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售票系统

搜索文档
云知声(9678.HK)港股上市:卡位万亿蓝海赛道,定义“场景价值”新范式
格隆汇· 2025-06-30 12:12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中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19年422亿元增长至2024年18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7%,预计2030年达1.17万亿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36.7% [1] - AI解决方案市场具备诞生千亿市值企业的潜力,云知声面向万亿级市场空间 [2] - 云知声在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按2024年收入排名第四,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5%,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8.7% [2] 公司财务表现 - 云知声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 - 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30.5%收窄至2024年17.9%,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25% [2][3] - 自研大模型"山海"2024年服务客户收入达7420万元,已签订合作意向超3亿元 [6] 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能力 - 构建Atlas AI基础设施、云知大脑及AI应用解决方案的全栈式能力架构,拓展多模态交互技术 [6] - 生活领域服务客户数量从2022年升至2024年411家,医疗领域覆盖166家客户,医疗收入占比从18.9%提升至21.2% [5] - 语音售票系统提升深圳地铁购票效率10倍,病历录入系统效率提升4-6倍,质控系统减少审核时间80% [5] 客户生态与市场壁垒 - 2024年客户留存率约70%,服务576家客户,与格力、平安科技、北京协和医院等头部企业建立"灯塔客户"合作 [8][9] - 外部API月调用峰值突破10亿次,AI芯片年销量达3600万颗 [5] - 募资近半数用于商业化,聚焦AI算力提升、场景拓展及国际化布局 [9] 估值逻辑与行业范式 - 中国AI模式通过技术嵌入场景提升效率,云知声以场景生态构筑竞争力 [4] - 估值体系从模型参数转向场景价值,公司已在生活、医疗领域验证闭环商业模式 [5][11] - 智慧城市与医疗数字化转型将推动云知声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6]
云知声冲关港股“AGI第一股”,三年累亏12亿何解?
第一财经· 2025-06-13 16:58
公司概况 - 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聚焦智能语音赛道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日常生活及医疗应用场景 [1] - 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伟为中科大博士,曾任职摩托罗拉中国研究中心 [1] - 上市前完成11轮融资,总额超3.4亿美元,估值约百亿元,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挚信资本、京东尚科等30余家机构 [2] - 按收入计为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0.6%,与头部企业科大讯飞(9.7%)差距显著 [3][4] 上市进程 - 2020年首次冲击科创板因市占率数据争议撤回申请,后转战港股 [3] - 2023年6月、2024年3月两次递表未通过,2024年6月1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1][3] - 此次IPO被视为关键"续命"资本,因公司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余1.56亿元,已近两年未获外部融资 [1][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7.27亿、9.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 [6] - 同期净亏损累计超12亿元,2024年单年亏损4.5亿元 [6] - 研发支出从2.87亿增至3.7亿元,占营收比重30%-40%,主要投向第三方服务外包 [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达5.6亿元,占当期营收60%,资金回笼周期较长 [10] 业务结构 - 收入78.8%来自生活AI解决方案(7.4亿元),21.2%来自医疗AI解决方案(1.99亿元) [9] - 生活AI客户数从373家增至411家,但主要客户数量和项目数下滑(913件降至711件) [10] - 医疗AI客户数三年近乎停滞(165、167、166家),客户留存率从70.4%降至53.3% [10] - 2023年推出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但商业化缓慢,相关收入仅1670万元(占总营收2.3%) [8] 行业竞争 - 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前三大参与者份额从22%降至13.8%,集中度下降 [6] - 面临科大讯飞、百度、阿里等巨头竞争,科大讯飞医疗系统已覆盖166家医疗机构 [9][10] - 行业普遍亏损,思必驰2019-2022年累计亏损超11亿元,出门问问持续亏损 [11] 发展挑战 - 定制化业务模式导致高成本低护城河,边际成本居高不下 [1] - 技术同质化严重,头部企业垄断格局逐步固化 [12] - 需在2-3年内找到规模化盈利路径,否则上市资金仅能暂时缓解危机 [12] - 关键突破点在于提高标准化产品占比、深耕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 [11]