构了解大会背景与价值,推动优质文化项目与资本高效对接,深化产业链合作 [1] - 2025年大会组织架构迎来重要升级,指导单位新增广东省港澳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单位纳入香港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 [1] - 大会是广东省委宣传部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采用3天主会期加365天全年服务的办会模式 [1] 2025年大会规划与活动体系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将于11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2] - 大会秉承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的运营理念,规划1场主题大会、8场投资路演、N场投资服务活动的1+8+N活动体系 [2] - 路演覆盖文化科技、文化IP、文化制造、文化出海四大赛道,并邀请国内头部投资机构、港澳及国际资本参与,重点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2] - 中国文投、红杉中国等20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会,智谱华章、灵图创科等300余家优质文化企业已报名路演 [2] 大会成效与企业价值 - 大会不仅是行业交流平台,更是投融资对接平台,过往案例显示香港杰森动漫参会后市场估值从不足5亿元跃升至20亿元 [2] - 截至2025年8月,当年路演企业实际融资金额达63.87亿元,市场估值平均提升23.6% [4] - 大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2024年共有800多家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参会,实现意向投资签约56亿元 [4] 行业互补与融合趋势 - 内地与香港游戏行业存在显著互补优势,内地具备研发人员储备、技术研发及美术成本控制竞争力,香港在国际化运营、创意策划及海外市场开拓上更胜一筹 [3] - 因沟通不足,不少香港游戏从业者不熟悉内地市场规则,错失进入机遇,期待通过大会打破信息壁垒 [3] - 大会专场路演覆盖文化内容、国潮IP、文化科技、文化出海、港澳合作及并购等重点领域,强调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3] 文化科技与出海机遇 - 大会重点关注文化+AI、机器人、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前沿领域,投资策略聚焦抓早抓小和上市后发展蝶变期 [3] - 新时代中华文化新三样网络游戏、文创、玩具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可通过AI技术将中文内容转化为多语言版本,实现文化产品一次性覆盖全球市场 [3] - 企业在探索技术应用时面临技术整合难、融资渠道窄的挑战,亟需平台助力突破瓶颈 [3] 政策支持环境 - 今年5月广东省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一次性释放六个政策文件、共87条具体措施 [5] - 政策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多个领域,全力支持广东文化新业态实现突破 [5]
新华文轩(601811):管理、运营均稳健的出版龙头
新浪财经· 2025-10-12 08:29
行业概况 - 出版子板块高分红属性突出,在传媒板块中稳定性突出 [1] - 出版作为牌照行业,龙头公司毛利率整体在30%-40%之间,净利率为10%左右,ROE普遍在8%以上 [1] - 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清晰,每个省基本有1家或以上的出版集团,兼具出版、发行功能 [1] - 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业务是出版标的普遍的主营业务之一 [1] 板块估值驱动因素 - 2023年ChatGPT逻辑演绎中,市场共识是出版板块面临估值重估,出版公司的内容版权具有系统性、规整性,能作为数据语料库的重要来源,属于AI三要素中的结构化数据部分 [1] - 2024年市场偏好高分红板块,出版板块主要龙头的股息率在传媒板块中相对较高 [1]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是出版板块最大的六家龙头之一,管理与运营能力突出 [2] - 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经营,做好需求侧与供给侧管理,打造面向行业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并深化经营改革提高供给能力 [2] - 运营能力主要体现在培养业务新增长点,通过门店调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对冲外部风险,内容定制产品开发提升了部分细分品类市占率,并优化图书产品结构适配双减政策 [2] - 降本增效方面,推进物流印装设施智能化改造、采购与费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 [2] 公司业务板块 - 出版主业:公司旗下拥有15家出版传媒单位,涉及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品类 [2] - 阅读服务:在四川省有181家零售门店,并自建官网及云店、第三方电商平台、内容电商等渠道,提供图书、文创、电子书、有声书等产品,构建了多场景的线上线下阅读服务体系 [2] - 教育服务:公司旗下152家分公司组成教育服务网络覆盖四川省,总部与分公司分工明确 [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亿元、17.79亿元、19.10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11倍、10倍、10倍 [3]
“双节”消费新浪潮,释放破局新活力
人民网· 2025-10-10 15:29
消费模式转变 - 消费模式从传统物理空间向数字-物理融合转变,突破时空限制,重构节庆经济价值链[1] - 消费场景从单一商品交易向多元化、智能化转变,特征为跨界融合、社交裂变、情感增值[1] - 多维场景通过文化体验、科技互动和情感联结发挥协同效应,激发消费者从被动购买转向主动参与[2] 新场景与新业态表现 - 河南郑州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假期单日客流量超6.5万人次[1] - 西安大唐不夜城运用全息投影与AR技术将中秋元素转化为互动游戏,带动周边汉服租赁、文创销售增长[2] - 河北燕赵与陕西美术博物馆通过AI、3D打印等技术推出创新月饼及公教活动[2] 消费市场整体活力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至8日)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3] - 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银发消费等空间广阔,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3] - 各地通过文旅融合、优化服务、政策支持等方式激活假日消费市场,保障市场平稳有序运行[3]
杭州“金秋购物节”火热进行,超4000商户打造全域消费舞台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5
活动概览与核心举措 - 杭州市于中秋国庆“超长黄金周”期间通过创新举措构建放心购物环境,旨在将“人间天堂”打造为“消费天堂” [1] - 杭州市消保委紧扣“促消费、护权益、稳市场”主线推出系列举措,全力打造让市民游客“买得舒心、玩得安心”的消费环境 [2] - 全国“3·15金秋购物节”活动期间(9月15日至10月15日),杭州以“杭州3·15金秋购物节”为载体,通过“三链联动”为双节消费加热 [3] 全域消费矩阵与线上线下融合 - 金秋购物节覆盖商贸综合体、连锁商超、社区生鲜等多维业态,串联美妆、数码、生鲜、文创等15类特色商品,吸引银泰百货、世纪联华、明康汇等4000余家门店参与,形成“15分钟品质消费圈” [5] - 线上线下融合链推出“线上秒杀+线下体验”组合模式,例如银泰百货“365权益折上9折”叠加美妆满返、世纪联华“16天无理由退货”等政策,实现“线下无忧购、线上放心订” [6][7] 品质服务与消费维权保障 - 参与企业签订“六好”承诺书,涵盖诚信好、质量好、性价比好、购物体验好、售后服务好、投诉处理好 [8] - “消费维权联络站”节日期间服务不打烊,确保纠纷“不出店”解决 [8] - 武林夜市作为“消费维权服务站”,自2015年起建立“兜底服务”机制并升级为“先行赔付机制”,每年划拨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快速处理小额消费纠纷 [14] 创新消费模式与数字消费 - 杭州于9月24日启动“购在中国·2025数字消费嘉年华暨杭州数字贸易时尚消费周”活动,由浙江省商务厅、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涵盖数字贸易展演周、数贸会专项消费券等十大主题活动 [12] - 湖滨步行街的“西子魔盒”通过双面裸眼3D大屏打造沉浸式科技消费场景,并集结一键退税、多语种AI透明屏、无人值守快闪店等科技体验 [12] 预付式消费安全与监管 - 杭州市推进预付式消费监管改革,鼓励平台企业在“第三方平台+支付机构+银行信托”的市场调节模式下承担社会责任 [13] - 美团平台在杭州面向运动健身领域推出“灵活付费、门店跑路、平台赔付”的“跑路赔”解决方案,目前杭州共有超6000家商家加入美团“安心乐生活计划”,覆盖率全国最高 [13] 消费引导与市场秩序维护 - 杭州市消保委倡议消费者理性消费、智慧消费、文明消费,建议通过官方渠道了解信息、实名预约、错峰游览 [15] - 提醒消费者注意景区及周边商户是否“明码实价”,对餐饮、茶叶等商品要问清计价单位与价格构成,防范“价格陷阱” [15][16] - 行业主管部门将加强联动,对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9][10]
经济已经回暖!这5个变化越来越明显,你是不是也已经发现了?
搜狐财经· 2025-10-09 04:2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呈现回暖迹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文旅出行需求旺盛,政策效果显著,市场活力增强,国际机构上调增长预期 [1][3][16] 消费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 [3] - 江西芦溪县通过发放100万元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 [3] - 湖南株洲天泽华丽服装市场假期首日客流量同比上升,采购订单量环比增长28% [3] - 广西“以旧换新”活动直接拉动销售额超 [10] - 河南郑州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创下单日客流量超,营业额突破77万元 [14] 文旅出行 - 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创下单日历史新高 [6] - 假期期间滴滴打车需求环比增长,异地打车需求环比上涨 [6] - 新疆喀什古城景区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39.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 [6] - 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地预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100% [8] 政策效果 - 国家发改委下达今年第四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8] - 云南省10月1日至3日发放家电、家装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直接带动消费2.05亿元;发放汽车消费券1761万元,带动消费3.83亿元 [8] 市场活力 - 四川第四届熊猫消费节和长沙“首发长沙”消费季推出新业态促消费主题活动 [11] - 高德扫街榜数据显示假期首日烟火小店流量环比增长,高德本地生活餐饮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50% [11] 外部评价 - 世界银行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8%,同时将明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从4%上调 [14] -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表现继续好于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 [14] - 资深金融人士认为内地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政策面在第四季度将持续加码 [16]
书市“热度”里,感受书香“浓度”(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2
书市活动的新趋势 - 2025年“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阅读爱好者并在社交媒体引发分享热潮 [1] - 书市作为重要图书推介窗口,提供了首发新书、经典畅销书和绝版稀有书等丰富品类,满足读者“淘书”需求 [1] - 除购书外,听讲座、见名家等活动也是吸引读者参与书市的重要原因 [1] 书市功能的多元化转型 - 书市主角不再仅是书籍,还包括特色文创产品以及“打卡”“集章”等互动活动 [1] - 餐饮、摄影等业态的融入使书市升级为集消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场所 [1] - 书市从传统文化消费场所转变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并助力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2] 科技赋能阅读体验 - 书市现场结合AI技术让古籍自动“开口”,利用VR设备使读者能“穿越”秦陵地宫 [1] - 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手段营造出“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的书香氛围 [1] - 科技让阅读迸发新的生命力,推动阅读从“纸面”到“指尖”并渗透至生活每个角落 [2]
上海书展火热:文创让阅读“潮起来”“趣起来”
新华社· 2025-08-17 08:21
行业活动 - 2025上海书展于8月13日至19日举办 为期一周[1] - 书展云集全国好书[1] - 文创成为书展最大亮点[1]
财经聚焦丨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网· 2025-08-14 21:1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观鸟爱好者人数达34万人且持续增长[1]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用户超5万名 2023年新增鸟类记录近360万条[4] - 抖音观鸟话题播放量超7亿次 小红书相关笔记阅读量超10亿次且近一年发布量是过去10年总和的1.2倍[4] 区域市场表现 - 黑龙江扎龙湿地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8万人次 旺季周边民宿需提前一个月预订[2] - 福建明溪县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 旅游收入6.82亿元 观鸟经济带动创收超6000万元[8] - 江西九江市2025年1-6月观鸟客流量49万人次 旅游增收1428万元[8] 产业链发展 - 形成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的完整产业链 催生"观鸟+"新业态[1][6] - 福建明溪县1100余人从事观鸟相关工作 "鸟导"提供一站式服务且单次服务收入约1000元[6][8] - 云南西双版纳定制观鸟游团费每人300元以上 鸟塘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其中80%为摄影爱好者[4][8] 国际化与年轻化趋势 - 云南鸟塘吸引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际观鸟爱好者[4] - 观鸟社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摄影俱乐部年接待观鸟游客超5000人次[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江西推出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线路 福建明溪培育12个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基地[11] -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培养乡村科普员宣传员传播护鸟理念[9]
全球首个城市级商用人形机器人示范区落地海淀
新浪财经· 2025-08-07 20:4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银河通用推出首个"银河太空舱"零售业态 以机器人店员和迷你店铺为核心 [1] - 该零售业态在9平方米空间内实现全天候自主运营 提供饮品、小食、文创、药品等高频消费品 [1] - 单舱预计日均服务2000人次 承接500单订单 [1] 行业地位与布局 - 该项目为全球首个城市级、常态化运营的人形机器人示范区 落地北京海淀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